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6期   作者:骆润平
[导读] 随着国家科技兴国理念的确立,教育发展的目标开始不断向创新性培养这个方向靠近
        骆润平
        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一中学  510545
        摘要:随着国家科技兴国理念的确立,教育发展的目标开始不断向创新性培养这个方向靠近。根据9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中发表的重要讲话可知,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要懂得充分开发人本身所具备的好奇心特点。这是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能够以一种实践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这对于形成创新的科学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特点,探讨借助实验教学手段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与提高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科学素养
        引言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保证我国的民生改善始终朝着进步的方向前进,必须使用科技来实现兴国策略,使用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初中生物中涉及到了许多科学知识,同时包含着丰富的创新思维,其各方面的内容都十分符合国家对于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的要求。初中生物中所包含的实验课程更是引起中学生“无中生有”的好奇心的源头,是“另起一行”的创新的缪斯。为了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下文会从三个立足点来进行初中生物实验的科学素养培养实践。
        一、增加生物实验课,树立学生实践的意识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实验教学部分的具体操作步骤有着很多比重。这些实验基本在操作方面比较简易,能够让学生在感受学习生物的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生物知识。而对生物知识理解力的构建能够直接训练到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动态的生物过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避免学生在过于理论化的学习中固化自身的思维结构。而固化思维结构的打破又间接地能够帮助学生联想到一些新的理念与想法,即实现思维的创新化发展,这便是科学素养形成的过程。通过增加生物实验课程,能够使得学生在各式各样的生物实验的刺激作用下熟悉实验的动态变化过程,以一种快速输入式的教学方法奠定科学素养形成的根基,学生自身也能够形成自主进行生物实验的自律意识与探索精神。[1]
        例如,在进行初中生物实验中的“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时,由于操作步骤以及操作要求较高,所以部分学生在初次进行实验时会因为操作不当的结果而无法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光合作用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的产物,初中生物实验教师就可以举行多次的实验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式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然后根据这一实验所产生的现象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思考脱去绿颜色的叶片在碘作用下的颜色变化原因,也可对实验中的各种操作步骤进行思考,查询将盆栽天竺葵置于暗处一昼夜的具体原因与实验需求。在这种初步思考方式的促进作用下,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探讨精神就能够不断形成,从而在创新科学素养方面得到提升与发展。
        二、丰富生物实验内容,注重应用型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学习时间,但是该种实验十分忽视学生的操作,只是让学生得到一个感官上的实验操作体验,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科学素养的形成没有发挥较为强劲的促进作用。所以,就必须对当前的初中生物实验内容进行补充,丰富各种类型的生物实验,特别要不断引入探究型实验,促进学生不断延伸探索的过程,并能够借助自主学习以及网络上的资源完成设计论证型实验。

与此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初中生物实验的实践性,相关的初中生物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家庭生物实验的引入,让学生在生活中的时时刻刻都能够进行生物知识的验证。[2]
        初中生物实验中有许多观察实验,例如,观察蝗虫、观察家鸽、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等都能通过生物种类的划分让学生熟悉不同类型生物的身体结构与自然属性。这种类型的观察实验大多通过制作标本的方式来完成实验。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其结构有着相似性,也有差异性。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生物实验教学来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观察实验理念,让学生熟悉掌握制作植物动物标本的基本方法。最后在形成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家庭中与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设计生物实验。这种方式的实验驱动导向能够让学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自身的科学追求,实现科学素养的培养。
        三、整合先进教学技术,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也带来了许多便利性,其能够通过借助多媒体工具来使得实验的动态过程得以记录,对于在某个实验中的一些细节记忆得不是那么清楚的学生来说,其就可以通过翻看教学视频的方式复习相关的实验,帮助自己更加准确地完成实验课题任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有效地为教师分担了重复进行实验教学的忧虑。与此同时,在当前的先进教学技术中,还可以通过使用实验要素分析的方式整合不同生物实验中的共通性与差异性,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生物实验的特征与特性。那么在相关技术的促进作用下,整个生物实验教学体系就能够得到优化。[3]
        例如,在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实验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导入视频课件的方式在该实验课题中插入相关的教学视频与讲解。为了使得整个实验的教学步骤流畅且合理,教师在进行实验前可以插入植物不同部位的结构细化立体图,让学生了解不同部位散失水分的能力及原因。接下来一个步骤便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实验的方式进行该项对比实验,对植物做不同的处理并观察最终出现的现象。由于该项实验操作不需要借助显微镜的观察作用,对实验器材的要求较低,所以教师为了使得学生能够熟悉操作实验步骤,就可以鼓励其在家中进行该项实验的反复操作,减少操作不当造成的实验误差或错误。而在教师的实验操作课件中必须详尽的写实各方面的实验数据与实验操作要点、难点,以方便学生及时纠正自身的实验错误,并训练出快捷的操作速度。
        四、结束语
        初中生物实验对于培养初中生对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让学生本体与自然界间构建良好的情感连接。而这种情感连接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创新精神,让其在一次又一次的科学实践中凭借着执着的好奇心不断探索自然界中的生物状态,最后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成功中收获终身探索,成就科学事业的决心。所以,广大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其对于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设性作用,以增加生物实验课程,丰富生物实验内容,结合先进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角度去树立形成科学素养的意识,增加生物实验应用的频率,实现生物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
        参考文献:
        [1]罗君谊,陈婷,孙加节,习欠云,张永亮.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100-101.
        [2]秦子惠,程伟.解读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教育观察,2020,9(07):67-68.
        [3]陈昂.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析[J].华夏教师,2020(01):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