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管理工作中,车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车站运行管理工作中必须积极对车站中各关键因素进行管理控制才能保证轨道交通体系的有序运营,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特点,而后就其车站运作管理优化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作管理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整个交通体系的重要枢纽,并且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中,很多重要的设施都设置在车站中,在车站运行管理工作中必须积极做好各种因素的控制与管理,尤其应注重设备运维以及人员控制,只有如此才能够尽量确保车站设施及设备、控制系统的运行安全性,进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安全、有序地运行。
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的一大特点是线路繁忙时间集中,客流量大,乘客流动有规律性,如深圳地铁7,9号等线路自开始运营之后,目前的客流吞吐量已经超过了500万人次。深圳地铁的客流呈现的规律是早高峰时期乘客从城乡结合部开始向市中心流动,晚高峰时期,呈现城市中心繁华地带朝城市周边流动的特征。总结来看,城市轨道交通都具备这样的特征,乘客的出行跨度比较大,换乘次数比较多,人群流动比较广,客流分布主要呈潮汐状态。因此,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就是组织协调能力要求高,一旦在某一个点上出现突发事件,对整体运营网络的影响非常大。当轨道交通开始进行网络化运营时,因为网络站点多,运营中车量多,总体呈现点与点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频繁的沟通协调,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整个由站点组成的运营网络就会因为一个点的处理风险能力不足而影响整个网络。例如,当一个站点因为突发时间产生停滞,势必其他的经过车辆也会受到影响,逐渐影响到大部分运营线路。因此,需要比较有效地调动能力,一方面尽快排除解决事件,另一方面重新组织调度车辆,使在突发时间内带来的负面因素影响降低到最小。
其次,设备问题,因为车站站点的增多,对于轨道沿线以及各站点的设备投入势必会增多,当设备基数增长,故障率也会逐渐提升,有故障是正常的。问题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很多的设备故障是不能被及时发现的,排查也需要时间,随着设备问题的监控难度提高,轨道交通系统势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以达到对大部分设备进行有效监控,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定位,解决故障。
最后,人员问题。与设备问题相似,随着人员的不断增加,管理人员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人员增多体现出来的管理难度在于,各个岗位上的员工设计的专业技术纷繁复杂,对人员的业务要求也不尽相同,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管理风险的增加。
2 网络化运营背景下的车站运营问题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营展开,车站往往没有针对自身特点的管理运作方式,大多数都沿袭了传统的交通运输站点的管理模式。首先,当交通运输站点采取单线运营的时候,客流的调配组织方式比较单一,客流量也不大,因此运营难度小,问题也少。然而在网络化运营的背景下,因为车站的数量很多,各个站点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对于乘客出行阻碍比较多。另外由于员工只了解自身站点,对其他站点的情况往往不是很明确,无法有效组织客流,服务效率很低。另外换乘站点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各岗位人员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要求很高,因为各个换乘站点的建设时间不同,导致员工的工作经验也不尽相同,因此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个不同站点岗位人员处理事件的能力不够统一,也正是因为没有统一的处置标准给车站运营管理带来了挑战和困难。
另外,大型站点和小型站点的区别较大,因大型站点的客流量巨大,因此对人员数量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特别是某些站点的设计客流吞吐量和实际的客流量有偏差,导致车站在高峰时段始终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一旦这种超负荷运转的车站出现突发事件,特别是在人员不够充足的情况下,就凸显了人员处置风险、调度组织的能力。因为早高峰时段即使从其他的站点调配人手也无法及时弥补因为设计问题和人员问题带来的风险。最后,设备问题,因为车站线路建设的先后顺序不同,因此设备的服役时间也不同,早期建成的站点的设备会逐渐发生因为老化导致的故障增多的情况。另外客流量也是导致设备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在网络化运营背景下的轨道交通站点管理,必须要改变观念,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进行调整。
3 网络化运营环境下的车站管理建议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岗位人员管理的建议,首先要展开面向社会的公正公开的招聘工作,要严格选拔筛选机制,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一定要严格对照专业制度以及对应岗位的资格证准入制度来招聘人才。在人员进入岗位之前,要进行一定数量的管理培训工作,在加强培训工作的同时,要针对车站倒班优化培训时间,尽量保证员工有稳定的作息时间。其次,要明确落实岗位责任制度,让每一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作范围清晰明了。做到责任到人,在任何情况下出现任何问题都能找到对应的负责人。要制定对应的岗位管理条款,并督促员工严格执行,让轨道交通中的各个岗位都能在制度的约束下高效运转。最后,要提高轨道交通站点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利用各种先进的智能化设备辅助岗位人员提高车站的运行效率,努力提升站点的综合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在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中还应积极做好设备维护与管控。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对于技术和设备有着极大的依赖性,一旦设备出现问题或者故障,那么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便成为“无米之炊”,所有人都将会爱莫能助。购买先进可靠的设备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营、减低故障率的前提;人员操作使用时应该按照规范的顺序和使用方法,另外,要按照规定对机器和设备进行精心的维护,减少设备的损耗和损坏;第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经常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故障的排查,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减少因维护不到位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城市轨道交通暂停运营现象。同时还应积极强化应急处理能力,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中会出现客伤、列车晚点、车站发生火灾、设备大面积故障等突发情况,在轨道交通车站,乘客数量多、人口密集,易发生公众事件,保证乘客安全和准点运营是关键。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车站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决定了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处置效率,有效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至关重要。定期开展突发状况的实操演练、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应急预案的学习抽问测试等均可提升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中,做好车站运营管控的要求较高,管理体系的健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只能够为车站运营管理升级提供一定的助推作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必须积极做好车站设施、设备系统的运维管理,同时还应注重安全应急管理效果,在日常管理中应做好车站安全管理宣传,提升车站运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何山.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多目标布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2]何翰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应急管理研究[J].科技风,2020(32):158-159+169.
[3]肖慧雅,姚丽亚,曾伟,周骊巍,张天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限流设施优化方法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6,16(06):46-50.
[4]禹丹丹,姚向明,徐会杰,赵鹏,赵伟.偶发拥挤下轨道交通车站动态客流控制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16(11):2873-2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