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苗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 河南省邓州 474150
【摘要】:目的: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60例因COPD合并呼吸衰竭就诊于本院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根据随机形式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30例。对比组在本次调查中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为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为对症护理。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与研究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结论: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影响治疗的因素比较多,例如心理、不适应环境等,根据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此方案值得临床普及以及应用。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COPD;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多发而常见的一种,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根据笔者收集与统计资料证实,近些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进展性疾病,随着疾病不断进展,病人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与合并症,其中以合并呼吸衰竭为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在临床治疗中以无创呼吸机为主,但这种治疗方式以及疾病均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为此要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2-3]。为了提升护理效果,我科室采用了2种护理模式,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0例因COPD合并呼吸衰竭就诊于本院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根据随机形式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30例。对比组:病人性别为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6例与14例,年龄在35岁至6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0.09岁。研究组:病人性别为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5例与15例,年龄在36岁至67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0.11岁。对比组与研究组病人一般资料经对比结果证实并无差异,P值>0.05。
1.2方法
对比组本次调查中均采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平喘、抗凝以及祛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对比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了无创呼吸机治疗,我科室选用了瑞思迈型号的呼吸机,选择SIT模式,根据实际调整呼吸机,将其调整为每分钟16次,调整IPAP,调整至22cmH20,每间隔5分钟增加1次,每次吸气时间为1.2s,将氧浓度控制在43%左右,将潮气量调整至5-10mL/kg,将氧饱和度控制在90%左右。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对比组选用了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选择了针对性护理模式。
1.3观察指标
分析护理结果。护理满意得分结果:采用评分方式进行,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总得分值越高证明护理满意度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png)
2结果
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为76.09±0.31分;研究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为91.09±1.11分,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与研究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
3讨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疾病,在临床治疗中以无创呼吸机治疗为主,但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应实施护理并分析影响因素[4],如下:(1)影响因素为负性心理并实施心理干预:在日常治疗中大多数病人都存在负性心理情绪,严重者还出现了焦虑、抑郁的反应,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为了改善此情况我科室辅以了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心理干预是根据病人心理情绪反应在实施对症护理干预,在平日中主动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心理情绪反应,在制定护理方案,帮助病人缓解负性心理情绪,树立治疗的自信心。(2)影响因素为不适应就医环境,实施营造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病人在就诊后对于医院环境十分陌生,对于医院各个科室、设施并不了解,十分不适应就医环境,部分病人甚至因此发生了焦虑、抑郁的反应,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为此我科室选择了营造舒适、温馨就医环境的护理方案,可以在病房内摆放绿植,同时播放轻柔、温馨的音乐、摆放病人喜欢的书籍,提高病人就医的舒适度。(3)无创呼吸机护理:大多数病人在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后会出现不适应的症状,同时会降低病人的行为能力,因此多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拒绝配合治疗的情况,为了提升治疗依从性,我科室选择无创呼吸机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日常护理中与病人主动沟通,询问病人在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的感受,评估病人意识状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面罩,如果病人存在急性情况,要选择减少与改善呼吸困难症状的面罩,如果存在慢性情况,要选择耐受无创性通气,可改善病人临床症状,缓解气体交换,提高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影响治疗的因素比较多,例如心理、不适应环境等,根据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此方案值得临床普及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钟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ICU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10):135-137. DOI:10.19793/j.cnki.1006-6411.2020.30.057.
[2]秦丽.综合护理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1):161,16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0.21.098.
[3]邱莉琼.综合护理联合无创呼吸机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19):170-171. 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20.19.073.
[4]韩恒洁,蔺栋梁.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影响[J].智慧健康,2020,6(21):48-49. 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20.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