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王丽芳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丽芳
[导读] 摘要:水污染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的广泛关注,水质的好坏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
        大唐呼伦贝尔化肥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码:22038119890917xxxx
        摘要:水污染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的广泛关注,水质的好坏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这就需要相关单位加强对其进行化验分析,这样才能够保证根据数据来实现对于水质的管控,以此才能够加强对于环境的保护,同时也能够依据数据的内容对相关企业进行处罚,保证能够将其工业废水排放值保持在合格标准以内,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当前所应用的水质化验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于质量控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水质化验;分析;质量控制
        引言
        地球的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水资源,地球70%是由水构成的,那么水的质量问题也就和人类的发展,更和地球大环境的生存息息相关。此外当今社会的发展也与水资源的利用密不可分,无论是从引用方面,还是环境方面,水质管理都需要严格控制。在水资源评价中,水质分析化验是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判断水质是否存在问题的重要方法,可以利用精确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在水质分析中,最终得到的结果不仅要用化学方法,而且要用统计等一系列数学方法,使结果更具真实性,通过准确的数据了解水质状况,更有效地处理水质问题。
        1水质化验分析中质量控制的作用
        为减轻水污染程度,应具体落实水质化验工作,对水质化验分析质量全面把控,以便真实掌握水体污染情况。当前我国水体种类多样,这要求化验分析员视情况选择水质化验分析方法,以此保证水质检测工作实效性,真正满足水的质量控制需求。实际上,水质化验分析对水治理、环境保护等工作有重要影响,应用质量控制技术完成水质化验分析任务,意味着水质检测数据信息可以动态获取,进而能为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策略制定提供信息,同时,水质化验的质控制度也能相应得到完善。对比于传统的水质控制法,现代化质量控制技术更具实用性,能够及时、全面获知水体化验数据,经数据分析了解水体质量,进而为信息平台构建给予信息支持。水体化验分析期间,选择适合的化验方法,尽最大可能减少干扰因素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质量控制水平,为水质评价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水质化验分析中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2.1环境方面
        水质环境优劣度直接影响化验分析结果,且实际误差易超过规定误差,导致水质保护与利用策略片面制定。实际上,空气环境中存在悬浮颗粒,这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举例来说,水中一旦出现气溶胶颗粒,则总溶解固体值随之升高,并且颗粒物易在器皿内部粘结,导致化验结果失去参考价值。此外,环境温度、湿度也会对化验质量产生影响,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则仪器设备在较高温度条件下无法正常运行,且检测误差必然产生,进而水质污染管控效果会大打折扣。
        2.2试验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试验操作人员是进行水质检验的主体,如果其缺乏良好的专业能力,那么检测结果不会具有权威性。试验操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具备专业精神,这样才能在试验过程中避免各种误差,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如果试验操作人员忽视试验的某个细节,就可能导致试验的失败,延误各项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设备状况因素
        没有测量仪器和其他实验设备,水的分析工作就无法进行,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在进行实验过程中,一定要使用相关仪器设备,所以在使用前,必须对相关实验仪器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以确保其状态、质量良好,避免疏漏、偏差。在进行液体实验时,必须使用相应的仪器,如用过的仪器未经处理或有残留物等,定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平时对各种实验设备都要严格管理,使用时要遵守相关的规范。


        3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3.1控制检测环境
        具体来说,控制化验环境温湿度,即通过现代设备及仪器适当调节温度和湿度,使其满足水质化验的环境要求,常用设备包括空调、加湿器等。如果化验环境较特殊,那么应适当增加水质检测次数,尽可能减小化验误差,得到可靠的化验结果。例如,检测水中微生物时,应在无菌环境中完成检测任务,如果环境质量不达标,那么检测结果必然受到影响。从中能够看出,严控水质化验分析环境十分关键,这是控制水质化验分析质量的基本要求。
        3.2提高水质化验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水质检验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水质化验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水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水质化验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保证水质化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控制水质化验质量。水质化验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包括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更包含职业素养。在水质检验中,水质检验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按照相关标准执行检验工作,而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简化试验流程,导致试验操作失误增加,从而影响试验结果。提高水质化验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是一句口号,而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要出台严格的考核与监督制度,进一步规范水质化验操作人员的行为,帮助其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另外,做好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帮助试验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3.3加强相关设备的维护和相关试剂的保存
        开展水质分析化验时,要使用多种仪器和相关试剂,这样才能及时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防止仪器出现问题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进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要防止实验过程中因设备或试剂出现问题而造成结果有误差,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定时进行检查。
        3.4水质样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技术人员在进行水质分析化验时,需要有一名专门负责整个实验过程监督的工作人员,确保技术人员根据标准进行每一步实验。同时,在水质分析过程中,要安排专业人员对全部实验数据进行跟踪记录,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由于水质分析是质量控制的关键部分,需要更加关注,任何潜在的问题都需要提前准备,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避免问题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3.5控制化验过程
        由于水质化验对水体质量评价影响比较大,因此,为了提升水质化验质量控制的整体水平,需要在水质化验过程中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水质化验方法选择时,应根据水质化验实际需求选择相应化验方法,确保所选化验方法能够满足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这对化验结果精确控制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高度重视样本复检环节,通过副样复检来控制误差,在这一过程中,经样本标号、对比分析、结果复检等操作得出真实检测结果。需注意的是,复检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否则易因副样发生质变而扩大检测误差。当化验分析结束后,针对误差原因深入探究,将误差分析结果直观显示,以便为水质评价提供依据。在对质控方法进行选择时,工作人员在水质化验分析环节视情况使用复验法、平行样本检验法、对比实验法,这三种方法操作步骤存在差异,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准确检测结果,应优选可行性质控方法,确保水质化验分析需求被及时满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质分析中质量控制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它直接关系着最终的实验结果。建立可靠的质量体系,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开展深入的技术研发工作,努力提高水质化验质量,保证水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保护水源和维护水污染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亚妮,李毅.水质化验分析方法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J].化工设计通讯,2019(4):213-216.
        [2]申倩倩.水质分析化验中的质量控制[J].农村实用技术,2020(3):48.
        [3]文泽东.质量控制在水质分析化验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石油,2020(13):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