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海绵化改造工程分部分项划分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陈德莹
[导读] 摘要: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指城市拥有海绵可吸水的特点,在降雨时可以对路面、屋面等的水进行吸收,渗透,为城市贮存水资源。
        江苏美城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指城市拥有海绵可吸水的特点,在降雨时可以对路面、屋面等的水进行吸收,渗透,为城市贮存水资源。当城市急需水资源时,可以及时的释放出水资源并加以利用,可以调节洪峰出现的时间,也可以逐步改变城市的环境,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形成一座会呼吸更智慧的城市。住宅小区的海绵化改造在整个海绵城市的建设种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合理划分小区的排水分区,有针对性的采用屋顶花园、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海绵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小区的人居环境,同时摒弃过去单一的住宅绿化管理方式,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城市,更好的满足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生态资源的目的,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的综合目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住宅小区海绵化改造工程分部分项划分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海绵化;改造工程;分部分项;划分方法
        引言
        住宅小区海绵化改造工程分部分项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在海绵化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的原则,把使用人工手段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在一起,特别是建设住宅海绵城市项目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做好现状调研工作,充分了解小区内部已成的排水系统,小区外围市政排水体系以及河道的现状情况,结合现行的海绵城市要求,针对性的改造住宅小区内部海绵措施,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控制海绵分部分项划分带来的不利影响,把标准应用充分发挥出来。
        1、海绵城市
        作为新兴城市的代表,海绵城市逐步推出并实现,在开展海绵城市设计的同时,要保证按照符合生态标准进行,将自然环境和人工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的确定生态资源与居民生活统一发展的目标。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削减城市雨洪量,延缓洪峰出现的时间,一方面减轻城市排洪防涝的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在小范围内最大程度收集雨水,在经过净化后用于小区浇灌及道路冲洗用水,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水环境。开展住宅区海绵城市建设能有更好完善城市排水环境,在排水的源头环节进行污染物削减,雨水量调蓄,能够更好的完善城市排水环节,减少排水工作的复杂工作量,也可以更好的体现先进城市的面貌。在开展海绵城市工程时,要对地下水、地表水进行合理的回收处理,并且要考虑到之后长期的储存。
        2、海绵城市的设计思路与设计原则
        一、提高对安全性能问题重视度。在工程开展中,要确保人们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防止由于工程的展开,影响城市发展的正常秩序,对相关指标做好严格控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防止出现城市发展对水利资源造成影响的现象出现。
        二、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依照当地现状进行方案的敲定,要多方面考虑影响工程的因素,对水资源状况、气温变化、水资源保护和地理文化作全面了解。
        三、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在对海绵城市进行建设过程中将低噪音设备、自动化设备作为工程的首选对象,对生态环境进行不断的修复,改善降雨量,对雨水的渗透回收做不断的调整。
        四、观赏合理性。根据雨水回收建设需求,要确保海绵设施可以和周围环境相融合,更好的满足城市美观要求。在对绿植进行挑选时,要以当地土壤温度作为挑选标准,选择符合当地情况的植物。可以更好的美化城市,对雨水的渗透方向进行调整,既美化城市还帮助了植物生长。
        五、高速经济发展。大部分工程建设在开展工作前,都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找到适合本城市的海绵道路,也更好的迎合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更好地保证工程环节的展开,另外节约了工程的资金投入,对水资源净化和回收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海绵化改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小区排水状况
        对居民小区进行降雨数据的收集,已建管网进行梳理,并结合实际海绵建设指标做出分析,可以确定在小区内部坑洼出最易产生积水,即使降雨量极小也会有雨水积攒下来。所以在对小区内部排水任务进行安排时,要将坑洼处作为工作重心。由于小区内排水管过于细小,在降水过程中不能得到更妥善的处理,所以可以通过对这些雨水进行收集,帮助其安置到更适合的空间里。

特别是有一些小区坑洼出会出现内涝的状况,会大大影响小区内居民的正常生活,还会造成难闻气味的产生,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3.2当下住宅小区的绿植情况
        对于目前的居民小区来说,大部分绿地率都超过了35%,并且大都是灌木丛,即使绿化要求达标了,但是美感却毫无,由于无人打理最终造成植物死亡。依据过去的栽种理念,许多绿地都高于地面种植,因此无法满足水资源渗透和吸收的要求。及时可以对水资源进行渗透,但只可以接收一小部分,最终还是会出现积水现象,对小区内部环境造成影响,阻碍人们的正常生活。
        3.3验收涵盖范围缺失
        在进行海绵小区建设时,可以针对建筑物、亭台、走廊进行改造,但并没有正式收录到验收文案中。
        4、工程分部分项划分思路
        4.1确定海绵化改造工程下的分部工程划分
        1、对排水净化工作设立部门。根据现在工程任务和内容来看,海绵小区的改造,主要就包括环境绿化和排水管道的更换,对小区内部进行大范围的改造建设,尤其是建造时间过长的小区,更需要对其做出针对的建设。可以利用新技术对污水进行净化,将杂物与水资源进行分离,最终完成回收任务。施工内容主要就是包括将灰色建筑进行绿色改善,安装分离装置,最终符合净化污水的目的,完美的实现了海绵小区建设的目的,另外还可以依照净化类型将工程进行合理细化分类。
        2、确定海绵绿地计划部门。为了更好地分辨两部门,我们将改造海绵城市并加强绿化任务简称为海绵绿地工程,并且各项环节要按照标准和专业度进行分类管理。
        3、对渗透填铺任务和调蓄利用任务分类设立部门。设立分类填铺任务设立,主要工作为透水铺装,其中包括透水性能强的砖块、混凝土、沥青以及粘合胶,还有各类卵石和碎石。安装相关渗透回收装置。设立调蓄利用工作部门,主要的工程目标为,蓄水池、雨水池、雨水循环回收系统等等,来辅助工作的开展,这也是工程的重要系统。两个部门各司其职,按照专业的不同进行不同任务的展开与负责。
        4、各分部研究不同方案。依据海绵城市的设计类型,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提出的各项标准,对项目大小进行细化分类,针对项目的不同,进行相关技术的划分和检验。
        4.2运行管理
        将城市进行海绵化建设,要在一定周期做好维修保护。主要维修内容为雨水花池、植被沟壑以及透水铺装结构。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对相关位置进行维修保护。及时抽查植物生长状况和水力资源,对杂物和废物进行摘除。在一定周期内,对地下排水装置进行更换。尤其是在雨季,做好透明铺装结构的维修工作,确保整体海绵性能达到最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现有海绵城市建设质量验收标准的分析,采用通过分析各种海绵设施的构造设计,按工序分解构造设计,并进行同项合并的原则设立部分分项工程,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分部分项划分标准,通过工程实践,能给住宅小区海绵化改造工程竣工资料整理归档产生有益的借鉴,为即将开展的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竣工资料验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长兴,秦经纬.浅谈既有住宅小区海绵化改造设计的技术运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12):97-99.
        [2]邓飞林.既有住宅小区海绵化改造设计的技术应用[J].现代园艺,2019(09):92-93.
        [3]刘冰玉,陈茂福,孟莹莹.已建小区海绵化改造设计实践与探索——以北京海绵城市某试点小区为例[J].北京水务,2018(06):32-36.
        [4]杨自雄,陈顺霞,熊尚雷,徐成志.某办公小区海绵改造工程设计及效果[J].智能城市,2018,4(14):18-19.
        [5]王士杰,陈媛.既有住宅小区景观海绵化改造技术研究[J].中外建筑,2018(06):235-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