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档案在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6期   作者:杨猛
[导读] 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日常运行中的重要工作,做好档案管理是档
        杨猛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镇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651701,云南省昆明市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镇兰茂路20号,杨猛,15025180519
        摘要: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日常运行中的重要工作,做好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电子档案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电子档案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负担,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主要趋势。文章对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为事业单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事业单位;电子档案管理;优越性;特点;管理制度
        引言:
        如今,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电子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子档案本身的特殊性,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也与普通的档案管理工作有不同之处;同时,由于电子档案特殊的存储方式,需要对其存储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行充分考虑,所以,要有效加强电子档案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管理,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电子档案管理的概述
        在现代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中.基本都实现了自动化办公.将档案信息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形成电子文件.然后通过程序的运行对电子文件进行批量处理.电子档案管理师现代档案管理中的主要形式.可以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档案管理功能和网络查询功能.可以与本单位的0A办公自动化和DPM设计过程管理.或者与MIs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形成更加完善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网络。
        二、电子档案的特点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主要是以手工抄写和整理的方式来完成的,工作效率十分低下,整理费时、不易保存、查阅困难,不利于档案的高效利用。为了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将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中.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对档案信息的利用。主要优势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信息处理速度快
        电子档案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将相关的初始信息录入到电脑中.以文字或者图片扫描的方式都可.然后在计算机中应用设置好的程序对其进行处理。快速的实现了对档案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以及归档等工作。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失误,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查阅方便
        将档案信息录入后.自动生成目录和文献检索.对档案进行自动分类整理,完成编排工作。在查阅档案信息时,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快速的查阅到相关信息.省去了查找的时间。
        3、存储稳定
        传统的档案管理需要将大量的纸质档案进行存放.不仅浪费空间,还需要适宜的环境。电子档案的存储比较稳定,只需要存储在光盘、u盘或者存储卡等载体中即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存储时间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4、信息利用程度高
        在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如果需要查阅档案信息。需要提取纸质档案,不仅费时,而且不利于档案的保管。电子档案的信息化,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可以实现信息共享。通过阅读权限的开通,可以对档案信息进行远程操作.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查找和传递的繁琐。
        5、信息补录方便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有些档案信息需要不断的完善和补充,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中.就需要将纸质档案拆卷后重新整理.不仅浪费时间.而且程序繁琐。在数字数电子档案管理中,只需要输入关键词,查阅到对应的档案.然后对其进行编辑即可,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6、提高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以往的档案管理方式工作内容繁琐,任务量大,耗时耗力,档案管理者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更没有精力研究对档案的利用。

电子档案的高效利用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就可以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对档案的利用效率。
        7、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管理
        人事档案是事业单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电子档案系统可以高效的处理人事档案。在对人事信息采集后.按照对应的属性录入到电脑中,比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工作简历、教育背景等等选项都是程序中自带的,只需要一一录入即可,然后保存。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科别进行属性的划分,更有利于查询。
        三、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通过对电子档案的特点分析.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高效管理。电子档案的工作效率高.但是因为网络信息的特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窃取存储介质或者侵入到电脑系统中.就可以盗取档案信息或者任意篡改。增加了电子档案的风险性。所以为了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高效运行,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管理,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1、完善电子档案的形成制度
        在形成电子档案的过程中.必须遵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格式标准.对于不同媒体电子档案的接收、存储、参数指标和载体形式加以规范。同时.对于电子档案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也应一同加以保存.以保证形成的电子档案具有完整性。
        2、实现科学的归档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电子档案的管理制度.归档制度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归档是整个文档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不同于纸质档案的是电子档案的归档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检测档案文件在相应软硬件环境下的有效性:检查同电子档案有关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以保证内容和相关说明与描述的一致性:电子档案机读目录及相关软件、说明等也应同时归档;电子档案所使用的存储载体是否符合要求。
        3、加强电子档案管理人才培养
        建立复合型人才队伍由于电子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极强.内容繁杂.需要通过实践积累丰富管理经验的工作.所以要避免过于频繁的人员流动,保持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延续性。其次,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培养职业道德.熟悉信息技术,把自己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电子档案管理发展的要求。
        4、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
        电子档案归档后就需要一套严格的保管制度以确保其安全。首先,要把住存储载体的质量关;其次,要规范存储载体的保管条件,电子档案的保管应远离有害气体与强磁场环境,并建立一个适合磁、光介质保存的物理保管环境,同时保持良好的温度、湿度环境;再次,加强计算机的病毒检测.确保保存电子文件的载体不带病毒,并将载体置于保护状态.同时.注意对加密电子档案的管理最后,为了确保记录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可读性,以及载体无损伤,应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安全性检查.一旦发现信息或载体产生损坏时.及时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进行拷贝或修复工作。
        结束语:
        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基础工作,为了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高效利用电子档案的工作模式。电子档案的运用具有诸多的优势,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要加强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使其为事业单位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樊美丽.事业单位电子档案管理刍议[J].山西档案,2011-07-20.
        [2]李晓霞.对强化事业单位电子档案管理的粗浅认识[J].黑龙江档案,2013-06-15.
        [3]王玉超.中外电子档案管理的比较研究[J].吉林大学,2009-05-20.
        [4]温丽丽.论新时期事业单位电子档案的管理与利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08.
        [5]吴秀娟.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J].管理观察,2013-07-05.
        [6]王丽梅.谈电子档案在事业单位档案中的重要作用[J].黑龙江史志,2014-03-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