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
湖南省桃源县交通运输局 湖南桃源 4157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度也在不断推进。作为城市的血管,城市道路应当在这一轮城市扩张过程中不断加宽面积和里程数,对自身进行改造,进而形成符合新型城市标准的道路,为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但是,在道路加宽改造工程中,经常会面临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导致道路在改造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病害,严重影响工程进度,进而干扰到周边地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对道路加宽改造工程的推进造成了负面影响,是需要有关各方加以重视的工程问题。本文将根据过去道路加宽改造工程的实践经验,分析介绍造成改造工程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类型,并总结出常用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提升道路加宽改造工程的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道路加宽;改造工程;路基施工;
道路加宽改造工程主要包括:照明系统改造、底部排水管道重建、路基路面改造、路面重新绿化、交通管理设施重新设置、桥涵工程、管线预埋工程等等。本文主要聚焦于路基路面改造项目,研究路基土壤性质、路基土壤含水量等多种因素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的影响程度,为提升路基施工效果提出建议。以下主要围绕着道路加宽改造工程路基施工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道路加宽改造工程路基施工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
(一)路基的地基沉降,“弹簧土”现象十分普遍
所谓“弹簧土”,是指在路基中水分含量过大条件下,在道路加宽改造施工过程中会引发路面出现纵向裂缝的现象。除了路基条件较差容易导致“弹簧土”出现外,施工过程中对碾压层下的软弱层土进行不恰当搅拌也容易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由于土壤中内含的水分含量过大,超过了实现压实所必要的水分含量,进而导致软弱层土壤无法压实,且形成黏性地基。在路面上就呈现为道路上突出一块,在踩上去后会有轻微颤动感,故称之为“弹簧土”。“弹簧土”的最大特点在于无法通过压缩的方式解决,更不能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压实操作,处理难度非常大,严重拖慢了工程进度,对减少工程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不利。同时,如果不进行详细处理,在工期较短的情况下,一些工程队伍可能不会仔细处理路基沉降现象,最终导致在道路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路面出现相当多的“弹簧土”,影响到正常通行。
(二)对于新旧路基的结合处不达标
由于道路加宽必须要在旧道路的边缘进行加宽处理,接合新道路加以拓宽。而新旧路基结合处是决定新旧路面是否能够完整接合的关键点,如果新旧路基结合处没有按照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处理,将严重影响到工程结束后的施工成果,为后续的施工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埋下交通安全隐患。例如,如果新旧路基结合处两端的强度不同,可能使结合处出现大面积缝隙,新旧道路无法吻合。另外,台阶处开挖不合理、工程淤泥清理不完全、路基留存非常多的栓块等等情况,都有可能造成两端无法完全接合,为日后路面出现断裂或者凹槽现象埋下隐患。
(三)旧路加宽路基施工中出现问题
旧路路基加宽工程需要考虑到非常多的技术指标,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需要工程师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在影响路基加宽工程的众多要素中,比较重要的有:土壤含水量、土壤的性质、旧路路基压实的操作方式、使用的路基压实机的种类。这几个方面对能否实现最佳压实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中又以路基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性质影响最大。
路基土壤含水量需要保持在一个最佳的含水量区间内才能保证压实效果最佳,使压实后的路基土壤相互之间紧密贴合,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小,保证压实后的路面能够拥有良好的强度承受交通压力。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把控路基土壤含水量,加强监测,合理调控,将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
除了路基土壤含水量,路基土壤的性质也是一个决定路基压实效果的关键指标。不同的路基土壤性质的最佳土壤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不同,在实际施工时也要有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以,在施工前,工程师有必要对路基土壤进行检测,判定土壤性质,根据实践经验判断最佳土壤含水量区间以及最大干密度,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最恰当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力争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
二、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重视路基原料配比的合理性
道路加宽改造工程的路基压实度直接影响到路面的承压能力、道路稳定程度、道路寿命以及工程最终评定结果。所以,工程承包商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根据道路实际需要使用最合适的路基原料,保证压实效果最佳。挑选路基原料需要在施工前对周边环境进行检测,并实验监测出最合适的原材料配比,设定好最合适的土壤含水量区间和最大干密度。此外,由于不同的路基原料有不同的路基混合料最佳虚铺系数,需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调整施工顺序和施工时间,保证路基原料的效果。例如,在选用水泥稳定砂作为路基原料的主体部分时,由于其本身性质,最好在四个小时内完成上料、摊铺、拌合、整平等一系列的工序,保证最佳的施工效果。因此,在开始上料前,要提前根据设计方案配比好原材料,并在路面上打好方格,这样就可以直接在原料配比好后将材料填充入方格中。而在摊铺工序结束后,工程人员有必要对路基材料进行检测,看是否处于最佳的土壤含水量区间内,决定是否应该进行压实工作。
(二)重视拌料过程和含水量稳定
拌料工序是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在施工前,需要对稳定粒料拌合机进行全面检测,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进而影响施工进度。要重点对稳定粒料拌合机的传送履带进行检查,保证路基材料在输送时能够保持稳定。另外还要对水泥螺旋结构进行详细观察,保证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处理路基材料。在拌料过程中,由于周边环境不同,天气情况,温度高低会影响路基材料的整体状态,所以工程人员要根据不同状况动态地调整材料状态,主要是要调整不同情况下的水分供应量,保证拌料的含水量保持在百分之零点五至百分之一的区间内。在摊铺施工环节,在固定时期内要将路基材料样品定期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判断材料含水量是否合理。
(三)完善排水系统
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应当妥善布置好路面排水系统,保证将水阻拦于路基外部。通过设计纵、横两道盲沟系统,排水系统可以将路基内部的水分集中到两侧储水沟中,并每隔一段距离就在道路便设置一个横向排水出口,排除废水。同时,在一些降雨量大的地区,施工单位需要在扩宽区域上部布置隔水土工布,阻挡雨水渗落,影响路基土壤含水量,最终给路基施工造成负面影响。
结语:
道路加宽改造工程是未来城市道路工程的一大发展趋势,具有非常广阔的商业前景。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出台标准,引导施工单位提升技术,提升工程施工质量,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技术,促进新旧路面的完美贴合,最大程度提高施工成果质量。同时,施工单位要注意加宽工程的路基材料的使用方法,在经过详细检测的基础上设计路基材料,满足不同环境下的道路需求,保证路基强度,延长路面寿命,缩短施工进度,避免道路加宽改造工程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过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韩晶晶.高速公路加宽改造工程造价确定的难点及重点分析[J].居舍,2019,04:186-187.
[2]魏文.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2606:67-68.
[3]张永强.分析高速公路加宽改造工程造价确定的难点及重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9:224-225.
[4]王守红.二级公路加宽工程设计的几点探究[J].低碳世界,2017,17:213-214.
[5]李威.旧路加宽改造技术问题的分析[J].中外建筑,2017,07:2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