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及控制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黄志榕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作为很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具有很多结构成分。
        身份证号码:44528119930216XXXX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作为很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具有很多结构成分。一旦其中的某种原材料成分出现性能或质量缺陷,则均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等,而缩短工程寿命,甚至影响建筑施工的顺利推进。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应注意检测好混凝土当中的各种原材料,并积极采取科学的措施,来予以有效控制。为此,本文从建筑工程出发,分析了检测混凝土原材料的意义,并针对原材料带来的影响,探讨了有关的要点控制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检测及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工程建设
        在工程建设当中,以建筑混凝土的用量最大。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通常都需要约使用90亿吨混凝土。所以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乎着钢筋混凝土体系结构的实际质量,而混凝土原材料的整体质量和选配情况又直接决定了混凝土质量。加之混凝土丰富多样,所以唯有检测并控制原材料质量与要求相符,方才可投入施工当中。
        一、检测混凝土原材料的意义
        在现代化的建筑当中,最常用到混凝土,而且其中原材料性能试验及有关检测工作不可或缺。按建筑施工的不同需要,混凝土原材料组成种类、原材料要求等也会不一样,所以原材料检测意义深远。据工程实例显示,混凝土原材料一旦质量差、配比不得当,均会降低建筑质量。譬如,根据粒径,可将骨料划分成粗、细两种骨料。倘若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细骨料,但却用了粗骨料,则常常引起混凝土开裂等。此外,在混凝土中一般加入一定的添加剂,而且在用量上也很严格。若没有检测添加剂的种类及用量标准,则常常会降低混凝土质量及其实际使用性能。所以,在建筑单位中,应严谨、负责地检测混凝土原材料,以控制混凝土切实合格。
        二、混凝土中常见原材料和其影响建筑质量的分析
        在混凝土中,主要含有一般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并且各个工程的比例也会不一样。因为混凝土当中水泥、水、粗细骨料等非常普通,所以从水泥出现以来,建筑混凝土便以低廉、广泛适用等变成很关键的一种建筑材料,并逐年增大用量。
        在配置混凝土中,主要就是原材料配比及所用砂石骨的量影响着质量,且配料带来的影响最为关键。在换算理论配比(实验室配合比)至施工配合比中一旦出错,就定会改变水灰比、砂石比、浆骨比等。一旦水灰比变大,就定会降低混凝土的实际粘聚性、保水性。在水泥硬化后,留下的多余水分便会在混凝土内残留,并引起许多水泡,而降低混凝土密实性,引起建筑结构出现松散问题,有时还会在表面上形成蜂窝。
        如果含砂率变低,就会迫使砂浆量不够。这样既会降低混凝土流动度,又会减弱混凝土保水性及粘聚性,甚至引起混凝土严重离析骨料或溃散。在混凝土中,浆骨比直接决定着水泥含量。一旦控制不到位,就定会直接恶化混凝土内部的流动度及水灰比。所以为了控制好混凝土质量,就应在施工环节,经常性测试其中的砂石含水率,并称重预计原材料等。一般而言,宜限制水泥与混合材料之间的比例偏差位于±2%之间,控制砂石、水与外加剂的比例偏差分别位于±3%、±2%之间。
        三、混凝土中检测原材料时的常见控制要点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混凝土原材料日常的检测及有关控制要点,从具体工程出发展开分析。在某建筑工程中,需要通过搅拌用水来促进水泥凝结及硬化,且PH在5以上,使用P.O42.5级的水泥,控制煤粉灰II级F类,骨要求料碎石为5~20mm、20~40mm级别的碎石,使用河沙沙石,选用高效SP1液体减水剂、液体PT-Cl引气剂。在混凝土加工中,常用的水不可以存在影响凝结的不良杂质,严禁用海水来拌制。
        在工程施工中,按产家、品种、批号等来检查水泥。

出厂合格证应向用户单位或供应部门提供,需要水泥厂在发出水泥7天内,做完成强度以外的一切检测工作。在检测水泥强度中得到的值,应在发出水泥后的32天一起补报。在检验报告中,应含有水泥不溶物量、三氧化硫量、细度、凝结时间、碱含量等信息。在配合设计中,应提供水泥试件的有关检验报告,并获得有关人员签字。在建筑工程中,水泥与混凝土的强度需要正相关,本项目用到的水泥,配合的混凝土应约具备36.1MPa的强度。在检测水泥中,要控制好和易性、收缩性、强度等。在具体的检验中,得出水泥具有6.2MPa的抗折强度、371m2/Kg的细度。其中三氧化硫、碱的含量依次是0.63%、3.6%,且有147h:min的凝结时间等,这些均与需要相符。
        一般而言,混凝土的砂需要选用粗砂或中砂。在检验砂中,应控制有害杂质的含量。在砂中主要存在淤泥、云母、硫化物、有机质、黑云母等有害杂质。以上均会大幅降低混凝土质量,具体的砂有害物质要求含量:C30或以上的混凝土,尘屑、黏土及淤泥总含量,根据重量计为3%或以下;C30以下的混凝土,尘屑、黏土及淤泥总含量,根据重量计为5%或以下,根据重量计云母含量为2%或以下,硫酸盐、硫化物的总含量为1%或以下。通过比色法试验,得到的有机质颜色不可以过深,氯离子含量(也即氯化钠),根据重量计为干砂的0.1%或以下。
        在选用的石子中,主要涉及卵石、碎石。其中卵石往往具有光滑的天然表面,所以在混凝土中严禁采用,不适宜的石子级或过大直径等,均会降低混凝土质量。据结构断面、钢筋间距的要求,石子应为40mm或以下,通常人工碎石的粒径应在50mm以下。在混凝土中,一般会使用粉煤灰、硅粉、矿粉等掺和料。其中粉煤灰最为常用,通过掺粉煤灰,一般为了改善结构耐久性。根据和易性,可将煤粉灰划分成三个等级。通常粉煤灰细度越大,则用水量也便越大。在检测粉煤灰中,应注意检测整体的细度、需水量、含水量等。在该工程中,使用的粉煤灰是II级F类。据一番检验知,细度、碱含量依次是23.5%、0.78%,与需要相符。
        伴随先进科技的飞快进步,涌现出更多的混凝土外加剂。当前外加剂现已变成混凝土中一种必备原料,而且水泥凝结时间、需水量及混凝土性能等,均会随外加剂的加入而改变。就减水率差的常见外加剂,为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则应灵活变化用水量等。在检测外加剂中,可据净浆流动度,判断外加剂减水率。但以上检验方法的误差很大,伴随陈化时间的延长,所添外加剂具有的净浆流动也会逐渐减小损失,所以在检验外加剂中要用新鲜水泥。
        在检验减水剂、引气剂中,应检验试剂减水率、含气量、抗压强度等指标。此外还应检验有关的碱含量密度。在该工程中还应注重减水剂的品种及具体掺加量。据经验知减水率、凝结时间宜是16.8%、在55~60min,才能达到要求。在检验混凝土中,还应注意河沙等级,并在搅拌中控制好计量偏差额。
        四、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中,检测、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工作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应引起检测及控制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具体检测混凝土原材料中,应注意从检测结果出发,严格控制好要点内容,并做好监督与管理,充分确保工程质量,从而加快建筑业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刘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0.
        [2]李晓钰.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测[J].智能城市,2019,5(17):123 -124.
        [3]高菲菲.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材料设计与养护工艺研究[D].厦门大学,2019.
        [4]崔雪.工程项目施工原材料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 2018.
        [5]李荷英.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与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 2016(34):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