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阳
(广东顺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00)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海绵城市的建设主旨为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作用下,优化以往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合理应用城市水资源,有利于解决市政道路设计存在的弊病,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得到充分贯彻落实,维护市政道路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工作中,应给予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充分重视,使市政道路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相互融合,最终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好市政道路要点设计工作。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市政道路;设计要点
城市发展应立足于实际生活,使城市建设理念回归自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要求。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中,应以回归自然为主,对市政道路设计加以优化,处理好市政道路与排水、储水之间的关系,做好双向调节工作。在海绵城市水资源调节与优化过程中,应以市政道路设计为基础实现双向调节,借助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做好雨水吸收、存储与渗透等多项设计工作,在城市旱季在道路中雨水加以释放,环节干旱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在城市雨季中,借助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以市政道路为基本单位吸纳更多雨水,做好雨水储备工作,在海绵理论辅助下,提升市政道路雨水“吞吐”能力,维护现代社会稳步发展。
1.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基本理念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以海绵为基本原料,将海绵与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相结合,在海绵建设理论支持下,维护城市供水与排水工作有序开展[1]。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借助海绵材料,做好雨水吸纳设计工作。相对于传统市政道路施工材料,海绵材料整体吸附性更强,能够避免大规模区域降雨所带来的排水不畅问题,降低城市雨水、洪灾出现概率,及时分流雨水,做好雨水处理工作,解决城市排水与供水困难,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城市发展中市政道路重要性
对市政道路设计工作进行探究,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工作,不仅关乎社会生产、群众生活,更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市政道路为城市交通重要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将土地改良为平整道路,推动经济发展、产业进步。但是,在强降雨时节,大量的水泥路面,如存在排水不畅问题,极易导致雨水聚集。出现此类问题,不仅影响城市稳定运转,甚至会出现洪涝灾害,危及群众生命安全。近些年城市发展过程中洪涝问题较为严峻,逐渐演变为城市治理重难点。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应主动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优化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借助市政道路设计工作,解决城市内部积水问题[2]。不断优化市政道路设计要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降低城市内涝可能性,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同步城市建设与开发。
3.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作用下市政道路设计的相关要点
3.1优化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要点
在市政道路的设计工作之中,应充分结合海绵城市的基本建设理念,在海绵城市理念帮助下,结合市政道路需求,做好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工作,提升市政道路质量,维护城市整体运营稳定性。
如果在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并未充分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论,那么借助海绵城市理论优化市政道路的设计工作,势必会逐渐流于形式,阻碍市政道路设计工作开展。因此,在市政道路实际设计工作中,应充分融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发挥市政道路功能与作用。这也意味着,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应合理设置道路周边绿化带,在绿化带下面置放海绵块,在海绵块辅助下吸收大量降水。在保护周边绿化带同时,合理设计市政道路横断面[3],以此为基础构建城市新景观。
3.2选择适合的市政道路材料
在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应重点关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结合市政道路设计要点,选择适合的道路材料。首先,应做好材料选择工作,在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选择渗水性较强原材料。其次,可借助对比方式,对比所选择材料渗水性能,选择渗透能力强的“海绵”材料。最后,为实现市政道路防滑、降噪等多项功能,满足城市基本交通运输需求,降低地表水聚集,在维护城市发展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可采用沥青与半沥青路面,在市政道路中构建防水层,确保地面水迅速下渗,最终从防水层迅速排除,提升市政道路质量。
3.3市政道路边坡支护设计要点
受到海绵城市特殊性影响,在城市道路设计工作中,应合理应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做好市政道路的边坡设计工作,发挥市政道路作用,做好洪涝灾害防治工作。首先,以植物为主,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应用。原料吸收、存储雨水[4]。。其次,应构建植物防护墙,合理设计挡土墙,做好市政道路边坡支护与设计工作,解决市政道路渗水问题。最后,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中,充分重视坡支护工作,优化以往市政道路设计存在问题,借助市政道路做好海绵城市防护工作。
3.4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要点
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帮助下,应给予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工作重点关注,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做好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工作。首先,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工作中,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特征,选择适合排水方式,以下沉式排水方式为基础,在下沉式排水环节设计中,借助海绵材料,做好雨水引入工作,并通过绿地高层,合理设计排水环节,将雨水口与绿地进行斜接,使降雨流入草坪中。其次,在排水设计中,应重点关注路缘石与地面高度,确保其一致性,做好雨水疏散工作。最后,借助蓄水池将雨水引入管网中,增加土壤含水量避免大量雨水汇集在市政道路中,致使市政道路受到侵蚀,在市政道路设计环节中做好上述工作,在海绵城市理念辅助下,优化市政道路设计要点,提升市政道路质量,最终推动城市稳定运营。
结束语: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季节影响,极易出现降雨增大,降水量增大等多种问题,受到这些因素阻碍,城市内部给排水系统所承担压力日益增大。严重时,强降雨天气甚至会引发洪涝灾害,威胁群众正常生活与社会生产,因此,在当前城市建设工作中,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在该理论引导下,优化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以此为基础发挥市政道路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降低雨水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改善城市居民出行环境,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发挥海绵城市作用,做好市政道路设计工作,进而提升市政道路质量,避免雨水聚集对城市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浩桦.“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研究[J].绿色科技,2020(15):39-40.
[2]王伟,刘珊.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规划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5):217-218.
[3]陈志艳.山地城镇市政道路、桥梁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融入[J].中华建设,2020(07):130-131+135.
[4]方鑫.基于景德镇市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