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2090219880919XXXX 22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加快建筑行业企业也像雨后春笋一样,逐渐增多,因此建筑工程企业的竞争力也变得大了起来。要想在当今的发展中取得有利地位,就需要从自身进行提高,注意施工质量,为自己的企业带来竞争力。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现场的优化管理,因此文章就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优化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土建施;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1现场施工管理的原则
1.1经济高效的原则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的管理,应该充分遵循经济高效的原则。在施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应该确保施工技术真正收到成效,不至于产生较大的资源浪费。
1.2质量为上的原则
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施工技术科学运用与否,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现场施工管理的成效高低,同样关系着施工质量。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使用施工技术,还是开展现场管理,都需要充分遵循质量为上的原则,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不断推动施工技术的更新换代,全方位优化现场管理成效,更好地服务于质量管理工作。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工地开工之前都有一系列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但施工方案的可执行性较差,大多都是从网上拷贝,缺乏相应的现场对照性,业主监理及督察单位对于方案的审查也是流于表面,方案编制人员也缺乏相应的经验,导致所写出来的方案不切合于实际。其次,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人才,虽然每个公司项目都设置有安全监督部门,但安全监督部门都几乎是才毕业的大学生,对于施工现场都缺乏相应的了解,无法有效的管控现场安全。另外,现场安全员对于项目的管理意识及责任不高,即使发现了施工现场不规范行为,也是不闻不问。现场施工作业人员,也缺少了对安全的足够认识,缺少施工的纪律性,容易给别人安全带来威胁。
2.2现场质量管理方面
现场的质量管理的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关系到施工产品是否合格,是运营期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是现场实际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质量监督工作,某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不合格产品或者减少相应材料的投入,通过偷工减料来节省资金。在另外一方面,由于工期的限制,业主也放任施工企业,在上一步工序未验收或者未达标,就急着进行下一步工作的施工,由于缺乏相应的质量监督,极易发生相应的质量安全。
2.3技术管理问题
虽然建筑工程建设规模较大,但是其精细度方面却有一定的要求。在建设工程项目时,所有误差都需要在要求范围内,并规范应用所有施工技术,这样才可以达到现阶段的建筑要求。在我国社会持续发展的现况下,建筑行业随之发展,各种前沿技术层出不穷,促使建筑行业不断朝着愈发复杂的趋势所发展,然而这一现况同样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挑战。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技术管理依旧存有一定的问题,在相关工作者在进行工作以前,并未和技术人员做好技术交接工作,促使部分施工者完全不能灵活掌握各项施工技术,促使无序施工的问题十分常见。与此同时,现今一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均未配备足够的技术管理者,抑或是技术管理者身兼多职的现象十分常见,繁杂的工作促使许多技术管理者的精力受到许多制约,从而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质量与效果产生影响,甚至导致安全事故。
3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3.1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的第一步工作是要有专业的人才,人才的匮乏的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引进相应的人才,施工企业首先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通过提高相应的待遇,引进相应人才,通过优化工作环境,留下人才。对于引进的人才要提供相应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对于才毕业的大学生,加快其融入到现场管理的步伐。对于相应的施工人员要做到培训上岗、持证上岗,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技能,另外要通过现场的考核机制,如安全绩效考核,提高施工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的意识。
制度是安全的必要保障,要通过优化制度,约束住相应的施工人员及其现场管理人员。制度的制定要符合现场施工现状,对于高危作业工作,要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通过提前预估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来警惕提醒施工人员。提高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观察意识,如若发现现场施工人员有不适,要及时去劝阻,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合格材料不用,对于安全风险缺乏相应管控措施的工作不干。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安全是第一要义,每个施工人员的技艺水平、安全操作意识都是企业的巨大财富。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可能处处发生,只有做到提前预备,防范危险,才能避免危险。另外对于施工现场要必备相应的救援物资设备,事故发生之后,第一时间人员可以逃离现场,第一时间需要救援的人员能得到抢救。
3.2加强现场质量管理
首先,相应的施工企业要树立质量意识,通过树立项目的责任心来提高自我质量意识。企业应该通过相应的约束行为来约束自我,如监理、业主、设计及其施工单位要签订四方协议,做好监督工作,对于施工图纸要做好相应的审查工作,确定图纸无误,对于施工方案要严格审查,对于有误或者含糊的施工方案,一律不予批准,一旦施工方案及图纸发生改动之后,要立即报告有关部门,重新审批方案,核定检查无误之后才可以运用,各方要相互配合,保证现场施工质量。对于施工材料方面,要做好相应的使用及购买记录,从源头上控制产品,对于与设计出入差距较大的材料一定要从源头上来解决问题,通过查阅相应的记录来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任何材料进场都要有产品质量合格书,缺少质量合格书的材料禁止使用在在施工现场。同时对于材料要做到定期检查工作,如果材料因为环境因素导致其使用性能与设计不符,一定要退场。另外,还需要做好材料的维护保养工作,防止由于材料损耗而带来的不必要损失。通过建立材料管理机制,对材料现场存放做到规范合规,通过信息化的记录,来保证现场生产工作,为项目工程的建设提供好后勤保障。
3.3优化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的欠缺极易对建筑施工管理成效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展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实质效用,加强对管理者的约束,建设企业需要着重针对现阶段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予以优化。相关管理者在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时,必须严格根据机制内的各项细则展开,并确保所有技术都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全面实施。在各项施工项目前,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将全部施工者召集到会议室,做好技术交接工作,同时还应该确保所有施工者都能灵活掌握所有施工技术。在施工时,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者必须在一侧展开严格的监管,同时对施工者的操作行为予以进一步规范,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有效性与科学性。除此之外,管理者还应该和土建监理部门一起对建筑工程施工展开严格的管理,找出问题并及时予以处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更具规范性,从而提升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结语
建筑工程在施工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会牵涉许多层面的工作细节。施工企业必须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着重针对现阶段所推行的管理机制予以优化,确保所有施工技术均能得以有效实施,不断提高施工者操作行为的规范性,为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顾小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1):140-141.
[2]杨素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建筑,2018,44(36):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