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 李晨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李晨
[导读] 摘要:改革后,人类逐步迈入电气时代,电力已然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电力工程更是成为现代工业的基础性工程之一。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分宜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新余  338025
        摘要:改革后,人类逐步迈入电气时代,电力已然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电力工程更是成为现代工业的基础性工程之一。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提高,用电量也在逐年增加,电力行业在力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的同时,又要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此背景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工作逐渐步入大众视野,成为电力研究关注的项目。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管理
        引言
        受电力设备性能及外部环境的干扰,电网运行各环节中均不可避免产生一定的电能损耗,导致供电成本增加。随电网供电压力的上升,输配电过程中产生的线损总量不可小视,甚至影响电力供应的安全及稳定,成为电力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有必要对线损管理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本文对相关内容展开了论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内容
        线路损耗是电力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其中,配电网络可以采用能源技术实现对基础问题的调整。不过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线损管理工作无法获得理想效果。实际上,线损管理与电力企业的各个环节均存在紧密关系,无论是生产还是调度分配,或者是后续的传输流程、经营管理等,均需要对线路损耗予以合理控制。此外,电力工程中涉及的现场情况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化,主要包括统计概率、线损理论基础、线损定额分配、线损管理不当造成线损及经济不当线损等。因此,在线损管理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控制,强化线路损耗管理的有效性。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电路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2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问题
        2.1管理制度缺失
        线损管理制度的制定应结合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及在线损管理过程中总结出的问题和规律进行,但观察现有的线损管理制度,存在较严重的理论指导与实际工作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例如,线损管理缺少联动性,当发现线损问题后,需要与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取得共识后再开展相应的处理工作,导致线损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此外,有效的线损管理需要线损率计算、功率因数调整、电能计量等多环节工作的配合,以上工作的脱节也导致线损管理未达到应有的效果。线损管理制度作为线损管理工作实践的理论核心,其完善性和科学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线损管理工作成效。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应涵盖线损管理工作流程、线损管理技术要求、岗位分工方案、人员培训机制等内容,确保线损管理各项相关工作均能在管理制度中找到相应的说明。例如,将线损管理责任制及绩效考核评价标准纳入到管理制度当中,结合线损管理工作要求,明确线损管理奖惩标准及方式,以便开展事后追责工作。对线损管理工作流程进行简化,形成扁平式的线损管理组织模式,确保当发现线损异常现象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问题上报及审核工作,及时对异常现象做出处理。设计线损管理规范化流程,设计专门的线损管理台账,要求相关人员在开展巡检、计算等工作后,详细记录现场情况,填写相关信息,以便对线损问题进行合理监督。
        2.2设备检修不及时
        各种电力设备是电力发展的基础,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出现设备问题,毫无疑问会造成大量的线路耗损。同时,随着我国电路密度的提高,电路架设范围的扩大,在设备检修方面很难做到及时修复。一方面,电力行业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电路实时检测系统,从而使得维修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电路出现的具体问题,从而减慢维修速度,出现较大地线损危机;另一方面,面对密度、大范围的电力设备检修,目前的技术人员数量还是不足的,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会受到限制。
        3减少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的主要措施
        3.1加强人才建设
        人才是电力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加强人才建设是保证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加强人才建设方面,既要注意人才数量建设也要注意人才素质建设。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大量新鲜血液投入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既要培养能够进入实验室展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工作的研究的人员,又要培养能进基层架设维修电路的工作人员。
        3.2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线损管理工作,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实现对线损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电力企业应该构建管理小组,实现对责任的细化落实,将管理工作分配到每位人员身上。其次,电力企业可以设置相应的奖惩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为线损管理工作贡献力量。再次,电力企业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管理素质水平,确保线损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最后,在开展线损管理过程中,应该将高效化办公技术应用其中。例如,运用信息化技术对电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然后将数据传输至终端,再利用计算机对所采集的信息数据予以统计、分析,避免人员主观因素对线损管理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电力企业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线损管理流程、线损管理办法,实现对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调整,确保后续工作可以在高效、顺利的状态下推进。
        3.3加强抄核收管理
        偷电及违规用电行为也是引发线损的原因之一。电力企业有必要将抄核收管理与线损控制相配合,若管理过程中发现违规违法行为,结合情节严重程度及相关法规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并开展必要的用电安全教育,提高用户法律意识及安全意识,避免此类现象再次发生。定期检查计量设备及其他电力设备状态,及时发现私自篡改设备现象,追究责任人,并将问题设备统一保存。
        3.4更新计量设备
        计量设备用以获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实施电力数据,若计量设备本身存在问题,导致获取的数据不准,必然会影响线损率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在线损管理过程中,需定期查看计量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及时进行设备更新。例如在大规模用电工程中,应选择安装高精度的电子计量设备,控制计量设备本身的运行损耗,并获取最准确的用电信息,维护企业及用户的双方权益。
        3.5改造电网升压
        发动机中包含3种功率,即视在功率、无功功率、有功功率,并且总是同时存在,三者关系为S2=P2+Q2。因此,要想实现线损管理的目标,应该在有功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对电网的电压的提升,减少电网元件的电流。其中,改造电网升压的原理(见图1),而具体的升压措施如下。(1)缩小线路中电流的密度,实现对负荷的分流;(2)大范围应用节能型号的变压器,如S9;(3)积极调整布局不合理的线路,实现对线损的有效控制。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实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目标,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图1改造电网升压的原理
        结语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力行业的发展前景,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探索。虽然目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工作存在诸多漏洞,如:制度不完善、基础设施受限等。但电力行业也在积极应对线路耗损,在逐步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不断加强人才建设。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工作一定会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祎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41-42.
        [2]孙振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其管理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8(2):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