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王晓龙 张哲 霍肖梅 焦仕新
[导读]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离不开自动化技术的支持,电力系统自动化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服务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推动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及科技水平获得提升。
        王晓龙  张哲  霍肖梅  焦仕新
        身份证号13112719851025****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身份证号13013219841015****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身份证号13052919890628****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身份证号42102419841010****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离不开自动化技术的支持,电力系统自动化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服务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推动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及科技水平获得提升。本文通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分析,结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及现存问题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设,希望能为电力行业的研究提供一些支持。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现阶段能源资源的紧缺,电力企业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推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能。不断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个环节优化电力系统,保障电力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为社会提供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
        1我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1.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电力系统对企业和家家户户而言都非常重要。而电力系统作为供应电力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需求的主要动力,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不言而喻。不仅是由于供电压力越来越大和供电系统故障频发决定的,也是由我国对电力系统越发严格的要求和迫切需求决定的。因此,为了能够使人们获得稳定的电力输送,需要电力系统不断完善自身并且推动自动化,达到更加高效安全的运作。
        1.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电力系统通过与各种现代化技术融合,能够将其优势充分的利用,从而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例如,通过将电力系统和计算机系统进行融合统一的方式,就能让计算机系统发挥监督和控制电力系统运作的作用,从而减少人工管理的时间和降低对人为操作的依赖性。因此,通过在发电厂、变电站和配电网这三个方面引入计算机系统,就能全面促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实现科学管理和全面监控。
        1.3优势及特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电力行业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技术越来越成熟,电力企业在电力数据的收集处理、管理应用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电力行业实现全面信息化。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电力操作的自动化,通过远程操控便捷高效的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也让电力维护成本和难度降低,管理维修人员通过自动化电气设备上提供的相关数据信息即可核查到相应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维护处理问题。操作自动化相对减少了操作难度,实现短时间内完成精度操作,最大程度的完善了相关控制模块,有效的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2.1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在追求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对供电的服务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用电设备不断增多的同时,让电力系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导致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故障,让日常养护和维修变得格外重要。

因此,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与用户群体有着更加频繁的接触,因此向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
        供电企业必须将以人文本作为首要的工作原则和企业文化,一改传统固定死板的工作模式,积极为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供电服务,以此保持在用户群体心中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度。而人性化的服务不是简单培训人员就能实现的,需要供电企业不断培养维护人员、客服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等的服务意识,将其深深植根于他们心中,实现专业技能和服务态度两手抓,为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除此之外,为了与用户增强联系,供电企业也会积极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例如支付宝和余额宝等。通过入驻的形式不断深化与用户群体的接触,从而能够及时获得反馈和建议,为后续的服务改进提供更多可行的依据。
        2.2可操作性更强
        电力系统原本是一个复杂性极强的系统,要求技术人员掌握非常高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当电力系统变得越发自动化和智能化,对人为操作的依赖性就会大大降低,对技术人员而言无疑是一种工作方式的重大调整。在不久的将来,电力系统的操作流程将大大减少,操作人员只需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就能熟练操作,而涉及到一些专业分析还能依靠人工智能给出意见,因此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将向着精简化的形式发展,基础操作交由系统自动运行,而自己的工作性质将变得更加创造性和灵活性。虽然目前我国还未能实现这一点,在操作方面仍然需要经过岗前培训和上岗实习等环节,并且智能化的程度仍然不高,在半自动化的基础上仍然离不开人工操作。因此,想要实现较强的操作性,仍然需要建立在完善的资源整合基础上,从而才能不断促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2.3电力系统变得越发智能化
        智能化作为一个现代专属名词,是指紧紧依托在网络环境和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人类在各方面的需求为目的应运而生的,并且在各行各业中也将智能化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进行推进。因此,电力系统在不断推动自动化的过程中也必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为传统的电力系统无论是在操作上还是运行中都是经过提前设定好的,因此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工作需求,但是一旦电力系统遭遇突发状况时,就可能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映,甚至因为超出编程领域而出现操作失误的可能。因此,借助智能化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自我调整和必要优化,对故障的容错性也会大大提高,从而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加稳定的电力输送和安全保障。不仅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社会效益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2.4利用互联网打造智慧模型,实现高效合一
        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推出进一步促进了电力自动化的升级和发展的新可能。利用互联网打造智慧化的电力系统模型,通過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的联动,互相融合促进发展。将运输、生产、储藏及市场消费深度结合,改变传统的电力与网络技术的合作模式,引入协同性更强、信息更对称、更包容开放的系统模块,有效的提升电力行业自动化水平和程度,最终实现电力计划、构建、运行以及管理的高效合一。
        2.5同步推进小型化和远程化
        虽然目前为止电力企业已经可以依托计算机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终端控制,但是这种方式对成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电力企业每年需要在这方面投入巨额的资金才能维持这种现状。同时,这种方式不能完全实现灵活操作,受到时间和地域的影响仍然非常大,而这些原因也会变成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大障碍。因此,在远程控制方面仍然需要不断技改,终端控制技术将被远程操控所取代。
        除此之外,传统的电力控制系统仍然是一个大型系统,无论是材料费用还是人工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因此,为了不断优化成本,小型化也必然是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3结束语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电力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电力系统智能化与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会更加智能化,技术不断革新和服务的提升都会促进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水平越高,电力系统的功能越加完善,企业要明确的认识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对电力行业带来的积极作用。要积极的克服面临的问题,不断推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最终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参考文献:
[1]李英杰.关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1):79.
[2]陈华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6):19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