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李军吉 杨同跃 孙海波
[导读] 摘要:目前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仍是困扰施工的一大难题,也是居民住宅质量投诉的一个常见问题,针对目前现浇结构楼板裂缝现象,结合现场实际,对材料方面、施工方面、设计方面对导致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甚至杜绝现浇楼板裂缝的产生,保证施工质量。
        青岛建设集团建兴工程有限公司  青岛  266000
        摘要:目前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仍是困扰施工的一大难题,也是居民住宅质量投诉的一个常见问题,针对目前现浇结构楼板裂缝现象,结合现场实际,对材料方面、施工方面、设计方面对导致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甚至杜绝现浇楼板裂缝的产生,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 楼板裂缝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1 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
        1.1材料方面
        在原材料上,一般的工地不注意原材料的保护工作,致使钢筋表面锈蚀或材质不均匀,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紧密结合,从而导致裂缝产生。目前现浇结构楼板已广泛采用商品混凝土,受剧烈的市场竞争,为节约成本,混凝土中普遍采用矿物掺合料,而且掺合料种类、水泥品种以及外加剂的品种多从经济性的角度加以选择,混凝土的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容量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置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塌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1.2设计方面
        板内埋管集中,现代楼房设计中各种电气管线多采用在楼板内暗埋方式施工,经常出现楼板内电气管线集中的现象,集中的管线占据了较大的楼板截面,形成薄弱地带,在混凝土终凝前在管线的弹性作用下产生与管线走向一致的楼板裂缝。
        1.3施工方面
        1)在施工现场,由于赶工期弹线,将覆盖砼的薄膜提前掀掉,养护时间只有1~2天,甚至不足1天时间,这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是十分不利的。特别是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楼面,未按规定要求进行浇水及养护,极易导致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及混凝土表面收缩过快产生裂缝。
        2)现浇板上过早施工,加荷引起的裂缝。《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²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但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或混凝土尚处在初凝和终凝阶段,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砖块、砂浆、模板等,过早的加荷,人为地造成了现浇板裂缝。
        3)、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水泥在常温下具有凝结硬化快,水化热大等特点,尤其在夏天,混凝土浇筑后,水化热释放量大,混凝土在高温下,得不到及时浇水养护,而失水收缩,使混凝土发生干裂,最终导致开裂。
        4)、拆除墙角模板方法不当,当上层墙体拆除角部模板时,施工人员往往为图方便直接将模板砸在楼板上,巨大的冲击力经常导致楼板角部出现环状的密集细微裂缝。
        5)、施工现场随意加水和外加剂,破坏了混凝土的性能,改变了混凝土的配比,造成板面开裂。
        6)板负筋下沉产生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野蛮操作,任意踩踏钢筋,致使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减少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使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从而导致板裂缝的产生。 。
        7)、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模板套数配备较少,常常过早拆除楼板底模以周转使用,造成了相应拆模部位楼板下沉。
        8)、过度的抹平压光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9)、钢筋保护层过厚,导致楼板有效高度减少,钢筋应力得不到发挥而使楼板产生裂缝。另外,板底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不当或过少,也容易使板底出现裂缝。
        10)、浇注的楼板混凝土实际强度低于设计强度,易导致混凝土受压不足开裂。
        11)、混凝土浇捣不密实、不均匀、漏振,引起沿钢筋走向或与构件形状有关的塑性沉降裂缝。振捣不均匀,未振捣的部分,混凝土易呈块状出现开裂,这种裂缝一般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1-3小时之间。振捣过度、粗骨料下沉,楼面出现表面砂浆层,导致强度降低,出现砂浆干缩,造成表面裂纹。


        12)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施工未留企口缝,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3】
        2 现浇楼板裂缝防治措施
        1)、钢筋混凝土在楼板设计过程中需进行必要的抗裂验算,经验算将裂缝宽度控制在规范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平面布置宜规则,尽量避免形状突变,在凹面处周边应增强配筋来弥补和平衡。【2】
        2)严格控制板面上荷时间。现浇板施工完成后,必须在24小时后才能上施工荷载,特别是砖堆放不得超过三层,必须分散堆放【1】;因混凝土浇筑后要有一个硬化过程,才会有强度,在这个过程中,应对混凝土加以保养,不能对混凝土施加任何外力。如果在混凝土尚未有一定强度的情况下,在其上面集中堆放建筑材料或支模立撑,这样带给现浇板的不是强度,而是更多的裂缝。因此,必须做到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才允许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3)、吊运材料应做到少吊轻放,材料堆放处应事先铺设木垫板,位置应避开楼板跨中部位,力求减少吊运荷载对楼板造成的冲击。
        4)、严格控制楼板拆模时间。楼板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值后,方可拆除支承模板。
        5)、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根据已提交的施工参数核查预拌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内容,按规定对预拌混凝土坍落度及和易性、保水性、粘聚性等性能进行逐车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严禁在现场随意加水和外加剂。
        6)、 模板材料的选取与支撑体系的支设,除满足设计计算工况和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施工中吊装荷载撞击效应对模板体系刚度及稳定性产生的影响。
        7)、 现场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有关规定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案,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8)、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
        9)、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
        10)、混凝土终凝前应对板面进行抹压。板面抹压工作结束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潮湿的草垫、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11)、在高温和大风天气要设置遮阳和挡风设施,及时养护。
        12)、楼面板内不应预埋水管。当预埋其它管线时,应布置在板上、下两层钢筋中的中和轴附近,并宜与钢筋成斜交布置。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必要时宜在管线处增设钢丝网等加强措施。相邻两根电线管之间的平行距离应大于等于5cm、电线、电缆导管直径大于20mm时宜采用金属导管。
        13)、严格控制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按设计要求都放在板上面,有梁通过或隔断时一般放置在梁钢筋上面或与梁钢筋绑扎在一起。为了控制好负筋保护层厚度,必须采用Φ12-Φ14的钢筋马凳,纵横间距1000mm左右来固定负筋的位置,并用电焊把马凳与负筋焊牢,使马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保证负筋不下沉,从而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的厚度,不使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垫块数量控制在每平方米不少于3个;在房间阴阳角处均增设加强筋;在预留洞口处应根据设计、图集要求设置加强筋,特别应在洞口角处加设八字筋,防止角部裂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对不规矩的钢筋随时整改,以保证钢筋的间距和保护层厚度。另外,在冬期施工中的钢筋不得附有积雪和结冰现象。
        3 结  语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大量实践证明,只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针对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全面、细致,严格遵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就可以控制和预防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王新兰, 王来成.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分析与防治[J]. 山西建筑, 2005, 031(013):42-43
        【2】李进.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山西建筑, 2009, 35(004):182-183
        【3】 赵华芝, 赵化珍. 浅谈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质量通病及防治[J]. 科学技术创新, 2010(4):286-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