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疾病恢复和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   作者:孟静
[导读] 分析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
        孟静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11
        摘要 目的 分析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对疾病恢复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9例接受常规护理,并命名为对照组,其余39例接受心脏康复护理,并命名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心理状况上对比,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较低,而对照组相对较高,对比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疾病恢复情况上看,实验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指标均较优,而对照组较差,对比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脏康复护理;冠心病;恢复情况;心理状态

        虽然目前临床上的诊疗技术趋于成熟,但是冠心病仍处于低治愈的阶段下。作为中老年群体常见的心血管慢性疾病,其会逐渐的降低患者的心功能,并使患者出现呼吸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冠心病介入术是近几年推行的冠心病治疗方式[1],通常适用于药物治疗和运动治疗无效后的冠心病群体,其主要是以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态、挽救心肌细胞和恢复冠状动脉血供为目的,以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而为了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推行、保证预期的效果,则需要以良好的护理干预来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基于此,本文以探究心脏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如下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78例,均为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本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9例,平均年龄为(66.83±3.11)岁,其中年龄最小58岁,年龄最大78岁,本组患者将接受常规护理。
        实验组:本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平均年龄为(66.67±3.03)岁,其中年龄最小60岁,年龄最大79岁,本组患者将接受心脏康复护理。
        以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临床需求对其进行护理干预。
        实验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心脏康复护理:(1)运动康复护理:康复期1-5周者,适当的进行关节的主动、被动训练,运动过程中保证动作的轻柔,并保证呼吸的均匀,如果出现疲惫感、吃力感,需要理解休息,待体力有所环节后,再行坐起等训练,增加上肢的活动力度,如果活动后无不适感,则可以逐渐过渡到下床扶床慢走等训练,待患者能够完全站立后,需要指导患者以小幅度步行为始,循序渐进的过度到大幅度行走[2],并且从缓慢至快进行过渡;康复期6-10周者,可以结合病情的改善情况制定运动量,并自行到走廊散步,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使患者能够控制运动量和时长;康复期10周以上者,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肌力训练,例如:上下楼梯、慢跑、快走等,促进血液的流通以及肌力的恢复,并在运动结束后,及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测评,并叮嘱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一旦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处理(2)饮食康复护理:叮嘱患者严格控制脂肪、盐量以及糖分的摄入[3],保证营养均衡摄入,禁止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并将良好饮食对病情改善的必要性进行讲解,提升患者的配合度(3)健康宣教:治疗期间需要向患者讲解治疗流程、需要配合的工作,并在所有操作前,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并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例如:饮酒、抽烟等,并叮嘱患者保证按时的休息,增加患者的风险以及保健意识,使患者安慰的度过康复期。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观察指标包括: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以及疾病恢复情况。其中心理状态将通过焦虑、抑郁进行表述,分别接受SAS、SDS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分值均为100分,得分越低越好;疾病恢复情况则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指标。
2结果
2.1 心理状况
如下表一,从心理状况上对比,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较低,而对照组相对较高,对比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疾病恢复情况
从疾病恢复情况上看,实验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指标均较优,而对照组较差,对比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二。

3讨论
        冠心病治疗后,康复时期是改善心功能的重要时期,而常护理无法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也无法保证患者得到专业的指导,使得预期效果没有保障,而心脏康复护理主要是结合患者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选取适宜的运动、饮食康复方案来给予患者更加科学的指导,并以健康指导来提升患者的认知,使患者明确积极配合康复护理的必要性,逐渐的提升心肺功能,提升患者的体质[4]。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可以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提升心肺功能,使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的状态,具备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FENG Qin, ZHENG Gui-xiang, WANG Di. 互联网+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效果的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 2019, 014(006):7-9.
[2]杨兵, 刘慧洁, 韦贝贝. 心脏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应用价值分析[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9, 27(03):144-145.
[3]薛玉文,  王晓晶,  高淑艳,等. 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对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0(023):187.
[4]屈燕,  张兴轩.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J]. 东方药膳, 2019, 000(007):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