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恒
云安区六都镇富强小学 527500
良好的学风是学生学好知识和取得好成绩的必备条件。一个班有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这个班的班风就会好,这个班的学习成绩就会提高。这是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那么如何搞好一个班的学风和班风呢?这就需要老师们各出奇招,想方设法去做了。以下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吧!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对学习的认识。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很重要,而且是要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我认为,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知识外,良好的思想教育也是要跟上的。只有思想工作过关了,学生的学习也就会好起来。在思想教育方面,我主要从学生的学习表现去展开教育。如开学的前几周主要是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老师的要求,如上课要怎样做,作业的要求怎样,早读要读什么,要怎样读,课外要做什么等等,对在校表现差的和学习态度差的要好好的教育。对有进步和表现好的学生要大大的表扬。并且多讲些外面与学习有关的故事和人物,多讲些与他们同龄人勤学的例子,提高他们对学习的认识。
二、抓好早读,从读书中建立学习的兴趣。
俗话讲“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读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时间,充分利用好早读,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记忆最好的一段时间。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的一种方法。一直以来,我都非常重视学生读书能力的教学,特别是早读和朗读的教学。早读课,我要求学生出声读书,大声读书,有感情地读书,像平时讲话一样的读书,我要求早读的二十分钟读书是不能停的,并且我要求要背诵的课文、语句和定义法则一定要按时背诵出来,就算学生反反复复读也要背诵出来。这样,学生形成一个大声读书的氛围,每个学生都不愿自己不出声读书,形成一个你大声我更大声的读书氛围,每个学生都竞争第一个背诵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记忆,在读书中形成爱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在读书中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学会表扬,学会赞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是爱美的,每个人都喜欢别人表扬和赞美的,赞美能激发人们学习和做事的最大潜能,特别是小学生,他们被表扬后会热情高涨,心里乐滋滋的,学习的效率就事半功倍了。一般情况下,我会经常表扬纪律好和学习好的优秀学生,让他们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但也表扬不听话和成绩差的学生,前提是他们有某方面的闪光点和某方面做得好的表现,我会夸张地去赞美和表扬他们。例如,去年六年级有个叫黄洪的学生,他成绩是很差很差的,没有基础,人活泼好动,口无遮掩,但他劳动积极,肯帮助别人,有几次,看见我修剪花草,他主动来帮我剪,帮我清理垃圾,我利用这点对他大加表扬,说他不怕苦,肯劳动,以后出外会赚很多的钱,但如果再努力一些读书就更好了,经过我夸张的赞美,他果然听我话,上课认认真真,作业也做了,读书也大声了,我又表扬他按时完成作业和读书大声,我说我最喜欢他这样的学生了。他更得意了,更愿意帮我做事和学习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还有一个学生叫温志强,他也是出名的差生,数学检测未超过30分的,我接手后,发现他懒学,不认识文字,但喜欢静静地自己做。我首先要求他大声读书,早读站在他旁边,看他读书,示范给他读。再抓住他的闪光点——喜欢静静地自己做,会一些计算,我夸张地表扬他:连温志强都会计算了,大家说他聪明吗?值得表扬吗?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检测时,他的计算真的全对了,我又在课堂上大大的表扬了他,他脸上笑逐颜开,一脸自信的样子。慢慢地他的自信心提高了,也特别喜欢计算了,成绩也慢慢地提高了,我也很欣慰。所以我认为,对学生多一些表扬和赞美,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的提高,比天天挖苦他,天天骂他好多了!
四、抓后进生,从点滴中鼓励,以表扬为主。
每个班都会有后进生,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如何教育后进生,是每个人老师都讨论过的问题,我是平凡人,对后进生我是以平常心对待。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智力发展和生活条件等都不同,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成绩也有很大的差别,学习后进的学生也就存在。我认为,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没有自信心是造成成绩后进的最主重的原因。所以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中一件很重要的事。对于后进生,我主要是让他们学会读书,大声读书,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学会知识,在读中养成学习的习惯。另一个是多鼓励,发现他们一有进步或一有闪光点就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个是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不要让他们一味和成绩优秀的学生比较。如,我任教的三年级有“四小龙”四个人的成绩加起来也不足100分的人,我只要求他们能考60分就可以了,并对他们说,你们能考60分就叫“万岁”了,引起全班的欢笑,果然,几次检测都至少有一个及格了。这真是超出我所望。
五、多与学生互动,谈学生感兴趣的话,做学生感兴趣的事。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就是你在我身边,我在你身边,大家却没有沟通。”多与学生沟通,多与学生互动,谈学生感兴趣的话,做学生感兴趣的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是每个教师想做好的事,但很多老师没有在行动上去做,当然也有老师做得很好,很到位的,还很有方法的。我觉得,多与学生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是教育学生的一部分,是教好学生的一个环节。怎样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呢?我的一些做法就是谈学生感兴趣的话,做学生感兴趣的事。小学生喜欢玩,喜欢听故事和笑话,好,我就和你们一起玩,玩什么,在学校就是玩体育活动。上体育课时,我和他们打篮球、打乒乓球、跳绳,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跳,一起笑,让他们都喜欢上我这个“高手”。使他们认识到老师也是我们的一份子,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大哥”和朋友。上其它课的时候,与他们一起动手做实验,给他们讲故事,给他们讲生活中的趣事和笑话,让他们能和老师有一个和谐共处的氛围,使他们能有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例如,上科学课时,给他们讲生活中的趣事;上国学时,给他们讲名人的故事和童话故事,教会他们学习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上口语课时,与他们口语交流互动,大声辩论,不时弄些时尚热词和笑话,让他们既学到知识,又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样不是一举三得吗?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总之,要教好每一个学生,要教会每一个学生学好知识,是一件十分复杂繁所的事。但我认为教会学生学习,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事,这样就要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自己学会学习,并养成习惯,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高,学习成绩就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