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封堵管理上的“破窗效应”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薛文和
[导读] 摘要: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淮河能源集团煤业公司谢桥煤矿  安徽淮南  232001
        摘要: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做为一名煤矿企业基层管理者,必须在工作中封堵管理上的“破窗效应”,才能保证安全生产。文章针对具体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封堵管理上的“破窗效应”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管理;封堵;破窗效应;本质
        做为淮河能源集团煤业分公司下属谢桥煤矿开拓一区支部书记。围绕对管理知识的认识,如何学习管理知识?如何运用到工作实际方面?围绕如何抓好内部学习,如何运用到日常管理中去,如何取得实际效果?谈谈如何封堵基层安全管理上的“破窗效应”。
        1破窗效应的来源
        这个理论来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于1969年进行的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根据这个实验他们得出结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维修,别人就可能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2企业中诱发 “破窗效应”的因素
        2.1规章制度不严密、不完善
        一个企业部门的作风来源于部门的风气,取决于部门中正气和邪气谁占主导地位。规章制度是进行企业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不严密、不完善,就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混乱局面,容易使员工产生离心力。
        2.2 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
        企业管理中,如果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事情,部门管理者没有严肃处理,人性中的从众性弱点会产生法不责众的暗示心理,对第一个闯红灯者不予制止,就会给所有等红灯的人们这样一个暗示:违反规则不会受到惩罚且能获益。他们还会这样想:反正我不是第一个,前有车后有辙!尤其是对于那些 “小奸小恶”予以放纵,久而久之,制度就会成为摆设,使员工产生懈怠轻视之心,工作流程会“被改进”,工作目标会“被修订”。
        2.3对错误行为教育不及时
        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就在于及时、彻底、“一针见血”。有时候,由于事务繁忙,错误行为本身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或由于其它的一些客观因素,部门经理是在员工错误行为发生几天之后,甚至是几个星期之后才对其进行处理;有时有些部门经理又可能把员工的错误进行“冷处理”,或者只是轻描淡写的批评就了事。这种不及时的教育就象隔夜的茶,一旦错过了认识的兴奋点,就很难再在员工心中引起共鸣;事后说多了反而会增加员工的逆反心理,为今后的管理设置路障。
        3 破窗效应的具体应用
        3.1 开拓一区概况
        (1)2020年2~4月份我单位安全事故多发,共发生8起安全事故。
        (2)7~8月份质量标准化下滑。215队因施工腰线把控不到位,造成返工活,连续2个月倒数第一,212队因工伤事故2次倒数第一。
        (3)因212队2~4月份工伤事故多发,5月份撤换了队长,9月初因此名队长未能搞好队伍和谐、稳定工作,再次撤换。
        (4)因机电检修不到位,生产小组也有盲目蛮干现象,9月初以来,215队、211队先后因皮带机保护被甩,控扒矸机开关喇叭嘴松动,被挂牌。
        3.2问题本质
        上述问题,似惊涛骇浪一波波袭来,批评声、指责声、经济处罚不断,好似对单位管理的全盘否定,造成人心惶惶;这个时候区管理班子,必须顶住压力,保持战略定力,迅速找准各类问题发生的主要根源,抓住主要矛盾,利用奥姆剃刀法带动各类次要矛盾的解决。


        (1)区管理班子安全生产管理思想需纠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单位的工作被动主因是安全的失守,失去了定海神针,各类问题继而暴发显露,负作用明显。因此,必须刀刃向内从区班子安全管理思想上动刀子——真正在内心把安全摆在首位,在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地组织生产。
        区班子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现场安全管理身体力行——“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理论。为班队长在现场的安全管理树立榜样。
        (2)选人用人的误区需纠正
        班长、副班长的选用必须报区委会研究把关,严禁各队长私自调整和任用,更不能放任不管;坚决选用安全意识强,生产骨干任班队长,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切忌急功近利,不注重指导和培养,只是频繁调整班队长,人为造成不稳定,增大安全管理风险。
        (3)三大素质提升工程需加强
        必须督促和带动班队长及以上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管理学知识,擅用科学管理方法来指导生产,管理团队;必须做实做好实学实训,不搞形式,真起作用;不以缺人为借口,主动安排职工多取证,多参加新技术、新工艺培训,绝不允许投机取巧持假证上岗。
        (4)区班子内外沟通能力需要加强。
        不懂主动内部沟通,又不擅于外部沟通,全区团队力量难以有效调动和发挥,不能良性发展,更无法实现指数级增长。
        (5)建言献策渠道需畅通
        要主动和职工沟通,向职工请教建议和不足,需要建立各级干部职工向区班子管理方面建言献策的机制。
        3.3制定措施
        3.3.1 提升干部职工士气,防止“颓丧心理”,站起来“护窗”
        首先,要果断行动,通过放缓或暂停生产,达到冷静头脑,找出“人、机、管、环”上的隐患,杜绝安全事故;提高质量标准化,变被处罚为主动创建,拿名次,来转移各级部门对我们的较多关注;然后聚精会神,科学有序组织生产,增加经济效益,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带领干部职工走出迷茫,解决内生动力问题。
        3.3.2 树立“开拓一区”品牌,干部职工共同“补窗”
        开拓一区有着优久的良好文化传统,要大力宣传开拓一区“勇于开拓,出精品工程”的精神,凝心聚力,坚定信念,共举“开拓一区”品牌,主动维护“开拓一区”这个大家庭的集体利益和集体荣誉。
        3.3.3坚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
        安全生产上要完善和健全各分管副职管理职责,压实管理责任;党建工作上完善和健全各委员的管理职责和任务清单;细化《开拓一区安全事故管理制度》,用铁律和重处来压实各级管理人员和互联保人员的安全责任,变“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和我们怎么干才安全”转变;完善《开拓一区技术管理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监管,树立“开拓一区出精品工程”的品牌效应。
        3.3.4构建全区统一目标
        通过践行习总书记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理念,铸牢“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意识,选用安全型班队长,群策群力“共建本质安全型科区,共享和谐家园”。
        结束语
        目前,在国有企业"职务能上不能下、工资能增不能减,发现"三违"不能开除"等都是源于没有惩罚制度、导致整个企业缺乏激情和活力,积极性不高。通过"破窗效应"启示我们事故隐患无处不在,看起来很小的一个违章或疏忽,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不可挽回的重大事故。加大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事故案例宣传,提高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从根本上重视安全,在此基础上,施之必要的奖惩措施,对违章者处以重罚,给大家一种违章即被处罚的暗示,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使所有人不去碰安全的"玻璃",并去守护这块安全"玻璃",使之更加明亮、坚固。
        参考文献:
        [1]任玉辉,秦跃平.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12(11):138-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