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如何开展人际关系教育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陈学会
[导读] 教师职业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教师劳动的集体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合作精神, 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 共同生活和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 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班主任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榜样力量。因此, 必须正确处理好如下几个人际关系。

陈学会    云南省保山市实验中学
【摘要】教师职业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教师劳动的集体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合作精神, 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 共同生活和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 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班主任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榜样力量。因此, 必须正确处理好如下几个人际关系。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人际关系;处理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03-01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作用和影响。成人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范围中会身心愉悦,工作起来更顺畅。班级中的学生亦如此,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调整和处理好班级人际关系,就是要求班主任调节好这几个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协调好各方面的情感联系,建立起人与人之单间的友好关系,那么高中班主任如何在平常的德育教学工作中开展人际关系教育呢?
        一、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交往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不应该是偶然的,不是当学生出了问题,感到教育无力时才与家长联系,更不应该是为了泄气、解恨,如果这样只能形成“告状”式的交往。与学生家长交往的目的是取得教育学生的合力。与家长交往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1.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交往
        班主任要配合学校经常向家长介绍我国的教育法规,宣传我国的教育政策,使家长了解教育方针,明确教育目的并能树立正确的家教思想,掌握正确的、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正确进行家庭教育。每学期定期召开一次或两次家长会,向家长通报整个班级的阶段情况,针对较普遍的问题对全体家长提出共同的要求。开家长会,班主任要精心准备,决不能信口开河,必须突出重点,开家长会时要避免当众宣读每个学生的成绩或张贴成绩表,这会使成绩差的学生家长感到难堪。哪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这是正常心理,如果班主任不分场合,出言不逊或方法不当就会损伤学生家长的自尊心,从而失去对学生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2.利用家访与家长交往
        过去做班主任工作时,多是把家长“请进来”。实践证明:把家长“请进来”,不如班主任“走出去”进行家访的效果好。家访是其他形式不可代替的一种最佳方式,是和家长直接商量如何使学生进步的有益环节。家访可以让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而家访制度化、经常化,完全可以消除学生的突然感和抵触心理,学生会自觉的欢迎老师家访,因为学生知道老师家访不是“告状”而是与家长共同商讨让学生进步的方法。即使是学生犯了错误,需要和家长沟通,也应先做学生的工作,让学生本人主动和家长讲,然后班主任再和家长沟通。


在家访中,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个别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具体原因,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对他们实施教育就有的放矢了。总之,班主任与各种学生打交道,离不开同家长交往,但是无论学生家长之间存在多大的差异,在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这也是班主任能够与家长交往的基础。
        二、调整好学生个体之间的人际关系
        学生个体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关系:友好关系、对立关系和孤立关系。友好关系是学生个体之间最普遍的关系,处于这种关系下的同学之间以诚相待,彼此间友好团结、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可以说,在校的小学生许多同学都能较友好的与他人相处。但有时学生之间也会出现对立关系,即学生个体之间互相排斥或单方面排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常常是学生之间相互误解、猜忌或他人挑动产生的利害冲突。如有些学生私心较重,好占别人的便宜,侵害他人利益。也有个别学生逞强好斗,欺负人,这些都会引起当事者及周围学生的不满,造成关系对立,阻碍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友好和谐发展,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形成和巩固。调整,加强对不良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其要妥善解决因误解或别人挑动而引起的学生之间的矛盾,以逐步改和处理这种人际关系时,班主任要从培养学生的品德入手,帮助学生克服不良行为善同学之间的关系。孤立关系在小学生中不太多见,其特点是人数少,如果有此现象而班主任却处理不当将对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及其班级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十分不利。对此,班主任决不可掉以轻心。孤立的学生往往在心理上与其他人有障碍,性格孤僻。班主任在解决时要让孤立者多与其他同学交往,班主任对他们更要多给予关心和帮助,给予他人更多的热情,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班主任不仅自己做到理解这些孤立者,也让其他学生多理解他们,使理解成为架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思想感情的桥梁,使其从心底感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诚意,尽快使其消除自卑和逆反心理,回到集体中来。
        三、正确处理好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
        一个优秀班级的形成,需要各个科任教师的全力支持和帮助。所以,首先要抱着谦虚的态度,甘作小学生,虚心向其他科任教师学习,学习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堂管理技巧,为创建有特色的班级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合作协调这一特点,在学校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同科任教师处于平等地位,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功能,使每个科任教师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平时,经常拜访科任教师。通过科任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纪律情况,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另外,也要协助科任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经常提醒学生要尊敬科任教师,听从科任教师的指挥,科任教师授课时,要认真听课,做好课堂笔记。科任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按时按量完成。还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征求学生的意见,及时向科任教师反馈,使科任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心中有数。
        结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也应该是人际交往的艺术家,这是教师智慧、品德的体现,班主任注意掌握一些交往的知识,对工作会有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王慧.高中班主任管理技巧与方法探讨[J].高考,2020(28):97-98.
[2]罗逸健.高中班主任角色定位的新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4):121-122.
[3]苏振发.薄弱高中班主任工作初探[J].家长,2020(20):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