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华北公司 300450
摘要: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迅速,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因为当前的市场环境在不断的变化,而企业的竞争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建设情况也未影响到流程管理,而信息化建设能够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也能够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流程管理水平,因此不能就这样围绕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对流程管理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尽可能的利用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来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流程管理;影响
引言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将国际业务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撑点,将服务延伸到价值链的各个增值环节。尤其是针对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而言,国际业务基本已经成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随着各项颠覆性创新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我国施工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这些企业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与国际化进程的差距,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和功能业务需求的分析,构建了施工企业项目信息化平台。之后,对施工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平衡计分卡模型的建议,对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施工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1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因为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而且建筑施工企业做出的市场竞争环境有所变化,所以为了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为了使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找到更加顺利的发展途径,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进行信息化,而且还应该开放建筑市场应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技术,提升自身的建设能力。而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中主要有两个问题存在,首先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建筑施工企业中很多领导层和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一直都很薄弱,而这样也影响到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流程管理,尤其是对于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影响更大。而在当前我国市场中,也已经有了很多企业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建筑施工企业,各个行业的各个企业都应该进行信息化建设,因为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各个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强而有力的支持作用,也能够使企业的发展速度以及企业的综合实力得以提升。而在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则能够使建筑施工企业更加深入的把握管理实施的内容,并且在出现问题之后迅速找到有效地解决的方式。而在传统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却并不如人意。因为当前还有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拘泥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具备创新思维,而且也不敢于实施信息化管理。
2解决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2.1加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1)应健全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建立职责明确、上下统一、自顶而下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级信息安全管理组织的职责。明确信息化分管领导为信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信息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决策,支持和推动信息安全工作在整个公司范围内的实施。
落实安全专岗专责,加强岗位职能培训,保障公司信息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2)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落实和执行是提升企业信息安全防护水平的基础,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一套包括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操作流程、技术规范以及各项记录表单等的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可有效保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的实施,及信息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2.2加强企业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建设
(1)应加强网络基础安全架构的建设,强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公司在网络安全方面,应加强网络边界、虚拟专用网络接入控制、无线接入控制等方面的安全防护。(2)应加强主机与终端安全防护的建设,应通过采用统一防病毒系统、终端准入控制系统等技术措施,结合管理措施,提高主机与终端的安全防护能力,降低主机与桌面终端安全管理的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3)应加强应用与数据安全防护建设,依据等级保护对应用系统及数据的安全保护要求,通过统一身份管理系统加强公司应用系统及数据的安全防护建设,加强应用系统访问的身份管理、权限控制和安全审计等措施。
2.3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
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不应该只局限于信息安全从业人员,应提倡安全参与全员化,应针对公司全员开展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普及信息安全常识,增进全员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通过展板、动画、视频、宣传手册等方式,将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将安全意识培训常态化,实现全体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促进信息安全文化的形成。对于信息安全从业人员,应制定培训计划,对职责、安全基础知识、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系统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提高,保证人员具有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安全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给系统带来的安全风险。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功能需求和现有技术支持,建立了施工企业承包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改进平衡记分卡模型,构建了施工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价体系,进行了指标解释和评价说明。并通过某建筑施工企业实际信息化情况采用评价体系进行了定型化的分析。目前,本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施工企业信息化效益的评价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加深,譬如对于指标权重的分析,指标量化的科学性等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可以进行探索。本文仅仅为我国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效益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赵苹,陈守龙.国外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价理论的述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7):80-82.
[2]柯健.基于BSC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7(4):21-24.
[3]马永珉.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5):50-51.
[4]彭开宇.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及实施原则浅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2(11):102-103.
[5]刘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情报,2011(11):20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