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 9型抑制剂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5期   作者:杨一君
[导读]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 9型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杨一君
         澳门卫生中心    澳门  花地玛堂   999078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 9型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 (PCSK9)是一种前蛋白转化酶,主要参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的降解过程,若人体内PCSK9基因出现突变,肝脏细胞表面LDL受体的数量会因此减少,继而降低清除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能力,导致高胆固醇血症。
         Alirocumab和evolocumab是新研发与PCSK9结合的人源单克隆抗体,导致LDL-C水平的降低幅度为30%至60%,抑制血浆LDL-C浓度达数周之久。 两者均在2015年通过美国食物及药物管理局的审批,目前临床应用针对那些已接受最高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LDL-C仍无法达到目标值之异合子/同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动脉粥状硬化心血管疾病之成人患者。 它们可单独使用或并用其他降血脂药物(PCSK9单克隆抗体治疗和他汀类药物/依泽替米贝的作用是互补的,与其他降血脂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及药效学交互作用目前则没有探讨)。  但在长期使用的病患中发现,极少数比例会出现PCSK9抑制剂的抗体,这表示药物降低LDL-C的功效已丧失,对心血管病患也没有益处。 此外,在绝大部份的研究中,对象均为高风险的心血管病患,缺乏对中或低风险患者的临床使用效益及安全性资料。
         PCSK9型抑制剂均应贮存在冰箱中,室温下避光存放可达30天,而常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反应,感冒征状,关节痛,尿路感染,腹泻,支气管炎,肌痛,肌肉痉挛和鼻咽炎等。 其他潜在安全隐患还包括神经认知问题,新发糖尿病,眼科问题,转氨酶浓度短暂性上升和神经管缺陷等。  
施药途径为皮下注射,可在腹部、大腿或上臂区域进行,注射部位应经常变换,不可注射于触痛、瘀青、发红或变硬的皮肤上。 Alirocumab的建议起始剂量是每两周皮下注射75 mg, 如果LDL-C下降反应不理想,则可将剂量增加至每两周150 mg的最大剂量。 Evolocumab的剂量为每两周140mg或每月一次420mg(因为该药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施药途径与Alirocumab一致。
         PCSK9抑制剂通过抑制PCSK9与LDL受体结合,增加可用于清除LDL的LDL受体数量,从而降低了体内的LDL-C水平。

他们的角色暂只限于那些使用口服降血脂药物治疗,仍无法把LDL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的心血管高风险患者。 尽管目前已有证明Alirocumab和evolocumab在降低LDL-C水平方面非常有效,但尚无关于此类药物改善临床结果和长期安全性数据的证据,对心血管事件罹病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无法确定,以及对慢性肾病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也未明,用于孕妇或哺乳女性的风险评估也缺乏,此外,PCSK9抑制剂价格昂贵,有关经济效益方面的探讨也不可或缺,解决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必须加快落实进行。

参考文献
Robinson JG, Farnier M, Krempf M, Bergeron J, Luc G, Averna M, et al.; ODYSSEY LONG TERM Investigators.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irocumab in reducing lipid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N Engl J Med 2015;372:1489-99.
Ballantyne CM, Neutel J, Cropp A, Duggan W, Wang E, Plowchalk D,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ococizumab (RN316/PF-04950615), a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 in statintreated hypercholesterolemic subjects: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se-ranging study (NCT: 01592240). J Am Coll Cardiol 2014;63 Suppl:A1374
Raal FJ, Giugliano RP, Sabatine MS, Koren MJ, Langslet G, Bays H, et al. Reduction in lipoprotein(a) with PCSK9 monoclonal antibody evolocumab (AMG 145): a pooled analysis of more than 1,300 patients in 4 phase II trials. J Am Coll Cardiol 2014;63:1278-88.
Cicero AF, Colletti A, Borghi C. Profile of evolocumab and its potential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Drug Des Devel Ther 2015;9:3073-82.
姓名:杨一君
出生年月:1974年6月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广东中山
当前职务:药剂师
当前职称:一等药剂师
学历:临床药学硕士
研究方向:无
作者单位全称:澳门卫生中心
单位所在地:澳门特别行政区
单位所在地邮编:若宪马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