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运行的影响因素及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许凤霞
[导读] 摘要:电力日益成为居民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尤其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电力安全的需求日益攀高,这也就意味着,增强电力工程运行稳定性,确保电力资源能高效满足居民生产生活,不仅可以从社会福利角度,增强居民生活满意度,还可以从经济层面,起到保护生产作用,减少因为电力供应不稳定引发的经济损失,有鉴于此,有必要重视电力工程运行影响因素及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措施。
        锡林郭勒电业局二连浩特供电局  内蒙古二连浩特  011100
        摘要:电力日益成为居民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尤其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电力安全的需求日益攀高,这也就意味着,增强电力工程运行稳定性,确保电力资源能高效满足居民生产生活,不仅可以从社会福利角度,增强居民生活满意度,还可以从经济层面,起到保护生产作用,减少因为电力供应不稳定引发的经济损失,有鉴于此,有必要重视电力工程运行影响因素及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运行;影响因素;电气自动化
        引言:根据规划,2009-2010年、2011-2015年以及2016-2020年三大阶段我国电网计划投资额分别是5510亿元、15000亿元和14000亿元,其中智能电网计划投资额为341亿元、1750亿元和1750亿元,投资额占比从6.19%提升至12.5%,这样就优化了电网运行系统。但是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内部、外部风险影响,导致电力设备故障、电力系统管理出错等问题,最终造成电力系统永久性损伤,并对用电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所以确保电力工程运行安全,有必要重视电力工程运行过程所可能遭受的风险因素有哪些,同时采取一系列防控手段,加强电力工程运行时的抗风险能力。电气自动化不仅可以有效规避主观偏差风险,而且还可以在落实智能管理、自动运行、信息管控等背景下,优化电力系统自主管理效力,客观维护电力工程运行安全。
        1 电力工程运行安全制约因素
        电力工程运行安全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管理风险、职员主观偏差风险、自然环境及不可抗力因素风险。其中电力系统管理风险是在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人事管理制度、设备维护计划、系统运行数据采集分析能力等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需要,导致电力工程运行时候,极易因纰漏问题产生故障,主观偏差风险是职员在履行本职工作时,由于缺乏职业道德及较高的专业素养,职员工作行为无法满足电力工程安全需要,尤其是因职员粗心大意导致的数据抄录出错、警报讯息不能及时响应等,对电力工程安全运行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野外天气条件恶劣,加速电气设备部件老化进程,遭遇雷击、泥石流、洪涝、地震等灾害时,同样会影响到电力工程运行安全[1]。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运行中的作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等实现电气系统的自主管理,渗透至电气系统设备方方面面的同时,能通过自查,及时识别潜在安全隐患,通过规范运行,规避主观偏差风险,通过自动运行,减少人工负荷,降低电力系统操作难度,客观维护电力工程运行安全。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运行中的措施
        3.1 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管理优化方面的运用
        2003-2008年,我国发电装机量从3.91亿千瓦时上升至7.93亿千瓦,装机总量翻了一倍,至2019年,我国发电总装机量已经达到20.11亿千瓦。然而,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提升以及线路复杂度的迅速增加,给我国电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提高电网的自动化成为了重要任务。而电网自动化改造过程可以从人员、设备、系统运行方面,尽可能的规避运行风险,基于人员视角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职员的主观偏差风险很容易造成电力工程运行出现偏差,有必要配合电力系统运行建立适宜的员工管理系统,针对员工出勤情况、任务执行情况、职业素养考核情况等进行汇总,通过人事调整,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实现人才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高效化,通过奖惩管理,督促员工自发约束自身行为,同时激发员工积极性,通过工作能力把握,合理安排岗位及分配任务,基于设备视角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下,电气设备可以客观维护电力工程运行安全,同时减少员工负荷,降低电力工程运维压力,有鉴于此,应当重视电气设备的升级改造及维护,可介于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增强电气设备自主运作、微机监测、自主排障能力,减少人工工作量及降低人工工作难度的同时,可以客观增强电力系统抗风险能力,伴随着设备老化及系统运行异常影响,电气设备随时可能在某一时间发生故障,因而除了在发生故障时及时排除外,还应当编制维护计划,对电气设备老化程度、故障风险等进行检查,核心部件或消耗类部件,应当在使用寿命临近时进行及时更换,规避电气设备异常故障风险,基于系统运行视角的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系统运行管理需要从整体视角调整电力工程运行方案,需重视信息采集、信息分析、应急排障,尤其是应当结合电力工程运行实际,协调设备运行、职员工作,以及电力生产各个环节,确保电力系统的整体化协调运作[2]。
        例如,推动人事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在明确职员工作绩效下,了解到该职员是否和自己的岗位相匹配,若不相匹配,则可以进行调整,若职员职业道德不符合岗位需要,及时调离该职员,也可以避免该职员在该岗位上出错,最终威胁到电力工程运行安全,推动电气设备升级改造及维护工作,就可以在电力工程覆盖范围较广下,重新调整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方式,电磁干扰颇大的电气设备内部,也可以在安装二次设备时,针对二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及工作稳定性进行优化,若能合理维护二次设备,可以确保二次设备能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最终客观保障电力工程运行安全,重视系统整体协调运行,就可以在构建电力系统时,重视电气设备的适配性,在电力系统运行时,能在分析系统运作数据下,对电力系统结构进行优化,以此可以较好的整体化电气设备。
        3.2 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职员主观偏差风险方面的运用
        职员主观偏差风险除了可以透过信息化管理外,还应当重视岗前培训、电子手册编制等工作。从岗前培训来看,应当在员工正式步入岗位前,针对员工的工作技能、职业意识、安全生产认知等进行培养,尤其是需要职员适应电气自动化工作环境,保障职员工作效力,同时保护自己及企业财产安全,从电子手册的角度来看,电子手册应当涵盖操作规范、着装规范、应急处理方案等,确保员工可以时刻参考电子手册,调整工作习惯、强化工作能力、凝聚职业意识[3]。
        例如,重视岗前培训,就可以在职员正式入职前,向职员展开安全教育,若职员需暴露于高压环境下时,就可以尝试二次设备,对操作环境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以此为基础制定应对方案,可以更好的保障职员人身安全,重视电子手册编制工作下,就可以将展开工作时的注意事项列入到电子手册中,员工依托手册,可以时刻被提醒注重着装规范,及工作时应当重视的注意事项,主观偏差风险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有效限制。
        3.3 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自然环境及不可抗力因素风险方面的运用
        自然老化及不可抗力因素会造成户外电气设备可能在某一时间工作异常,除了积极识别灾害类型外,还应重视定位系统在户外电气设备上的运用,从积极识别灾害类型的角度来看,可以综合运用温度传感器、摄像机、电流检测器等,在发生故障时,将现场环境数据传递给总控室,监控人员分析数据后,可以较好的把握灾害类型,从定位系统的角度来看,应当依托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某处节点发生故障后,将该处坐标地位发送至总控室,便于监管人员明确故障地点并及时做出反应。
        例如,运用电流检测器、温度传感器等,在电气设备遭遇雷击时,就可以将识别到的异常电流发送至控制室,监管人员分析数据特征后,可以较好的把握某处电气设备是否遭遇雷击,配合定位系统发送回的坐标,可以方便监管人员及时派出维修小组。如图所展示的是2014年-2018年信捷电力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引入电气工程运行中后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从图中可以看出信捷电力营业收入由2014年的2.94亿元增长到了2017年的4.84亿元,实现了高速增长,并且信捷的净利润也由2014年的0.76亿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1.5亿元。而信捷之所以会实现五年营业利润的持续增长,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信捷电力管理人员建立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监测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够及时监测出电力工程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由此避免了安全隐患对电力工程运行效益的影响。
 
        图 1  2014-2018年信捷电力经营数据统计
        4 总结
        电力工程运行安全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管理风险、职员主观偏差风险、自然环境及不可抗力因素风险,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等实现电气系统的自主管理,在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应当重视人员信息化管理、设备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岗前培训、电子手册、自然灾害识别及定位。
        参考文献:
        [1]张同斌.探析电力工程运行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00(035):1672-1672.
        [2]梁仁康.电力工程运行的影响因素及电气自动化技术[J].低碳地产,2016,2(14).
        [3]马鹏飞.浅谈电力工程运行的影响因素及电气自动化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00(016):1250-1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