上海市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楠迪企业分公司 上海闵行 201199
摘要:企业团支部是企业团员管理的最小单元,在电力企业的工作生产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推行电力企业团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企业团支部的工作内容、规范标准和团委干部的选任,将企业团支部工作进行明确化、具体化和固定化,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企业团支部工作存在的职能弱化、凝聚力和战斗力匮乏等问题,实现巩固工作技能、激发团队主动性、提升创新活力的目标。
关键词:团支部;企业;标准化建设
一、加强企业团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
企业团支部作为共青团组织的基本单位,团支部的建设担负着凝聚基层青年力量,带领广大的青年员工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的重要使命。作为企业共青团基层组织,团支部建设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团员的素质水平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到公司新入党员质量。因此,不断加强企业团支部建设的创新和实践工作,发挥团支部在企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推进队伍建设,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党组织提供坚实可靠的后备军力量,是目前企业团委的核心工作。
2020年,共青团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中青发〔2020〕12 号),进一步明确了团委、团支部工作内容,从侧面反应了当前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团支部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件提出“团支部是团的基础组织,是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团员、管理团员、监督团员和组织青年、宣传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责。”因此,明确团支部工作内容,巩固和加强企业团支部内部建设,是当前企业团支部建设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企业团支部工作弱化的表现和原因
近年来,通过制定落实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基层团支部基本完成了对团组织成员的教育、监督、凝聚创新等工作任务,很好的发挥了团支部职能作用。但同时也注意到,由于受到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以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冲击,目前团支部基层组织明显存在活力不足和影响力下降等现象,很大程度的削弱了团的组织基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
1.组织不健全,班子不得力。团章规定,各基层单位中凡是有团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建立团支部。但部分单位没有按照团章规定组建团支部,有的单位不安要求进行定期改选,还有部分团支部不按照规定设立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的模式,个别团支部甚至只有支部书记一人。特别是部分人员较少的团支部,由于没有干部参与,或者干部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形成了形同虚设的空壳组织。支委职数不按照要求配齐基本的支部数,支部不按照要求进行定期换届选举,支部支委不按照选举办法通过非民主方式选举产生等,这些对团支部班子发挥正常作用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很大一批团干部在企业工作中不知工作职责、不能调动青年团员,无法发挥团支部的职能作用。
2.制度不落实,作用不明显。调研显示,团支部落实工作制度不严格的情况较为普遍,部分团支部不能很好地执行“三会两制一课”,特别是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和团籍年度注册制度等执行不到位,召开团支部大会仅为推优入党和换届选举,支部委员会会议和团小组会更是难以落实,团课和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吸引力和有效性差。同时,上级团组织对支部工作缺乏明确要求和必要考核,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到位,使得团支部的工作自由度过大,“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一些团支部作用全面弱化,引领不了思想,凝聚不了青年,服务不了需求,维护不了权益。
3.活动不够经常
部分基层团支部对全面工作无计划性,活动随机性较大,经常将行政工作代替团支部工作;还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很多团支部是领导不要求则不开展,上层团委不检查则不开展,节假日不临近则不开展,开展活动没有很好的围绕公司的实际工作开展等。活动的匮乏导致了团支部活力的匮乏,无法激发下属青年团员的凝聚力与创造力。
三、开展企业团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措施
按照共青团组织要求,以“班子建设好、主题活动好、制度建设好、队伍建设好、活动阵地好”为目标,按照标准化模式建设团支部,明确党组织、团支部和行政班的对应职责内容,对团委下属团支部、团委委员、团支部干部和支部团员的工作内容和日常行为进行规范,进而实现企业基层团支部工作内容的具体化、明确化和固定化,解决团支部组织活力下降和影响力弱化等问题问题。团支部的标准化建设,主要通过团支部在工作内容、干部任用、工作制度、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标准化来实现。
1.工作内容标准化。明确共青团组织的属性和任务,区分党组织、团组织等的工作内容区别。标准化团支部的主要工作内容应包括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组织发展和推优入党、团籍管理和收缴团费、“三会两制一课”、团的组织生活、主题团日活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组织团员创先争优,表彰表扬先进,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弘扬志愿精神,积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突出服务和育人功能;党支部则主要发挥领导作用,在企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规划、员工成长的思想引领、日常活动的正确方向等方面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2.干部任用标准化。坚持严格按照规定,定期进行换届选举产生支委会;按照标准化要求配备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形成团支部最基本支委的“标准配备”,明确团内干部工作职责,确立干部身份定位;不同部门可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设立工作需要的科技委员、实践委员等。要依托上级团委,加强对团支部成员的思想教育和对工作业务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团支部干部政治思想觉悟和工作业务能力,实现整个团支部素质水平的提升。
3.工作制度标准化。健全企业团支部的工作制度建设,核心就是全面落实团组织要求的“三会两制一课”制度,按照要求开展支部团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和团小组会,开展好本支部的团课,严格执行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和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制定和完善团支部工作手册的填写、检查和跟进工作,监督基层团支部完成基础性工作。要丰富和提高团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实现对团支部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的统一。针对优秀团员的推优入党,要细化工作程序和标准,加强育优环节与推优环节的衔接,为党组织提供坚实可靠的后备力量。
4.考核评价标准化。要结合团支部具体工作内容、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等的实际落实情况,制定符合对应团支部的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基层团支部工作考核办法,在完成建立在全面考核基础上的团支部评优表彰制度,以调动团支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工作考评狠抓制度落实,切实解决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对已有标准了制度的不规范、不落实、不考核、不运用的现象,使制度真正发挥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团支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尹庆军,芮庆琴.如何提高基层团组织建设水平[J].东方企业文化,2014(12):173-174.
[2]李媛.对新形势下团支部工作艺术性的思考[J].才智,2010(04):60-61.
[3]李庆.共青团组织在国企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研究[D],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