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王欣欣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欣欣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我国重要的工程,其会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状况,还与工程投资的合理利用情况有很大联系,甚至能够直接影响工程的未来发展。
        身份证号码:23030619910616xxxx
        摘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我国重要的工程,其会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状况,还与工程投资的合理利用情况有很大联系,甚至能够直接影响工程的未来发展。现今,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本文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检测;管理问题;改善对策
        引言
        水利工程质量指的是相关合同、技术要求和标准文件对水利工程安全、经济、质量和美观性等方面的要求。做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能够使水利工程质量有显著的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是政府、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必不可少的监督和管理活动。水利工程项目属于我国的经济基础产业和设施,有着非常强的专业性,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将各方面法律、法规等相互结合,确保工程施工任务能顺利有效完成,各项管理目标满足要求。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处理策略,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1水利工程检测的积极意义
        水利工程在建设中,需要接受质量方面的检测,具体检测工作就是根据国家、国际相关检测标准、法律、法规,针对水利工程实体和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中间产品、原材料、机械设备、金属结构等进行检查、试验、测量、度量等,把检测结构同相应的标准进行对比,看其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检测管理以及控制水平,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方面,有着积极意义,能够推动水利工程有更好发展,体现出更大的应用价值,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水利工程检测的问题
        2.1施工单位管理制度不完善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单位内部制度的完善程度,严格落实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为实现水利项目质量目标的重要保障。然而,实际管理工作中许多施工单位还缺乏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还比较缺乏,对有效执行施工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2.2欠缺法律法规的监督
        水利工程检测得到的最终检测结构,应当收到法律的保护,这是必然的,同时法律法规也要监督检测工作。但是实际上,我国针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而制定的法律法规比较少,存在一定盲区。原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已经跟不上科学技术发展飞快时代下,水利工程管理质量检测的管理工作的步伐,还有一部分法律可能存在漏洞,企业发现了这些漏洞,逃避一些监管。从这点去看,法律法规对于检测工作的监管力度比较低,很难更有效地监督检测结构,所以必须要完善该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开展检测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检测在最大程度上的真实性。
        2.3检测标准不够统一
        在过去很长的一个阶段中,我国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方面,并没有针对性的统一检测标准,因此当建设企业在检测水利工程质量的时候,检测范围和检测标准也不是相同的,这就给一些企业留下了鱼目混珠的机会。这些问题的存在,总体来说就是对于质检工作不够重视,所以在相关部门监管、查办的时候,很难进行下去。通常来说,水利工程检测工作应该由专业质量检测机构或者单位进行,可是部分质检工作也没有依靠专业机构,依旧运用自己检测系统开展检测工作,得到的检测结构不够一致,很难将不同检测结果做对比,最终检测结果是不是全部满足水利工程质量的标准要求,也很难得到准确答案。
        2.4监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队伍中,人员组成有非常复杂,很多水利工程人员缺乏专业的水利工程知识,有些管理人员甚至尚未了解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常识,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受到影响。

另外,水利工程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工程管理有重要影响,部分监督管理人员为了牟取私利,放松监督力度,导致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失去原有意义。甚至有些工程监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监管资格,工作经验缺乏,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样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3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问题解决策略
        3.1健全管理体系
        现阶段形成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方法为监督部门控制、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保障和政府部门监督,相对于工民建项目水利工程具备投入资金多、技术难度高、工期长和各参建方协调难度大等特点,从而使得水利施工管理控制具备明显的动态性和复杂性特征,这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一定的挑战。项目法人承担着工程建设质量、资金、安全、进度等各个环节的总体责任。项目法人要健全财务组、质量安全组、内设综合组等机构设置,完善财务管理、阶段验收、工程例会、档案、计划、安全、合同、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工作人员、各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法人代表的岗位责任制,内设各组职能和岗位责任制,协调处理好财务管理人员、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设工作。经常检查督促水利工程各参建方工作,对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重点监督隐蔽部位和重要部位的施工,健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体系。
        3.2强化法律法规的监督,提高监督管理的力度
        水利工程检测工作,需要接受法律的监督,以合法有效的相关法律条款,针对检测结果进行监督。面对我国该方面法律内容比较少,水利工程检测管理工作得不到满足的问题,以及法律条例有不足的问题。要从政府方面开始重视水利工程检测管理工作,地方可以出台相应的地方性规章制度等,弥补法律的不足;另外,针对检测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开展相应的法律宣传工作,提高其法律意识,让其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不会心存幻想钻法律的空子。
        3.3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全面贯彻落实
        水利工程施工检测标准不够明确,导致质量检测范围也模糊不清,质量检测处在混乱的状态中,针对此,要制定出统一的检测标准,确定检测范围、方法等等。例如,总结前期水利工程检测的有一些案例,分析问题,选择出科学的检测方法等,逐渐完善检测标准。另外,必须要落实检测标准,全面贯彻统一的检测标准,针对不符合标准,要进行一定处罚,给予警示,促使检测工作依照标准进行。
        3.4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
        水利工程的监测人员主要有领导人、检测人员、工程经理和监理工程师。不同的检测人员有着不同的素质要求。作为一个领导人,应具备相应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身为检测人员,应有相应的水利工程施工经验,能够积极参与施工、设计、监理和检测等工作,才能有效确保检测质量。此外,应做好相应的安全教育工作,以确保检测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防止发生检测事故。对于政府职能部门而言,也应发挥相应的作用,建设优秀的施工队伍,选取的施工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提升参与单位的质量意识,制定出新的标准和体系,定期对工程进行抽样检查,为水利工程的质量提供支持和帮助。
        结束语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有重要影响,当前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较多影响因素的存在,不利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因此,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注意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解决和处理措施,满足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开展需要,为我国水利工程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新福.探析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检测与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08):289-290.
        [2]汪魁峰,张欣,宋立元.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吉林水利,2018(12):44-47.
        [3]陈光丁.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检测管理措施研究[J].安徽建筑,2018,24(04):273-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