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平
海南华益泰康药业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1100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片剂赋形剂的内在溶出速率对于药物溶出的影响。在这方面由于缺乏有关药物溶出速率的信息,这使得该问题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主题。方法:模拟了三种不同形状的片剂,分别为圆形、长方形、双凸形状,以制备多潘立酮片剂。使用USP溶出度仪II完成体外溶出度测试。通过计算各种溶出参数评估药物溶出速率;例如,溶出效率(DE),平均溶出速率(MDR),平均溶出时间(MDT)。结果:关于崩解时间,较大的片剂表现出更快的崩解时间。当片剂尺寸较小时,释放的药物量显着减少。另外,具有平坦或双凸几何形状的药片对DE值有明显的影响。通常,双凸片剂具有比扁平片剂更高的DE百分数。结论:不同的几何形状溶出参数存在明显差异,这在药物释放动力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对口服快速起效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片剂赋形剂;药物溶出;内在;溶出速率
通常,影响固体剂型药物有效性的最重要的过程是溶出速率。当一种药物以固体形式口服时,如片剂、胶囊或悬浮液,或肌肉内以颗粒或悬浮液的形式给药时,人们经常会发现,药物的吸收速度是由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液体中溶解的速度控制的。换句话说,溶解速率通常是以下顺序中的限速步骤。由于溶解过程先于吸收过程,任何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都必须影响吸收速率。因此,溶解速率可能影响生物反应的开始、强度和持续时间。从溶液中吸收比从药片吸收要快得多。当一种药物从溶液中比从固体中吸收得更快和更彻底时,很可能吸收速度受溶解过程的限制。
1.研究资料
1.1材料
马来酸多潘立酮、一水合乳糖、PH-101、预糊化淀粉、硬脂酸镁、盐酸、聚山梨酯20、胶体二氧化硅。
1.2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法制备马来酸多潘立酮片,称量所需数量的配料,并使用滚轧法进行混合以提供均匀的颗粒混合物。将颗粒压缩在不同的冲头和模具形状上,即圆形#6双凸、圆形#6平坦、圆形#9双凸、圆形#9平坦、长方形#12平坦、圆形#11平。片剂由旋转压缩机压制。50片重量相同的片剂,每片含有大约9千帕的硬度。片剂特征使用硬度计对厚度、直径和硬度进行了表征,片剂的含量测定和含量均匀性进行评估。平板或双凸片剂的总表面积值是通过在片剂两侧加上半径为πr2的表面(SA)和球形帽的表面积(2πRh)来计算的,其中h是高度,R是球形帽半径,R是底部半径。
多潘立酮片溶出度试验条件按BP(2015)仪器桨式培养基HCl 0.1 N转速50转程序紫外(λ=286nm)时间2、5、8、10、15、20、30、45分钟曲线至时间t,定义的是溶解效率(DE)的定义,即溶出效率(DE)定义的是溶出效率(DE)的定义,其中y是多潘立酮在t时间溶解的百分比,平均溶出时间(MDT)是另一个参数。
2.结果
在崩解时间分析中,圆形#6双凸为(15:20”± 01:30”)分、圆形#6平坦为(14:05”± 01:00”)分、圆形#9双凸(7:19” ± 01:30”)分、圆形#9平坦为(3:52” ± 01:30”’)分、长方形#12平坦为(6:03” ± 01:00”)分、圆形#11平坦为(1:40” ± 00:30”)分;在DE分析中,圆形#6双凸为(73.71± 1.94 )%、圆形#6平坦为(73.80± 1.89 )%、圆形#9双凸(88.59± 1.49 )%、圆形#9平坦为(91.95± 2.14 )%、长方形#12平坦为(88.75± 1.94)%、圆形#11平坦为(90.54± 1.81 )%;在MDT分析中,圆形#6双凸为(18.85 ± 1.40 )、圆形#6平坦为(18.78 ± 1.37 )、圆形#9双凸(8.44 ± 1.04 )、圆形#9平坦为(6.10 ± 1.47)、长方形#12平坦为(8.36 ± 1.38 )、圆形#11平坦为(7.14 ± 1.30);在MDR分析中,圆形#6双凸为(1.36 ± 0.07 )、圆形#6平坦为(1.11 ± 0.08)、圆形#9双凸(2.36 ± 0.20 )、圆形#9平坦为(3.49 ± 0.91)、长方形#12平坦为(2.38 ± 0.34)、圆形#11平坦为(4.07 ± 0.21);结果表明,较大的片剂崩解时间更快。长方形12双凸片崩解时间最快,具有良好的药理性能。此外,双凸片显示出比平片更快的药物释放。事实上,为药片提供更大的表面积可能更大。其他时间依赖性参数(MDT和MDR)的结果与崩解时间的结果吻合得很好。圆6片的崩解时间长,DE%低是由于其比表面积小。由于片剂的配方相同,溶质和溶剂之间的低表面积导致溶解物质的减少。事实上,片剂尺寸越小,DE的百分率就越低。此外,平板和双凸片的DE值越高,平板和双凸片的DE值越高。
3.讨论
溶出度研究在药物剂型的开发、体外和体内相关性(IVIVC)评估、注册和各种剂型的质量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单个药物的溶出方法取决于活性物质的溶解度、剂型特征、口服固体剂型等给药途径,通过不同的技术来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是制药工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可以通过制备纳米药物粒子来改变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固体分散体法、颗粒设计、药物稀释剂上的吸附。实验已经证明,体外溶出速率与体内吸收速率数据成正比。因此,药物溶出度的预测对于制药行业中的处方制定者极为重要。由于片剂形状对产品开发、工艺操作条件和营销问题的影响,片剂形状是制药工业的一个重要课题。多潘立酮,根据其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被划分为II类,选择了一种立即释放剂型的药物模型,这表明该类药物从剂型中的释放很容易受剂型组成的控制。因此,可容易地研究和评价相关的溶出方式不同的平板形状。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不同形状的片剂赋形剂对溶出度的影响。从处方组成和硬度来看,不同形状片剂对溶出度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是相同的。此外,不同类型的片剂表现出不同的初始释放度,这在速释片中很重要,它可以在药物被服用时就开始产生生物效应。随着药片尺寸的增加,突释速度更快。结果表明,除了片剂的硬度对崩解度和溶出度有影响外,片剂的形状也有显著影响,使片剂在口服时起效迅速。
概而言之,片剂尺寸的减小显著降低了药物的突释,双凸性改善了药物的突释,有助于实现片剂剂型的完全释放。
【参考文献】
[1]王嫦鹤,妙苗,刘雪峰,乔蓉霞,刘海静.药物固有溶出测定法及应用进展[J].药物分析杂志,2020,40(09):1536-1542.
[2]梁中文,陈嘉媚.5-氟尿嘧啶和对羟基肉桂酸共晶的制备、表征与溶出度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20,36(01):40-45.
[3]曹杰,朱志凌,袁梦,柯学.微环境pH对吲哚美辛固体分散体溶出行为的影响及评价[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9,50(06):68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