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若兰
广西北流市石窝镇中心小学 广西 玉林 537424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是我国目前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农村中普遍的留守儿童都严重缺乏安全意识和家庭教育,缺少家庭对儿童的关爱。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相关的管理教育工作,同时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家长等要成分配合学校的工作,从而培养留守儿童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留守儿童;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前言: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工作,很多儿童严重缺乏家庭的关爱和管理,促使儿童缺少日常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很多儿童都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学习和日常活动的兴趣逐渐降低。所以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管理现状进行浅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管理现状
根据我国对农村调查情况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整体儿童的三分之二。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创新,但是在部分农村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县、乡、镇并没有为留守儿童专门设立服务机构和活动场所,也没有针对留守儿童设立安全教育的相关课程。随着我国教育机构的不断成立,学校中出现了较多的安全事故发生,相关主管部分对这样的现象非常重视,并加强了学校的安全教育检查,加大了督导力度。同时学校也组织了各式各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安排了安全专业的专职教师,负责学生的安全问题,及时迅速的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尽量杜绝学生发生安全事故。但是唯独没有针对留守儿童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教育课程以及专门的服务场所。
除此之外,农村中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不重视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忽略了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农村中大部分的家长的安全意识较弱,多数外出打工的父母都将自己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等年龄较大的长辈看管,由于长辈的年纪较大,身体逐渐退化,防范能力较低,文化水平受到限制,所以根本无法满足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的需求。
还有的留守儿童年龄较小,严重缺乏生活经验和安全也是,自身的防护能力较差,缺少自我保护意识,较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尤其在节假日、课余活动时间,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非常多。很多留守儿童不会人际交往,性格比较个性孤僻、冲动、任性,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往往因为冲动的性格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二、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管理的对策与研究
(一)针对留守儿童建设专门的监管机构,提供专门的活动场所
基于当前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创新的背景下,乡镇政府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管理,将危险标志正确的树立到具有危险性的地方,在高处或者断崖处设立安全护栏。定期下乡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安全防范意识,促使留守儿童和监护人能够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求每个村子都要专门为留守儿童设立活动场所,在固定的场所内摆放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课外书或者其他儿童读物,在一些宽阔的空地上,可以建设一些适合儿童活动、玩耍的设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告诉儿童在寒暑假或者是课余时间可以到这个场所玩耍。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有效的减少寒暑假中儿童安全事故的发生,促使儿童自身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将学校安全教育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加强安全教育的工作
学校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说,不仅是主要活动的场所,还是儿童的第二个家,也是主要培养儿童安全教育的主要场所。同时,学校要教育化、系统化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还要经常组织一些针对留守儿童发生较为频繁的安全事故进行安全教育课,从而提升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让留守儿童的安全知识水平也得到有效提高,还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较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以及安全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重视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培养,针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设定专门的教育小组,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管理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根据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设计专门的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座谈会、交流会等和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一个有效的交流沟通,还有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会,尽量和家长沟通配合,将学校和家庭结合,全面对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同时还要非常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以及实际安全情况、行为习惯,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提高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及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教会学生分辨好人、坏人,熟练的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日常生活知识和安全逃生的技能。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安全。还要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向上、乐观活泼的心理品质和性格特点,能够自制、自律,从而抵制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不良社会思想和行为习惯。同时,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也一定要提高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监督的质量,具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明确身为监护人所要尽到的职责,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护留守儿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在外打工的父母要多联系自己的孩子,关注儿童的内心情况和日常需求,多鼓励孩子勇敢、努力的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促使儿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
当儿童感觉到自身安全受到非法威胁时能够及时机智的逃离,还能向家长、教师和其他长辈准确的形容实际情况,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还能够严惩社会中的不良分子,在提高自身警惕性的同时,促使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安全、健康得到保障。
结语:综上所述,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是一个耗时较长,过程较为艰巨的工作任务,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管理也是我国当今社会和教育部门非常重视的,同时也是农村小学教师备受困扰的难题。因此,需要学校、家庭一起合作解决留守儿童安全管理问题,加强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课程,为留守儿童设置专门的活动场所,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若兰,朱慧敏.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分析——以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百丈河村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0):87-89.
[2]王雪韵.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农村小学为例[J].学理论,2017(09):119-120.
[3].农村留守儿童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J].汽车与安全,2016(09):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