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教学方法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徐金平
[导读] 《唐诗宋词选词》是高中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深化
        徐金平  
        聊城第三中学北校   252000
        摘要:《唐诗宋词选词》是高中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深化,高中的选修课程当中的唐诗宋词的学习现如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然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传统诗词理论的全面素养,并且缺少全面系统的诗词教学成型模式。因此,教师在进行唐诗宋词的课程设计师应当引导学生,把握整体的教材内容,充分了解诗歌创作的具体背景时代,还要注重教学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教学方法;思考
        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明史上的珍贵财富,也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文化宝藏。《唐诗宋词选读》作为高中生的重要选修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作品所赋予的意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与作者进行心灵共鸣,让学生在学习唐诗宋词的过程中能得到精神上的陶冶。除此之外,通过学习还能够,认识到意象和意境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提升自身的赏析能力和感悟能力,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面对众多的诗词佳品,教师需要不断的设计古诗词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1、高中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1教师要具备专业的诗词综合素养
        我国高中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的唐诗宋词选读选材较为广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不仅有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蜀相》,还有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还有杜甫的《登岳阳楼》等等耳熟能详的作品,部分教师将选修作品只当做课外读物进行学习,没有发挥出选修课的价值。
        首先是由于部分教师缺乏的诗词理论基础,没有将教学材料进行整合,也没有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使得选修课当中的唐诗宋词没有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学生错失了精品佳作的学习和鉴赏机会。
        其次,部分教师还没有完全的掌握古诗词的题材,我国的古典诗词题材范围较广,题材众多,丰富多彩,不仅有名人政治事,还有田园山水风情,有思乡怀人还有忧国忧民等等题材。部分教师对于诗词的题材梳理不认真,没有掌握好诗词的发展历程,对于各个类型的题材表现方式也不熟悉。例如别情诗词,大多数会从两种感情来反映出别离之苦,一种是别离下的难舍难分的情感,而另一种则是离别之后的无尽相思,通过这两种类型来反映自身的思念之苦。例如李商隐的《无题》中,开头作者通过暮春时节百花凋零的场景来烘托出分手时的悲痛,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所展现的就是离别之后的相思之苦。通过题材的分类以及诗句的表达,就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同类型题材的阅读,并且全面深入的掌握唐诗宋词选读的各类题材,除了题材中的主题不同之外,还会有古体诗歌行体、近体诗、七绝诗、古体诗等等类型,这种形式上的不同,也有自身的讲究,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进行相关作者和创作的深入理解,从而更好地分辨出不同的类型。
        再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对诗词的意象和意境有着深入的理解,除了有关诗词的理论基础以及题材和形式的不同,最重要的灵魂就是誓词所展现出来的意象和意境,它不仅体现出了作者丰富形象的思维活动,而且也体现出了外界情感与内在心灵互相作用的一种状态。情和景一直被认为是古典诗歌创造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情与景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意和象、兴和寄的关系,这是诗人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将一些形象的思维和艺术的构思进行融合,所产生的内容。由于诗词具有很大的跳跃性,需要将意象和意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联想,从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很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以及诗词当中的留白与一项都需要人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去完成整个画面的构图,以及情感的表现。
        2.2教师需要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现如今,我国唐诗宋词在选修课堂当中宏观教学方法是教学三步法,教学三步法指的就是先要知人论事,了解作者和创作的相关背景。其次,需要学生有直观感受,诵读诗歌之后,要观察相关的词,观察诗词中的景象,以及所表现的意向,最后对诗歌进行整体的领悟和思考。而微观上的教学方法则是阅读教学法,在阅读教学法的过程中,首先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读准字音,在朗诵的过程中,找准基本的节奏,其次,要了解相关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不断的品读文章,再次需要仔细品味和斟酌语言,感受诗词所表现的意境,然后在朗读的过程中,还需要把握主旨,读出感情,感受作者的情怀,最后需要不断展开想象与联想这五个阅读环节。由此可见,宏观上和微观上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可以进行自主阅读和学习,然而,高中选修课程的设立,不仅仅只是为了帮助学生促进自学能力,还需要学生通过,选修课程获得一定的学习技能,提升自身的学习品质。
2、高中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教学方法的策略
2.1以诵读为主体,深层次地品读诗词作品
        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预习,在诗词的学习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图书或者是互联网查阅,有关诗歌鉴赏的相关资料,为诗词的学习以及作品的鉴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提前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以及诗词风格,从而进一步把握诗词的主题,再做好了充分的课前调查和阅读之后才会再之后的诗词作品赏析时更能深层次的理解诗词的思想和表达。


        其次,在掌握了基础的理解之后,需要通过诵读的方式,不断地反复熟读作品,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读准字音,了解诵读的节奏感,通过诵读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诗词课文的理解,甚至通过熟读和背诵,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进一步的感受,作品中所表达的形象与意境,让学生能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达到心灵的共鸣,感受作者所带来的精神。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语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他是对语言美感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诗歌也是一种艺术,想要驾驭员技巧,就需要有良好的语感,没有预感就很难品味到诗词当中,一些细节和微妙之处。而反复的诵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语感,还能够提升语言和思想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最后,美读是学生在了解完作品的具体内涵之后,通过教师的指点正确的进行诵读,通过将语言和诗词理解的融合,有声有色的将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通过美读的学习形式,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诗词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感受诗词的艺术魅力。
2.2将音乐觉作为教学辅助,提升学生的诗词兴趣
        古往今来有很多伟大的教育家都将音乐的教育功能运用到学习当中。通过音乐的合理应用。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而音乐不仅能够营造出诗歌的美好意境,而且还能够更好的渲染气氛,丰富情感的表达,为学生理解诗词的情感,大虾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美好,以及音乐的神韵,通过将音乐与诗歌的融合,帮助学生高效的感受,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优美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快地领略到诗歌艺术的魅力。现如今有部分教师会通过将诗歌和流行音乐进行巧妙的融合,从而让学生在优美的伴奏下,更好地体现出诗歌的美好意境,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让让学生感受到思想的熏陶。例如学习李商隐的《无题》时,可以让学生欣赏徐小凤演唱的流行乐《别亦难》,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时,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胭脂泪》;学习岳飞的《满江红》时,可以播放罗文演唱的粵语版《满江红》,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诗词的深层蕴意。
2.3增强学生的探究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探究性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开放的学习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探索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探究诗的意象构成,了解作者的思想变化,分析每个作者不同的风格和情感表达,例如可以专门成立李白相关的研究小组,并且进行评论赏析,对于李白诗词当中月亮有关的诗句进行赏析。感受每一首诗词的不同含义和表达。除此之外,李白在写筹的过程中,还可以再对比李清照、杜甫、李煜等其他作者的相关特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课后写成文字和评论,发表自身的不同意见,字数要求是在精而不在多,只要有自己的感悟就行。最后,教师把学生写出的感悟文字张贴在班级当中让学生进行欣赏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学生对唐诗宋词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掌握诗歌知识,感悟品味诗情,通过研究讨论,创作与实践,提高鉴赏水平,获得情感愉悦、审美享受,为领略中国古老的诗词文化打开兴趣之门。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了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协作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利用合作学习方法,提升诗词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的方法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我国的新课标当中提出了一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它通过以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为基本的特征,以小组分组为重要的手段,围绕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不断的探讨和写作活动,合作教学不仅需要注重学习的氛围,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由于每个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在理解知识方面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教师很难把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小组合作的模式就能够在诗词探讨以及合作学习上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老师需要将班级人数进行合理的分配,为每个小组布置分层的任务,从而不断引导学生发挥团结合作的力量,帮助每个学生进入到自我思考和小组探讨的状态,从而更好地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其次,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兴奋的学习状态,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到小组的合作与交流。在此小组中,掌握理解技巧较快的同学可以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心得,是鼓励其他的同学都分享自身的看法,才能够提升整体的学生协调和探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诗词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适度引导,如控制时限、不同文本的特性引导等。还要加强合作学习后的结论总结,应对各小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要与其他教学方法互相配合,实现有效教学,从而使课堂效率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选修课的唐诗宋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要注重灵活性、整体性和创造性,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我国古典文化的魅力。除此之外,驾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自身引导能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还需要注重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配合教师的诗词教学,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文献参考
[1]王晓琴. 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教学方法的思考[J]. 新课程(中学), 2013, 000(005):37-37.
[2]郝 茜. 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3, 000(037):1-1.
[3]崔志伟. 选修课"唐诗宋词"教学思考与建议的探讨[J]. 金色年华:下, 2011(10):66-66.
[4]周宏锐. 从《唐诗宋词选读》看如何开好高中语文选修课[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06):158-159.
[5]陈星屹. 高中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学习方法思考[J]. 幸福生活指南, 2018(18):0011-0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