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张继云
[导读] 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阶段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重点分析德育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以供大家参考。

张继云   云南省开远市第四中学
【摘要】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阶段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重点分析德育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字:高中体育;德育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079-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体育教学逐渐向注重对人的思想和意志品质、智力和能力、态度、情感和完善人格等培养的全面教育观转化。同时,体育教学在对人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成为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所关心的热门话题。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陶冶情操,锻炼意志,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以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寓于教学之中,既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又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为此,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谈谈几点看法:
        一、创新课堂模式,重视课堂中的德育教学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的必要的条件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重视,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充分引起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体育课堂吧,体育课堂才能够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充分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能够自发的参与体育课堂中,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是简单的体育锻炼,要重视将德育教学融入到课堂中。例如,教师课堂中不要只是一味地位进行体育锻炼,要讲究方式方法,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教师在课堂引入时,可以采取故事教学法,教师在学生做准备运动期间,可以适当的给学生讲一些我国体育运动健将的人生历程和对国家作出的多样贡献,教师可以给学生分享一些励志的体坛人物的故事,分析每一个健将背后的动人故事,让学生能够学习到良好的品德和能够有坚韧的意志。教师在每一次课前,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和体能情况,分不同层次的体能训练,给学生分配一些训练任务,采取任务激励法,一方面帮助学生养成锻炼意识。另一方面,有了任务的驱使,学生在每一次任务完成后,能够更好的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意识到自己的思想、个性、爱好、特长等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展,促进学生养成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建立健全学生的自我个性和自我价值评价。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渗透德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德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德育的目的。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和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导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大部分时间在室外进行,课堂空间较大,学生身体活动及心理活动受外界影响比较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外界环境因素不利的情况下,就更应起到表率示范作用,有目的地去引导学生,给学生以良好的课堂德育示范效应。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会学生心理留下深刻印象。如在进行跑的练习中,为了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教师主动清理跑道、整理器材,使学生们在无意识中自觉培养起爱护场地、器材、学校公物的良好品质;在冬天上体育课时,寒风刺骨、黄沙弥漫,而教师笔挺的身姿,宏亮的声音,无时无刻地感召着那些稚嫩的心灵;在夏天迎着炎炎烈日,教师认真讲解动作要领,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学生进行练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优良意志品质。
        三、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要想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工作必不可少,素质教育下的教学评价不单单是对学生体育技能的考查,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协调完成任务情况、团队合作精神、互相帮助情况等方面也要加入到评价内容中。在体育课堂中,会有一些学生面对这些体育项目有着极高的兴趣,协调能力强,愿意参与到集体活动中,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但也一定会有一些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畏惧心理,不敢或者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面对这种情况,任课教师一定对学生多关心,及时发现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并进行客观、正确的分析,积极引导,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带领他们走出自己的心理障碍,克服自己的情绪,融入到集体当中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达到设置体育课堂的真正目的。
        结语:
        德育教育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体差异。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工作中,从而让学生让对体育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减轻学生体育学习的压力,和减少由于身体素质带来的相关问题。利用正确、合理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更加的深入。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时候,不仅能让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也能让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范怀民.浅谈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10):64-65.
[2]黄宁波,钟卫东,何见利.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练习内容选择[J].田径,2020(10):3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