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岭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651700
摘要:近年来,大规模、系统性财务舞弊越演越烈,系统性财务舞弊既涉及中高层领导,也涉及底层员工。这不仅需要制度和伦理层面的解释,也需要道德层面的解析,而道德推脱无疑值得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会计舞弊产生原因及防范对策。
关键词:会计;舞弊行为;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财务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发生财务舞弊行为,则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全面了解财务报表舞弊手段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舞弊行为的监督,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科学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财务舞弊相关理论述评
Albrecht(1995)等将舞弊三角理论引入会计学,指出财务舞弊产生的三个要素是压力(pressure)、机会(opportunity)、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缺少了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舞弊。很多研究围绕压力和机会因素展开。国外方面:包括激进的盈利目标(Albrecht and Romney,1986;Koh,Matsumoto and Rajgopal,2008),薪酬和激励结构(Hogan et al,2008;Walfield et al,1995);以及以低成本获得外部融资的愿望(Dechow, Sloan and Sweeney,1996)。
国内方面:包括压力可能来自财务稳定性压力(吴世农、卢贤义,2001)、融资压力(王泽霞,2017)等方面。在机会因素方面,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会给舞弊创造机会(李连华,2005)、股权结构失衡会带来舞弊机会(韦琳、徐立文、刘佳,2011)、特殊的交易事项如关联方交易也会为舞弊提供机会(吴星泽,2011)。合理化(借口)是在面临压力并获得机会后,形成企业舞弊的要素,即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让舞弊行为合理化,无论这一理由本身是否真正合理。
在合理化因素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会计学科的研究很少。合理化是一种使不合理的行为看起来合理的辩护行为。不合理行为的合理化行为可以被隐藏或抑制,进而形成欺骗,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也不容易测量,这给研究带来了挑战。
2会计舞弊的原因
会计舞弊行为发生的原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以及应付上级财务业绩指标的考核。具体而言,企业在经营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但是有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便会通过舞弊的手段来躲避国家税收,企业想要通过降低纳税款在经营成本中的比例,财务报表舞弊行为便因此而发生,通过篡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以此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也有着上级部门下发的财务业绩指标的重任,而有的管理人员为了实现自身的私利,便会修改财务报表的数据,以此应付上级部门制定的业绩目标,因此产生财务报表数据虚报的情况,无法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而且严重影响企业的根本利益[1]。
3会计舞弊行为的防范对策
3.1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制度是强有力的手段,但制度并非万能。
无法落到实处的制度规范,即使再严苛,也无法发挥作用;况且再完善的制度规范,也可能存在漏洞,给人以可乘之机。正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美国的法律制度已经相对完善和健全,仍然发生了如安然与安达信造假丑闻事件。可见,仅依靠制度无法完全解决财务舞弊问题。在社会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是控制舞弊、防范道德推脱和合谋性沉默的重要手段。除制度的外部约束外,道德约束是防止财务舞弊的核心。个体只有认同并遵守制度规范,制度规范才是有效的,这是自我道德控制与制度外部约束在遏制财务舞弊行为时的作用机制[3]。
3.2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
积极的工作环境可以促使员工提高道德水平,降低员工实施不利于企业的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很多企业都有为员工报告实际错误行为或者可疑行为、道德行为规范的潜在偏离而设置的揭发程序。有些组织还设立了热线电话,由观察和报告舞弊或不法行为的道德执行官,或其他值得信赖的独立个体直接负责或监督。
3.3增强独立审计 遵循客观公正原则
在防范舞弊行为过程中外部独立审计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注册会计师秉承客观、公正、独立的原则监督与控制经营工作。注册会计师与其他工作不同,其独立于受审对象,属于外部防线,而以防范舞弊行为角度为切入点能够明晰内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防范舞弊需求作为财务报告中应当体现的内容及所承担的责任,应是资本市场中防范舞弊的核心关隘。注册会计师只有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素养,保证其职业水平能够满足新时期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实质性需求,绝不姑息失职、渎职行为,增强独立审计效率,遵循客观公正原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3.4强化外部审计,评价企业会计管理
会计管理工作的大概内容是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明确采购与付款业务的界限,划分职责与权限,以相互制约、监督的方式确保不相容岗位能够各有所属、有序工作。明确规定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过程中任何单位不得在同一部门进行处理,以责任明晰划分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与公信力。另外,还应当建立销售与收款业务岗位责任制,其目的在于明确职责与权限的同时分别设立销售、发货、收款三项部门,其目的在于划分审批及处理各项具体事宜,通过记录核查及催收等情况,分析汇报各部门工作效果,所分别设立的职责各不相容,而也需在一定范围内邀请不同人员分别担任负责人,其目的在于保护资源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以商户之约的方式明确债权、债务账目,通过对收入及相关费用的记录与登记,必须有两人以上共同负责工作。而在移交或接替相关程序中应当以监督办理为主。
3.5提高企业财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构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与相应的财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紧密联系。当前很多企业的财会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较低,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基于此,有必要结合企业实际强化内部财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可以组织财会工作人员参加相应的专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工作人员对相关的政策内容和专业知识进行学习掌握,进一步提高财会工作人员各方面素质,注重强化财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为顺利有效开展企业内部财会监督控制工作打下基础。不仅如此,还要注重提高财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财会监督工作的实效性[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舞弊形成原因极为复杂,其不仅夹杂制度问题,还对整体治理结构有较大的依赖性。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法律制度,以多角度为切入点治理会计舞弊问题,建设相关机制以有效监管防范等措施,提升审计效力,使得各项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本文指导老师:雷琪)
参考文献:
[1]何立军.企业财务舞弊特征及相关审计方法[J].中国市场,2017(15):348-349.
[2]邵波,王伟.论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的治理[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Z1):23-24.
[3]饶萌.网络环境下差异化会计信息披露系统构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
[4]张腾.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风险控制[D].云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