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交通建设发展较快,而城市轨道交通是当前推动城市交通发展建设的重要因素,其安全管理模式以及应急管理受到多方面的重视。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城市轨道轨道交通管理模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就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原因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应急管理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因为其特殊性在管理方式以及运行模式中和其他的交通管理方式有着一定的区别,比如说城市轨道交通有着独自的运行管理系统,其所用的轨道也是特制的,因此在安全通行以及稳定性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车辆的逐渐增多,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逐渐增高,在日常地运维管理中,需要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问题当做重中之重,并制定好措施、方案,防止出现应急事故而不能有效的处理。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的概述
虽然说城市发展较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是很多部门对于城市交通管理的安全模式目前仍旧处在一个探索时期,在理论方面以及实践方面,很多的交通管理公司尚有进步的地方,结合国内外较为先进的管理方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将交通行使过程中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有效的串联,通过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对列车进行全天候的监控,确保行驶安全和人员安全,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处理,争取做到零事故。
2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造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有很多,下面进行简单阐述:
2.1 事故原因分析
(1)火灾安全。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电路破损、机器故障、易燃物着火、故意纵火等危害较大的事故,从而会引发火灾,造成人员受伤或者是较大的财产损失。
(2)列车碰撞事故。造成列车发生碰撞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发的碰撞以及不明原因造成的碰撞等,其中设备原因主要是列车脱轨、电路受损等。
(3)列车停止运行。这类事故是有行驶中的列车突然停运所造成一类事故,这种事故虽然不会造成乘客人员的伤亡,但是会对外部车辆的行驶安全造成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列车的突然停运对后续的城市轨道交通势必会形成时间延后等,对整个城市的形象建设也会带来坏处。
(4)乘客掉落事故。这是在城市轨道交通过程中较为严重的事故,同时也是最近几年城市轨道交通中多发的恶性事故,往往是由于列车的失灵以及乘客的不小心所造成的。
2.2 事故影响因素分类
通过对以上原因分析,将造成事故的影响因素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2.2.1 人为影响因素。
我们生活在处处是人的社会,人为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虽然人人都说现在的社会是机械自动化的社会,但是以上的实现同样也离不开人,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管理中依靠人来实现的活动更为常见。在列车行驶的过程当中,由于人员操作失误以及行为失控等都会对列车的行驶安全造成重大影响,行驶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来完成,所以说其不可控性因素太大。
2.2.2 环境影响因素。
外界的环境因素以及内部的环境因素同样也是造成其事故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其中主要包括内部的组织架构、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外界环境等,都是构成其引发事故的重要因素。
3.提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3.1管理模式
为了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建立科学,系统,合理的管理模式。
首先,在制定管理模式的内容时,应建立明确的安全目标并将其纳入已建立的管理模式中,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其次,对于铁路经营者的管理,应当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对各部门的职工要制定不同的责任制,以确保职工正确安置自己的工作,做好自己的工作。例如,应将相关的安全责任分配给供电设备管理人员,以确保他们在轨道电源系统的检查和维护中做好工作,以确保轨道电源的安全。
另外,可以在轨道上设置人们的意见箱。针对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征求群众意见,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同时,要紧跟时代潮流,实时更新管理模式。
3.2规章制度
为了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管理水平,有必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来限制旅客和人员。合理的规章制度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平稳运行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隐患。出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规章制度的制定应以轨道交通的运行为基础,将工作人员和乘客的行为守则纳入规章制度,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问题。
3.3建立安全文化。
在城市发展中,必须从安全文化建设入手,组织经营者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只有使人们意识到安全行为的重要性,才能确保安全操作的标准化和各种系统的有效实施。因此,实际上,可以使用媒体和广告来教育人们并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3.4加强技术更新和管理创新。
针对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新问题和新形势,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及时更新工作观念,从不同层次入手,深入探索,总结优化创新。更理想,更适用,更科学的生产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我们将注重科学引进新的现代技术和方法,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促进安全生产向科学,严格,规范的方向转变,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水平,运行与提升。同时,有必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技术标准体系,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其管理技术政策和标准体系。确保运营管理工作能够充分体现标准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特点。
3.5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理论设计
系统工程,人机工程学,系统安全,结构理论等基本知识和系统被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理论设计,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应用的知识库,逻辑链,程序步骤和其他方面。在安全理论和系统思想的支持下,城市轨道交通可以降低交通风险,将运营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3.6形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指导思想
建立安全管理指导思想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质量的关键。从阐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意向和树立安全管理意识两个方面入手。只有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城市轨道交通才能系统,全面地进行安全管理,才能实现完善和系统化。人机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运输企业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因此,针对具体对象制定安全导则和安全规程可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水平,发挥其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以及应急措施在今后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安全无小事,有关部门应该对相应制度进行完善,健全安全管理模式,优化应急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城市轨道交通应急与安全管理》课程立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8):181.
[2]于国伟.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J].人民交通,2020(02):89-90.
[3]朱勤学,王潮荣.浅谈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2):32-33.
[4]胡梅,王芳梅.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职专业课程中的运用探析——以《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48):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