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正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800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建筑业的高速运转,当前,建筑工程为了保障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基坑的建设,不同的建筑工程需要进行不同大小和深度的基坑测量挖掘,并进行基坑的支护桩设计,保障工程基础的稳定性。对于大型的建筑工程而言,需要进行深基坑的挖掘和支护结构的全面设计,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做具体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
引言
深基坑支护技术作为基础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但其在应用过程中极易受到环境、地质、施工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深基坑指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点
众所周知,深基坑支护质量不仅关系到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对建筑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有重要意义,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因为基坑深度较深,施工范围较大,且施工常采用大型施工机械辅助施工,因此,施工难度和施工管理难度相对比较大,尤其是地下深埋管线以及地下水等问题,都会增加基坑支护的难度。
2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
2.1做好专家可行性论证分析
深基坑建设需要在前期进行全面的可行性论证分析,针对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进行专家论证,科学合理地分析深基坑建设的可行性,避免在施工阶段出现问题,影响工程质量,造成相关企业的巨大损失。专家论证探讨分析需要由工程的承包商、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共同参与,从工程项目全过程和全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2.2加强深基坑支护的全面监测
加强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全面监督管理,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化的监管,并对各项工序进行检查,借助现代化信息数据监测设备进行数据合理性分析,从而保障深基坑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实时监测的方式,避免在进行支护施工建设中产生支护体偏移,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和牢固性。
2.3连续墙支护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在完成基坑开挖操作的时候,应该应用先进的支护措施,以此作为依据来展开基坑加固工作,例如,可以尝试应用连续墙支护技术。对于此项技术来说,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主要是应用挖槽机械来沿着地基的边缘来进行深槽开挖操作,当开挖完成之后将放入钢筋笼,然后对其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通过这种方式使地下墙壁的厚度得到有效保证,从而保证了住宅房屋建筑结构的综合稳定性。
2.4遵循设计原则
深基坑支护设计,不仅关系基坑开挖、周边环境的安全,而且还直接影响土方开挖、地下结构的成本,其支护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土钉墙、排桩、地下连续墙与锚杆组合等,因此,在深基坑支护设计时必须综合考量多方面影响支护稳定性、可行性、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并遵循如下设计原则:(1)深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深基坑重要性系数为1.0,地面超载值为20kPa。(2)深基坑支护结构平面布置应结合建筑地下室边墙的外界尺寸,并根据相关规范运行的结构受力、变形情况以及施工误差等予以合理放线施工,同时,还要能够满足建筑地下室对于净空的要求。
(3)深基坑支护计算采用同济启明星基坑计算分析软件,施工阶段控制支护结构的最大变形量中,侧向位移不得超过允许的变形值40mm,地表沉降不得超过允许沉降量30mm,周边邻近管线沉陷量控制不得超过10mm。
2.5框架自排水串式扩体锚杆深基坑支护效果仿真
当前,基坑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且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制约和环保施工理念的深入,传统锚固支护结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深基坑开挖支护、环保、施工等方面的要求,如注浆锚杆存在注浆体强度增长慢、杆体埋设较长影响临边工程地下空间施工等问题;自钻式锚杆存在锚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等,对此产生了大量深基坑开挖支护的课题,且各种支护结构类型层出不穷,而扩体锚固技术凭借较高承载力的特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目前,扩体锚固技术根据扩体膨胀形式的不同主要分为:扩体注浆型、充气膨胀型、预拉(压)膨胀型等。实践表明:扩体注浆型锚杆存在成孔难、扩体段与锚杆杆体整体性差、注浆体硬化强度增长周期长而影响施工进程等问题;充气膨胀型锚杆尚处于研发阶段,气囊强度、气密性、工程适用性等诸多问题尚不确定;预拉(压)膨胀性锚杆施工简便,扩体张开机理较易实现,但扩体结构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制作工艺较繁琐,很难在工程中大规模应用。深基坑开挖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的降水设计是提高基坑稳定性的重要措施,目前深基坑降水广泛采用井点法和坡面插管法,井点法排水效果明显,但施工工艺繁琐,且需要真空抽水;坡面插管法应用范围较窄,且对于深层土体的排水效果不明显。框架自排水串式扩体锚杆支护结构是一种将排水措施和扩体锚固技术相结合,实现深基坑双重支护的新型支护形式,从排水角度讲,锚杆杆体为坡体提供理想的排水通道,能够有效加快软土边坡的固结速率;从结构形式来讲,扩体段吸水膨胀形成扩大头,联合框架挡墙共同将潜在滑移土体锚固于稳定土层中。
2.6三轴水泥搅拌桩在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应用
首先是测量放线。在测量放线阶段中,要充分参考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基准点,结合设计图纸的内容完成放样定位、高程引测,并落实临时或永久标志的设置。在完成测量放线工作后,展开复核并向监理单位申请验收,在审查合格后方可展开后续施工。其次是沟槽开挖。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时,容易涌出大量的泥浆。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施工现场的整洁程度以及桩机的安全移动,就必须使用挖机提前在三轴水泥搅拌桩桩位区域展开沟槽的开挖。最后是钻孔与移机。控制设备沿着基坑维护轴线移动,参考施工图纸中的内容展开钻探操作。当进行深度为18m的钻探时,使用挤压式连接方法更为合适,其实际施工速度更快;当进行深度超过18m的钻探时,使用跳槽式连接方法更为合适,可以达到降低桩架侧向力偏移发生概率的效果。同时,在钻孔与移机过程中,要着重方式施工冷缝的形成。若是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冷缝,则要引入补桩工艺,以此维护三轴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
结语
总之,通过对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予以科学比选、设计,既可确保建筑基础开挖与结构施工的安全,又可有效确保项目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而对于深基坑的支护设计应从抗倾覆稳定性与桩基嵌入岩深等多方面予以全面考虑,并以保障质量与安全为根本前提,对支护方案予以合理选取,进而确保支护结构安稳无隐患。本项目通过对基坑所在区域的地质水文情况予以全面分析,从适用性与经济性等多方面对灌注桩支护与土钉墙支护两类基坑支护方案以及诸类常用降水方案做比选分析,最终选定采取灌注桩悬臂支护结合桩间插缝高压旋喷桩帷幕止水方案予以实践应用。经专业软件分析与施工实践验证,该方案很好地达成了既定基坑支护、止水目标,确保了基坑结构安稳,保障了项目施工及周边环境安全,对类似项目具备一定借鉴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凌峰,刘焕存,魏海涛.紧邻建筑物某深基坑支护设计与评价[J].岩土工程技术,2019(3):154~157+172.
[2]张吾渝,李积珍,马艳霞.高层建筑土钉墙和排桩基坑支护的设计和工程应用[J].青海大学学报,2011(3):1~5+9.
[3]隋倩倩,王彬,孙晶,方高峰.建筑深基坑支护优化设计研究及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