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金课堂之设计与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佳滕,朱昊苏,王冬梅
[导读] 人体解剖学是高校医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也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点课程之一。
        王佳滕,朱昊苏,王冬梅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人体解剖学是高校医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也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点课程之一。在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立德树人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将思政金课堂融入到人体解剖学课程中,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高校医学专业学生良好道德素养与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对此,为了能够在高校人体解剖学课程中更好的贯彻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理念,教师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必须要对课程中的人文教育以及相关医德内涵等重要思政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思政金课堂;有效实践策略;重要意义

        伴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日益改革和完善,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各教育高校全面贯彻教育改革方针,以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根本教学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到整个教育教学中,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路径,也是现代教育对各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1]。因此,在高校人体解剖学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给予高度重视,并且要结合课程特点,将思政教育全方位地渗透到人体解剖学课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对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为我国医学界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1将思政金课程融入到人体解剖学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比于其他医学专业的课程,人体解剖学课程主要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解剖学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医学专业学生在入学后需要学习的第一门专业领域基础课程就是人体解剖学,它是临床医学基础课程,也是医学专业学生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所涉及的专业很广,需要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也很多。其次,人体解剖学生能够与人文教育进行很好的融合,与人文教育存在密切联系。由于人体解剖学具有特殊性,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中都蕴含着大量的人文教育元素,比如尊重生命、团队合作精神、以人为本等,都是在人体解剖学课程额学习中学生能够学习到的重要思想品质和精神,这也真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切入点,人体解剖学课程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除此之外,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医学院校需要将培养具有崇高职业素养以及道德品质,有为我国医学事业献身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在医学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思政教育有效性,实现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2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金课堂的设计与实践策略
2.1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遗体标本是学生进行人体解剖知识学习的重要教学资源,在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为通过遗体标本为学生讲解人体结构知识,并且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到遗体标本捐献者的身体器官能够让一些丧失器官或者是失去人体器官功能的患者从新拥有健康且完整的器官,重新恢复器官功能,让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遗体捐献者捐献的遗体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遗体器官捐献者身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2]。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遗体标本为学生讲解遗体捐献者的故事,让学生深入体会和感悟他们为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健康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生命不仅仅是属于自己,还属于家人、朋友和社会,能够让学生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更加深刻的体会。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引入“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传统的医学道德名言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并且可以将医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2.2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
        医学院校是为我国医疗事业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主要阵地,具备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不仅仅是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要具崇高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要注重对学生良好道德素养以及对学生博大、慈爱的人文情怀的培养。一个优秀的医学专业学生不仅仅是要学会治疗疾病的硬本领,更是要具备能够走进患者内心深处,满足患者实际需求的能力和素养。只有具备良好人文素养的医学工作者才能够在工作中对患者给予安慰和鼓励,走进患者内心,与患者感同身受,并且能够积极开导患者,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3]。因此,在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医患矛盾之间的严重性和医患沟通之间的重要意义。比如在讲授与“女性的子宫动脉与输尿管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入真实的医患纠纷事件,让学生借助真实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充分了解到女性子宫动脉与输尿管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女性结扎手术中,一旦操作失误,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从而导致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素养在临床医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3结束语
        综上可知,作为高校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的融入思政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不仅仅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路径,更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措举。对此,在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目标,以“课程思政”为教学导向,全面了解教材特点和教材内容,对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结合点,积极探索将思政教育与人体解剖学教学进行有机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做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有效统一,实现最终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孟浩杰, 蒋佳怡, 张名仪, et al.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人文教育相融通的课程思政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v.20;No.97(02):86-89.
[2]秦永亭, 张晓蕾, 陈珊珊,等. 课程思政融入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探索[J]. 解剖学研究, 2019.
[3]张玉瑶, 王香琛, 袁瑶薇,等. 《正常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赤子, 2019, 000(005):78.
项目名称: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金课堂之设计与实践研究。编号:Wsk201909。项目级别:校级科学研究项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