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谊高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68
摘要:随着现代绿色环保理念的流行,建筑行业也正在适应全新的形势,建筑物设计也逐步走向了绿色、节能、环保的方向,近年来国家及地方也制定了相关绿色建筑的政策和规范,按照不同规模和兴建单位,新建民用建筑的绿色建筑等级都有了明确规定,而且由设计开始到投入运营各个环节都有相关的监管机制,因此,绿色建筑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政策。学校建筑综合楼作为重要的建筑群体,也必须进行绿色设计,这样不仅能够节省资源能源,也能为师生打造出绿色环保舒适的环境,满足其学习工作需求,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对于学校建筑综合楼来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校建筑;综合教学楼;绿色建筑设计
1 引言
综合教学楼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其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将绿色建筑理念运用其中,促使学校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内涵以及综合教学楼的特点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设计环节的要点。
2 学校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
学校建筑设计要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主要是从教育教学开展的设备和条件平台需求的角度来讲的。从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角度入手,随着教育教学目标的更新和发展,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开始不断出现,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方面通过创造相应的教育教学开展平台来实现的,这就会涉及建筑设计中的学校主体建筑结构的功能和条件的满足问题,也是设计工作中需要满足的一项基本要求。
2.2 注重创新发展学校的建筑设计
创新发展,不仅要考虑常规的功能应用和满足,更应注重结合教育行业的特征,利用建筑设计反映出人文气息以及教育中的学术和文化价值。这种设计要求和内容,实际上是对建筑设计工作人员自身的文化底蕴提出的要求。这也是学习建筑设计必须求创新和求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2.3 注重可持续性
关于可持续性的问题,主要包含两层具体的含义。第一,设计中应考虑设计方案本身的可行性,避免为了追求设计效果而在实际的设计环节出现设计要求无法实现的问题。第二,在设计中应考虑如何更好地解决施工环节的具体问题,避免在设计环节为具体的施工建设环节制造障碍和困难,为获得更好的设计效果和最终的建筑施工效果提供保障。
3 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
3.1 设计目标的科学制定
在学校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在将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相融合,应将设计目标科学制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中小学的地理情况,还要对环境、人文及建筑统一予以重视,需要将时空、使用者之间的各种矛盾与冲突有效解决。另外,在实际设计中应保证实现建筑主要功能,还要对环境、资源利用率予以重视,在设计过程中应将教书育人的设计原则落实到位,以此使建筑设计满足学生日常活动需求。还需要注意校园建设亲切感、亲和感的增强,使学生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得以增强。
3.2 功能布局的和谐美
学校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将学校功能放在第一位,因此,学校建设设计应将有限的空间利用起来,将死板的建筑布局予以改变,体现功能布局的和谐美。通过合理的利用校园空间,使学校教育活动展开需求得以满足,同时,使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得以满足。以重庆树人小学重建项目为例,其在空间布局中,最大化集约用地,尽量腾出绿化活动场地。将运动场等室外活动空间放置在邻街侧,形成街道与教学区的缓冲空间,减少街道噪音对教学空间的影响,使教学区形成相对安静的环境,同时运动场地作为街道空间的延伸,使得街道更加开阔,视觉感受更佳。与此同时,根据功能需求将建筑的空间大致分为四类,停车空间,大型活动空间,中型空间,小型空间。将大型活动空间放置在运动场下方,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停车和中型空间,教室,职员室等小型空间则放置在楼上区域。这样的组织方式不仅能充分地利用地形环境和地下空间,更能很好的解决由于空间大小不同带来的结构问题。
3.3 外观造型的人文美
学校建筑设计还要在造型方面下功夫,由此更好的体现建筑设计的美感,实现外观造型的人文美,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设计:首先,建筑设计的外形应当注重多样化,结合方形、圆形,并结合单体建筑、身体建筑,达到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其次,学校建筑设计应当应当保留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渗透现代建筑特色,由此呈现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的建筑效果;另外,建筑设计还需要统一人文与艺术,要想创建浓厚的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在建筑设计中应将人文与艺术体现出来,由此使学生的人文情怀得以提升。
4 绿色建筑设计的内容
4.1 建筑外形的节能化设计
为了达到生态、节能、环保的效果,学校教学楼的外形设计必须参考其四周环境、光照条件、气候特征等因素,在全面衡量、综合权衡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选择,特别是要对其整体的外形做出科学规划,因为外形结构影响着建筑物的采光以及通风和材料的使用等。外形设计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数字化模型,通过三维模拟教学楼所处环境,自动计算得出一系列数据,再经精密地运算,最后得出设计结论。BIM也可以服务外形设计,本着节能环保的思路来控制建筑整体的外形系数,控制建筑外部结构凸凹不平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控制能耗。建筑物外立面造型设计尽量简洁大方,避免装饰性构件的大量使用,在降低建筑物造价的同时也提高教学楼的绿色节能水平。
4.2 朝向的设计与规划
教学楼的朝向设计将影响到其日后的采光、通风等,甚至还会影响到师生的学习、工作效率,要想有效地控制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就要在合理规划建筑物形态的基础上做好朝向设计,同样要根据日照特点、四周环境、交通运输条件等来决定教学楼的朝向,确保教学楼能充分地借助自然光、获取自然风,这样就间接地控制了建筑物对照明设备、取暖设备等,达到了节能的目的,最终实现绿色设计的目标。
4.3 立面的绿色设计
教学楼立面的绿色设计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大举措,通过在教学楼屋顶种植绿色植物,添加小品设施等形成绿色景观,打造出屋顶花园,不仅能够绿化环境,还能降温隔热,减少了夏季对空调的依赖,节省能源。同时,屋顶绿色植被与土壤系统还能发挥保温功能,兼具局部气候调节功能,能够调控温差2~3℃。最主要的是屋顶绿植系统能渗透雨水,一方面实现了雨水的再循环利用,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建筑物顶部的防水层,提高屋面的防水性能。此外,立面绿色植物以及屋顶植被等也具有吸收噪音、吸烟滞尘等功能,从而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4.4 绿色通风采光设计
通风透气也是建筑物所必需的功能之一,教学楼的通风透气水平直接影响到室内空气的流动,关系到室内师生的生活感受,甚至影响到师生的工作与学习效率。同样要本着“绿色、节能”的理念进行通风设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最核心的思路就是要充分地利用自然风,提高自然风的使用效率,可以根据地区常年的盛行风向来合理规划、设置通风口,减少人工通风造成的能源损耗,尽量让教学楼内获得舒适宜人的自然风。同时,也要做好采光设计,尽可能地获取自然光,科学地权衡自然光和人工照明之间的关系,以自然光控制人工照明的使用量,也能达到生态节能的设计目标。
5 结束语
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因为绿色节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健康生存的必然需要。学校教学综合楼的设计必须本着绿色、节能的原则,利用全新的生态环保理念来实现高水平的设计,这样才能打造出绿色的学习空间,才能提高绿色建筑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邸明尧,石赞红,杨兴义,李德文,邓益明.基于减震技术某学校山地建筑设计实例[J].建筑结构,2019,49(S2):459-463.
[2]姬秀娟,段焕林,陈爱东,王迎辉.某学校三星级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J].绿色科技,2019(18):201-202+204.
[3]徐珂,李志民.浅谈国内学校建筑外部防噪设计[J].城市建筑,2019,16(26):102-104.
[4]华乃斯,张宇.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中小学教学空间模块设计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8(10):60-62.
[5]胡大星.基于安全理念的学校建筑设计研究[J].四川建材,2018,44(10):37-38.
[6]曹辉.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创新[J].智能城市,2018,4(1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