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芳
襄阳市第二十中学 441000
摘要:语文是学生始终要接触的语言文学,为学生带来丰富的视野,也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学习质量,它就像是学生接触世界的门窗一样,可以为学生的发展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而群文阅读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彰显教师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发展。因此本文以“初中语文课堂中群文阅读教学探析”为题,具体阐述点面结合、求同存异、读写结合等教学策略,致力于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语文素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实力,能够实现自主阅读文章的效果,但是其学习自制力较差,也没有群文阅读的意识。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意识到群文阅读的积极意义,帮助学生树立阅读意识,同时在课堂中引入群文阅读,也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某一篇文章或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表达的深刻内涵。以下是笔者的教育浅见,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带来启发。
一、点面结合,找到群文之间的关联处
群文之间的相关点是教师引入群文的重要方式,也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思考顺利地过渡到相关知识上,既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那么如何找到多篇文章的支撑点?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这项能力,如,将群文之间相似的主题作为切入点;将群文之间相同的作者作为切入点、将群文之间相同的表现形式作为切入点等,都能够有效地开展群文阅读,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共同引导学生认识群文阅读,爱上群文阅读。
例如,教师在教学《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以文章作者鲁迅作为引入群文阅读的切入点,将《朝花夕拾》散文中的《五猖会》《藤野先生》《狗·猫·鼠》等文章进行片段截取,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作者鲁迅在回忆往事中所流露出的情感,以及对旧社会的批判等。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入《社戏》这篇文章,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对比阅读教学,让学生深刻认知文章内涵,既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也能够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
二、求同存异,指出群文之间的优异点
学生始终是发展中得人,初中生思维敏捷,善于联想,而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能够引导学生将思考落在实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扩展与多边,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求同存异的群文阅读教学,主要是根据多篇文章的相同点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在对比中深入阅读与探究,从而找出群文之间的优点,并化为己用。而群文之间的不同之处,主要是指学生思维的多样化,教师应该保持学生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的语文实力不断增强。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九年级第二单元的内容时,引出一个写作知识点——观点要明确。该单元的《敬业与乐业》《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必学文章,以及选读文章《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都具体、明确地阐述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将四篇文章再次阅读,并比较每篇文章的表现手法,找到文章的优点,如《敬业与乐业》中的作者通过“举例子”与“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阐述了“敬业”“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让学生的深刻地感受到“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所在。
三、读写结合,突出群文阅读积极意义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提倡学生综合实力的发展,当学生群文阅读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其语文素养也会相应提升,那么如何检验群文阅读的学习成效?读写结合便是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时,可以将写作教学与之结合,每当学生完成群文分析之后,教师都可以设计一个写作任务,既能够巩固学生的群文阅读成果,也能够检验学生语文实力。此外,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与表现形式进行逐个分析,并标记重要知识,最终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成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这一写作要点时,将本单元的文章《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梦回繁华》这四篇文章进行对比,并引导学生借助每篇文章的优点进行写作练习,切实体验群文阅读的积极影响,同时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总之,读写结合与群文阅读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实力,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应该得到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认可,并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近年来群文阅读得到了众多教育者的关注,并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认可,不仅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入群文阅读,为学生设计出精美的课件,向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为学生的语文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总之,群文阅读对学生发展大有裨益,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看到其教育意义,合理应用。
[1]刘菊.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求知导刊,2019(52):54-55.
[2]张小燕.群文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助推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