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王亮
[导读] 摘要:精神科由于其病人的特殊性,临床护理工作也存在很多安全风险,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也要高于其他科室,文章通过对医院精神科护理工作进行调查分析,获取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现状,通过对认知现状的分析总结,为改善护理工作进行措施探讨,使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更加完善。
        通辽市精神卫生中心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精神科由于其病人的特殊性,临床护理工作也存在很多安全风险,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也要高于其他科室,文章通过对医院精神科护理工作进行调查分析,获取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现状,通过对认知现状的分析总结,为改善护理工作进行措施探讨,使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更加完善。
        关键词: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现状认知;应对措施
        前言
        临床精神科护理属于护理工作中较为错综复杂的一项,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在临床护理中经常会由于病人的精神情绪、心理或身体异常导致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不良事件包含患者自身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质量问题。为了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就必须对不良事件现状具有清晰的认知,并重视探究导致事件发生的因素,通过实施具体的应对措施,保证临床护理的质量,使患者更顺利的完成治疗。
        一、通过实验调查数据认知不良事件现状
        对医院精神科进行研究调查,将2016年7月到2020年8月入院治疗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患者中出现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60个案件原因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精神患者与护理人员的信息,总结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探究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措施探讨。
        1、实验资料
        出现不良事件的60名精神科患者和参与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24名,研究调查60名精神患者年龄从30到72岁,患者平均年龄(39.03±3.4)岁,24名护理人员年龄从22到36岁,护理人员平均年龄(29.59±3.32)岁。
        2、试验指标
        对不良事件中精神患者的年龄,病因,用药方式,住院时间,护理过程等信息进行统计,对护理人员的学历,工作时间,岗位职称等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精神患者与护理人员在不良护理事件中的占比。
        3、统计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相关数据输入软件系统,计量不良事件中精神患者信息与护理人员信息资料以(x±s)表示,概率以(%)表示,将数据通过χ 2检验计算, P小于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各类型所占比率:
        ①精神患者安全隐患类:跌倒磕伤35例(58.33%),噎食12例(20%),私自出走8例(13%),自杀伤人4例(6.7%);②药物护理安全类:给药错误16例(26.67%),护理不当21例(35%),医疗器械损坏8例(13.33%)。
        4.2 护理人员信息与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1  护理人员信息与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分析[(%)]
 
        5、分析讨论
        根据此调查结果分析了解到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及护理工作人员有很大关系。不良事件中精神患者由于行为异常出现跌倒磕伤,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噎食,一些精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心理压力可能出现私自外出,不配合治疗,甚至出现极端行为自缢自杀等。护理人员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对患者护理不当,在工作中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出现给药错误,不尊重患者,医院没有完善的不良事件处理机制,医院的器械,医疗环境没有足够地监管监控措施。根据不良事件的类型针对患者、医务护理人员和医院提出相应改善措施,降低事件发生率。
        二、应对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措施
        2.1针对精神科患者管理措施
        精神科患者家属在患者入院前对患者思想进行疏导,为住院治疗做好心理准备,让患者能够在治疗过程中信任医护工作者,防止出现过度反抗,发生医疗事故。在住院期间要时刻注意患者情绪和行为,避免患者出现伤人事件,更防止出现自伤自杀行为。患者家属要时刻牢记治疗方案中的注意事项,积极鼓励患者,尽可能陪伴患者,减少患者独处时间,以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2.2针对护理工作人员管理措施
        医院要注重提升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人员也要不断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应有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和专业护理工作能力,对患者实施全面监护,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降低安全风险。护理人员可以将病人分区管理,尽量将可控病人和不可控病人分开,避免病人之间发生矛盾,出现伤人事件。护理人员对存在逃避就医或进行过自杀行为的患者要严密观察,防止患者再次出逃或自杀。护理人员要全面了解掌握患者病历,重视用药程序,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减少用药及药物交接可能发生的错误。
        2.3医院应对不良事件的措施
        医院针对临床精神科护理工作应制定更完善的监督管理政策制度,建立完善的护理工作责任制度,对相关管理人员明确责任,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对医疗环境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保证病区环境安全。医院应设置不良事件处理预案,一旦发生不良事件要有具体的应对政策。定期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能力,重视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测评,提高护理团队整体素质。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避免护理人员因自身思想问题导致工作中出现不可挽回的错误。医院应制定合理的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保证工作人员休息时间,避免因工作强度过大导致工作执行力缺失,使患者出现不良事件。
        总结
        通过对医院精神科不良事件调查分析,认知目前精神科护理现状,医院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不良事件,医院和护理人员关系着患者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探讨,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重对患者全方面的护理,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减少医患纠纷,重视护理工作者的思想和专业素质,让患者充分信任尊重医务护理人员,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感,医院应建立相应的规范制度,加强团队建设,建立对不良事件的长效机制,完善医院护理服务体系,提升医院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畔.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5):251-252.
        [2]张学婷,张艳梅.试论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及应对措施[J].心理月刊,2019,13(14):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