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下解放层治理瓦斯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王洪飞
[导读] 摘要:开采21#解放层对18-2#瓦斯治理,通过21#采后顶底板活动对18-2#煤体产生裂隙从而利于瓦斯抽采,随着抽采21#瓦斯同时抽取了18-2#层瓦斯,通过解放层开采前后18-2#煤层瓦斯含量对比,瓦斯含量明显下降,根据瓦斯含量变化情况制定了开采18-2#时的瓦斯治理方法,采用顶板巷治理与21#解放层空间瓦斯抽采,取消仰斜钻孔,有效降低了开采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治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龙煤鹤岗矿业公司富力煤矿  黑龙江省鹤岗市  154103
        摘要:开采21#解放层对18-2#瓦斯治理,通过21#采后顶底板活动对18-2#煤体产生裂隙从而利于瓦斯抽采,随着抽采21#瓦斯同时抽取了18-2#层瓦斯,通过解放层开采前后18-2#煤层瓦斯含量对比,瓦斯含量明显下降,根据瓦斯含量变化情况制定了开采18-2#时的瓦斯治理方法,采用顶板巷治理与21#解放层空间瓦斯抽采,取消仰斜钻孔,有效降低了开采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治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关键词:解放层、抽采效果、瓦斯治理
        一、概述
        富力矿62(18-2)5综采工作面属18-2#层厚煤层,走向长316米,斜长130米,倾角22°,最大厚度10.3米,最小厚度7.8米,平均煤厚9.2m,可采储量54.5万吨。煤层顶板为粉砂岩,直接顶平均厚度为2.45米,基本顶岩性为中砂岩,基本顶平均厚度为5.7米。根据上段回采实见,顶板较易冒落,为稳定顶板。本煤层瓦斯含量为4.8493m3/t,下覆的21#煤层(煤厚3.5米、已回采完),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最大为12.8 m3/min,两煤层间距为23m。采场区域及临近断层多,回采期间构造带内瓦斯涌出异常。
        二、技术基础条件
        富力煤矿自建矿以来,煤层开采均采用下行采煤法由上往下的顺序逐层开采可采煤层,在开采-450阶段18-2、21#层时,考虑到-450南扩区18-2#层煤层瓦斯含量大,且有冲击性,为卸压降低冲击危险性,降低瓦斯治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经矿多次研究,反复论证,决定先开采-450南扩区21#层解放层,和-530南扩区21#层,再开采-450扩区18-2# 层,其原理为:21#解放层开采后,岩体中形成一个空间,破坏了原岩应力的平衡,地应力重新分布,岩体向采空区方向移动,发生冒落、下沉、底鼓等现象。同时岩体发生膨胀,从而导致18-2#煤体产生大小不同的裂隙,这就使未开采的18-2#煤层透气性增加。而透气性增加后,瓦斯易于流动,大量瓦斯通过裂隙流入21#层采空区。经过对21#层采空区瓦斯抽采,从而降低了18-2#煤层瓦斯含量。
        解放层开采前后煤层瓦斯含量变化(m3/t)

        三、瓦斯治理方案及产生效益对比
        据上述特点,若先开采-450南扩区18-2#层采用瓦斯治理抽放方式为:-450南扩区18-2#层回风道掘送顶板巷封闭埋管抽放,施工仰斜钻孔、上隅角埋管联合抽采。
        现开采-450南扩区21#层解放层后,降低了18-2#煤层瓦斯含量,本煤层-450南扩区18-2#煤层经重新计算采用抽放方式为:-450南扩区18-2#层回风道掘送顶板巷封闭埋管抽放和上隅角埋管、21#采空区埋管联合抽采。
        对比减少了仰斜钻孔的施工,按平均每20米施工一排一排3个孔计划35m/个,预计需要施工1575米/45个,需要投入24万元。
        (一)回风道掘送顶板巷抽采瓦斯治理方案
        1.施工顶板巷抽采瓦斯
        在工作面回风道内错沿煤层顶板掘进顶板巷。其布置在18-2#煤层顶板中,巷道高度约2.0m。平行于回风道,距回风巷垂直投影平距为5m,长度与回风道等长为316m。
        机理分析:随着采空区垮落,顶板剧急下沉,层与层间产生大量裂隙,称裂隙区;在工作面后方35m以外称为压实区,随采面推进,裂隙区逐渐前移,压实区逐渐扩大。这一过程破坏了瓦斯平衡状态,释放出的大量游离瓦斯飘移在上覆的岩体裂隙区中,借助顶板巷负压作用将瓦斯收集后,再通过抽放管排至地面。回采期间,预计抽放浓度达5%~10%左右。
        (二)开采21#解放层抽采空区瓦斯治理18-2层瓦斯方案
        1、底板21#层瓦斯抽放
        在-450南扩区21层风道采后闭埋设抽采管路,用于抽放闭内瓦斯,由于-450南扩区21层已回采,其位于现开采面18-2#煤层底板。
        机理分析: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受采动压力影响,应力重新分布,破坏底板的原始应力平衡,致使18-2#煤层底板吸附瓦斯转化成游离瓦斯,涌向21#采空区,通过抽采21#层采空区瓦斯,将底板瓦斯抽出。回采期间,瓦斯浓度达10~20%。
        四、结论
        通过上述综合措施的配套应用,采面上隅角瓦斯稳定在0.52%左右,风流瓦斯稳定在0.34%左右,为今后开采同类煤层提供治理瓦斯经验。特别是解放层21层抽采,对回采期间的瓦斯治理十分有效。其优点:①由原掘送顶板巷施工修改为抽采解放层瓦斯,节省了瓦斯治理成本,提高了瓦斯利用效率;②风道仰斜钻孔抽采不稳定,后期效果不好,因此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③对瓦斯涌出形成多方综合抽放,抽放率高、覆盖面大,治理相对彻底。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①采面长、增加风道仰斜钻孔数量,钻孔成本费用高;②初采期间,抽放时间短,瓦斯涌出未稳定,回采过程中更要加强瓦斯管理。
 
        实践证明:过去采面短,瓦斯影响频繁,月产量在54000吨左右,采取上述综合配套措施后,产量达66000吨,回采期间未出现瓦斯超限现象。既改善了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状况,又获得了高浓度瓦斯利用,又降低了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率。
        参考文献
        [1]严涛 开采下解放层的瓦斯处理 [J];煤矿安全2002
        作者简介
        王洪飞,男,1985年出生,黑龙江鹤岗人,通风区主任工程师,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在鹤岗矿业集团公司富力煤矿从事通风技术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