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新探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古月波
[导读] 对于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是学习生涯的奠基石
        古月波
        四川省西昌市礼州镇中心小学 四川 西昌  615014
        摘要:对于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是学习生涯的奠基石,在小学阶段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对于日后学习有很大的益处。小学语文包含字词句等各类知识点,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预期目标。基于此,本文主要关注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语文教学
        引言
教育体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革,教育目标也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需要。对于小学语文而言,教学要求和目标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则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阅读理解水平和阅读视野,并且这一能力,应从小培养。因此,本文试图就提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水平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中实行拓展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的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实行拓展阅读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拓展阅读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积累语文字词素材。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阅读范围仅局限于语文教材,则不利于语文能力的提升,而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字内容,不仅能有效提升阅读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到许多日常用语,提高日常表达能力。其次,拓展阅读教学比较符合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特征。对于小学生而言,日常的语文教学容易使他们感到无聊与乏味,而拓展阅读教学这一比较新颖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自行选择阅读文本的方式,也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再者,广泛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写作要求并不高,但仍然会出现学生无话可写的现象,而通过拓展阅读这一方式,学生能够从中收获许多作文素材,还能学习作文的逻辑与条理,进而达到提升写作能力的目的。总体而言,拓展阅读教学能够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拓展阅读教学的缺陷
(一)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应用
尽管拓展阅读教学在有着上述种种优势,但出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在实践并未得到广泛应用,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第一,教学时间的限制。就小学语文课程而言,教学内容较多,而教学课时是固定的。因此,在阅读教学部分,除了应用常规的阅读教学方式以外,难以分出时间进行拓展阅读教学。第二,学生阅读能力的限制。小学生语文水平尚停留在初级阶段,阅读教学还是应以课内教材为主,若是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拓展阅读文本的质量和层次,很肯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以上原因导致了拓展阅读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不够广泛。
(二)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事实上,即使在课堂中采用了拓展阅读这一教学方式,也有可能存在问题。前文中提到,拓展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能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阅读氛围。但是许多教师在应用这一方式时,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未能给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行选择阅读文本的机会,这容易打击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以至于影响到阅读教学效果。


        三、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营造阅读氛围,展示阅读成果
针对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可采用其他途径与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从而提升拓展阅读教学的效果。比如,语文教师应加强对阅读的重视,积极提倡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在班级内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语文教师向学生强调扩大阅读视野的重要性,并积极鼓励学生前往图书馆、书店等地方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方向并确定相关书目,或者由教师确定书目,种类应尽量丰富,由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其次,教师可在班级内开设图书角,按不同主题进行分类,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书籍进行展示和交换,使书籍成为班级的一个文化标签,这不仅提升了阅读的便利性,也能鼓励学生的就书籍进行交流,提高阅读热情。再者,由教师帮助学生制定阅读任务,读完一本书后写下阅读感言,选择恰当的时间召开阅读分享会,检验阅读成果,在教室中设计阅读长廊,对优秀的阅读成果予以展示,使之成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发现阅读的吸引力,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丰富拓展阅读教学形式,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能力的提升无法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学生予以鼓励,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的阅读方式,以发挥拓展阅读的有效性。此外,在进行拓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同样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提升其阅读自主性,牢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教学方式的效果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比如,在三年级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便可将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收集该课文的有关拓展内容,比如生词生字、作者信息、内容评价等方面,帮助同学了解课文的内涵与外延。第二组则采取舞台剧的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演绎,由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课前准备,通过表演的方式,使学生对这一童话故事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挖掘文本深度的目的。通过采取此类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丰富阅读教学课堂形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更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的有效性。
(三)寻找教学最佳学习角度,强化拓展阅读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扩大阅读视野仅仅是提升阅读能力的一个方面,要进一步提升语文综合素质,还需要掌握从不同角度切入阅读文本的技巧。对此,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学生对寻找阅读视角的训练。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应让学生了解,阅读文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文章的创作与作者本人和时代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在阅读之前,可通过网络过其他渠道收集有关该文的背景信息,比如作者身份、时代环境、创作由来等等,在了解这些信息以后再进行阅读,定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所传达的精神内核,使阅读活动达到更深层次。其次,以教材内容为索引开展拓展阅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寻找拓展阅读文本的最佳方式之一便是以教材内容为索引,根据课文的背景知识进行拓展,这既增强了对课文背景内容的了解,又拓展了知识面。比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背景知识拓展阅读,不仅能提升课内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有其固有的重要性,在塑造道德品质、提升语文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奠定了学生日后学习的基础。而拓展阅读教学这一方式,以课文为基础,进行更广泛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阅读兴趣和能力。但在实践中,还需要教师以本班学生基础为出发点,进行精心设计和优化,使拓展阅读成为帮助学生完善语文知识结构的有效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戴丽娟.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25):93-94.
[2]陆静.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2020(31):58.
[3]吴宁玲.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3):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