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9期   作者:叶范彪 翟博豪
[导读] 信息时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也在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
        叶范彪  翟博豪
        天津新伟祥工业有限公司,天津 301701
        摘要:信息时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也在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越来越不能满足要求,经济模式出现大面积转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逐渐加大,涉及到工业运作、智能运输和多样化感应等。本文针对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此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应用;发展趋势
        1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工业机器人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那个时候出现的是第一代工业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是根据人们事先设置好的程序,然后让机器人根据程序来完成规定的一些动作,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做一些简单的程序化的动作。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以及机器人行业的不断发展,又研制出了第二代工业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可以通过人类的离线操作来完成规定的动作,这样就会更加方便人们对工业机器人的操作利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手机智能化的出现,启发了人们将智能化應用在工业机器人的思想,因此人们利用传感器实现了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这也大大满足了人们对于工业制造率的需求。从全世界上来说可能日本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最先进的,中国的技术可能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进步的空间还很大,因此中国在工业机器人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但是目前在中国的不断深入研究与创新之下,在工业机器人方面也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因此与别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减小。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的两个行业分别是汽车产业以及电子电器产业,由于对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中国的这两个行业也在不断的推动中发展与进步。
        2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及分类
        2.1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
        工业机器人主要是借助高新技术所研究得到的一个闭环系统,它的基本组成不仅包括人机界面,还有运动控制器和驱动器,除此之外还有其自身的机械本体这几部分。因此在运用工业机器人并实施相关功能时,需要利用其对各个组成部分和功能的联系作用,这使工业机器人在用于操作的时候能够将组成与功能融为一体。其中工业机器人要想接收操控人员所发出的指令或者要求,要通过工业机器人的人机界面;而要想指令工业机器人并成功使其能够遵循操控人员的要求进行相关的操作和运转,要通过其运动控制器来实现;驱动器自然就是工业机器人的动力来源,要想获得动力来源而实现顺利的工作和运转就需要具备这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本体就是便于操控人员直接性发放指令的组成部分,会通过一些辅助装置或设备来实现各种指令,因此工业机器人的组成部分并不是很复杂的,但是却能将结构与功能流畅地结合起来,然后发挥出强大的功能。
        2.2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
        现如今国家大力支持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和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在这种政策和条件的支持下获取了连续不断的优化与革新,因此当前在国内所呈现的工业机器人类型也是十分广泛的,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首先可以从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属性方面进行考虑,比如应用领域、关键技术、承载能力等,这些方面都是可以作为划分依据的。如果将应用领域作为工业机器人类型的划分依据的话,不难发现,工业机器人在众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这也就影响工业机器人具备了不同的技术性能,在工业制造中、医疗事业等领域中的应用成就了具备更多服务能力的工业机器人。针对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特点进行划分,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能够将其分成3代机器人:示教再现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而一代又一代的工业机器人将其具备的关键技术不断地更新和改革,从而实现更高的对指令进行工作的能力。针对工业机器人的承载能力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超大型机器人、大型机器人、中型机器人、小型机器人和超小型机器人,因此可以理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所能够承载的重量的范围,那么在正式应用之前应该针对需求选择合适的负荷能力。


        3 国内外发展现状
        3.1 国外发展现状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经在汽车制造中应用了工业机器人,这是工业机器人正式诞生的标志,而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推动当时的美国具备更加成熟和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并以此奠基了其在工业强国中的重要地位。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科学技术提高了重视度,并将工业机器人大力运用在各个领域,许多国外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具备各项成熟的性能和更加灵敏的接收装置,从而变得更加智能化和标准化,为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2 国内发展现状
        当前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制造和其他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并将其优势进行了极大的发扬,不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运转的效率,还一次能够降低所要消耗的工业成本,从而大大减轻工业制造人员的劳动负担,解放了劳动力。因此当前在国内工业机器人已经得到了更加积极的响应与推广,并在更多技术人员的研究与创新中,推动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实现了更高的跨越。但是相比国外的工业机器人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因此为了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从而获取更加长远和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及时借鉴国外先进机器人的优势,积极吸取经验为我所用。
        4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4.1 明确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机器人未来在工业上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凸显。而不断发展的实际需求,与之对应出现了新兴方针――迅敏型制造。根据时代需求,未来的工业应用型机器人将要满足敏捷、平价、高质量的未来应用要求。生产过程中要将机器整体展开而来,分成功能明确的模块,功能对应不同的需求,而且可以改变部分配件以达到功能的更全面发挥。机器人属于精密仪器,在运输过程中、使用过程中往往容易被损坏,如果整个更换机器,会造成使用成本大大提高,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机器人被弃用,机器人生产业必将衰败。因此,要明确机器人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4.2 优化创新机器人的机体结构
        目前电子科技领域有一些重要的指标就是微型结构,台式机改为笔记本电脑、大哥大变为手机都反映出了时代的需求的变化。机器人也往往被应用于极端的环境,排爆机器人、探洞机器人、飞行机器人等不同类型的机器人经常深入复杂的工作环境。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不同的机器人机体结构必须有所侧重,有些工业机器人需要防尘防水,有些需要飞天遁地,为了满足这些实际需求,机器人的生产研发者必须要不断进行研究,优化创新机器人的机体结构,增加机器人的功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
        4.3 提高机器人的科技含量
        机器人不仅仅是机器,如果不能够在机器人中嵌入更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就和工厂隆隆作响的生产机器没有了区别。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领域需要应用高精尖的机器人,机器人必须全副武装,成为全能多面手,这就对机器人的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常见的排爆机器人、探险机器人等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可以看出,机器人必须要植入可以完成自身问题的人工智能系统,提高机器人的科技含量。拥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业机器人可以为人类完成更多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要加强对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植入,使机器人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
        5 结语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已经诞生并在众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针对当前国内的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来看,应该积极结合国外技术的优势,对国内工业机器人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从而推动国内更多的人才愿意贡献研究和技术力量,促进其更加长远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J].电子世界,2013(12):5,7.
[2]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及策略[A].第五届数控机床与自动化技术专家论坛[C].2014.
[3]王田苗,陶永.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战略[N].机械工程学报,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