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崩呷
[导读] 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教师传授知识应不断向学生发问,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继而启发学生在情景中思考,获得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发问、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景教学思想。数学情景教学是指通过借助图像、音频、游戏等创设符合小学生兴趣和认知特点的情景,激发理解动机,引发情感共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崩呷   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城关小学  四川  甘孜州  627850
【摘要】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教师传授知识应不断向学生发问,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继而启发学生在情景中思考,获得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发问、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景教学思想。数学情景教学是指通过借助图像、音频、游戏等创设符合小学生兴趣和认知特点的情景,激发理解动机,引发情感共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中 有效问题情景 创设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28-01

        引言
        新课改教育体系的改革,将素质教育作为重要教学理念,创新型教学模式有效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与创新,有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能够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与趣味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不断提升学生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思考和观察过程中不断吸收数学知识,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另外,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到教学情境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也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转化,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与学习能力。
        壹、创设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方向”主题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来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段动画问题情境:“熊大早上出门收集蜂蜜,告诉熊二自己去西边树林里了,让他傍晚去接自己回家,将蜂蜜一起带回来。但是熊二贪睡,还没完全清醒就出发了,走到一半迷失了方向,小朋友们该怎样帮他指路呢?”这时,教师将准备好的教学道具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找出正确的道路方向。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自主进行思考,运用学习过的知识内容配合教师的引导与鼓励,完成吸收课堂教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有效奠定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贰、悬念型问题情景的创设
        所谓悬念型问题情景,就是设置悬念,此类情景创设主要抓住的是小学生的好奇心里,由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同时相比于其他问题情景创设而言,悬念型情景创设也更容易给学生带来刺激感和新鲜感,更容易牵动学生的情绪,从而让小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朝着主动寻求知识方向转变,通过化被动为主动,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常见的可以设置悬念型问题情景创设的教学案例有: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度数”时,可以创设“学生考老师”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画很多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课堂上让学生用量角器随意量出一个三角形中的任意两个内角,然后提问老师三角形的第三个角是多少度?老师不用量角器量就能得出答案,这是怎么实现的呢?学生肯定会很好奇,学生好奇心一被激发,后面的教学内容就更为简单了,且学生有较强的参与感,对知识的理解也更透彻。
        叁、借助活动创设问题情景
        小学生活泼好动,所以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可以适当借鉴活动进行,以通过手、脑的结合,来实现进其思维的活跃,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创设活动型问题情景时,老师要注意以人为本,活动之中要尽可能的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授“圆的认识”这一章节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圆规画圆,要求学生先在纸上随意画一个圆,随后再画一个圆,提问:这两个圆是一样大的吗?为什么不一样大呢?随后再让学生在固定的位置再画一个直径为6厘米和半径为2厘米的圆,标出圆心、直径和半径,从这其中大家可以又可以看出什么东西呢?通过手、脑的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之中就能理解与圆相关的知识,并通过不断地思考,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极强的促进性。
        肆、创设“生活化”情景,符合学生生活经验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他主张课堂设计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枯燥乏味的抽象知识融入到生活化情景中,活化教学内容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创设情景无疑是情景教学的首选,这也是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例如,在《数字与编码》一课教学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几组常见的电话,比如119(火警)、120(急救)、121(天气预报)、122(交通事故报警)等,让学生读一读,区分数字和编码,增加生活基本常识。接着和学生玩一个游戏,让学生在课前收集的身份证号码,通过身份证号码能知道这个人的哪些信息吗?很多学生想到年龄和性别,还有什么呢?通过比对身份证号码,结果发现来自同一个地区的身份证前6位数相同,因此,代表的应该是行政地区代码,刚才猜测其中包含年龄和性别,那么他们在哪里呢?这个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寻找,这个环节学生讨论的非常激烈,且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够轻松的找出身份证中的出生年月。对于性别及校验码,对于小学生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最后总结身份证18位数字所代表的意义。这样,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学生主动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步发展,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心理,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共鸣,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学莉.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N].黔西南日报,2020-07-31(007).
[2]张虎生.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情景创设[J].科技资讯,2020,18(08):118+120.
[3]武志俊.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景的方法[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