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设计中的节能方法和措施研究 江月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江月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人民群众对于生活质量要求出现了跨越式的提升。
        国网南通市海安市供电公司  江苏南通海安  2266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人民群众对于生活质量要求出现了跨越式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供配电设计需要进一步探索节约能源的措施,降低基础投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的目标。同时,合理应用正确方案进行节能,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基础体验,节省宝贵能源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碳排放规模,实现绿色环保的应用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供配电设计的基础概念与主要特征,随后深入研究相关设计策略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供配电设计;节能方案;应用策略
        引言:在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增加的同时,群众生活条件也出现了一定的飞跃。由于家庭内部电气设备的增加,以及内部功率消耗的提升,导致电力的需求迅速上涨,导致能源出现紧张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需要探索供配电流程中的节能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布置,降低资源浪费的规模,提高群众用电的可靠性与科学性,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供配电设计的基础概念与主要特征
        1.1 基础概念
        供配电基础应用系统是电力网络的关键组成内容,其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流程将电能资源进行快速分配,实现高效率送电的目标。同时,有效的供配电系统还可以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提高电力网络的可靠性,保护用电安全。供配电系统设计包括资源分配规划、问题研究、路径设计等,为了提高整体电力运输与配送的效果,相关人员需要注意功率补偿问题、变压器应用问题、导线类型于结构问题、防雷击问题等,整体复杂程度较高。因此,在进行供配电设计的流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保证基础延续性、操作效果、系统化程度、协调模式等,确保相关活动能够正常进行,提高电力网络的稳定程度。
        1.2 主要特征
        电力网络供配电设计的主要特征包括四方面内容,首先是低电压配电部分,这一结构的设计需要注重运行周边环境条件,并结合基础现实因素进行类型选择,包括混合方案、树干方案、放射方案等。第二是断路器部分,这一装置的基础类型较为丰富,包括真空式、油式、气体式等,设计过程中应当优先选择先进类型,进一步强化应用效果[1]。第三是变压器部分,在当前主流应用类型中,电压器主要分为油浸式、树脂浇筑式、干式等。在这些类型中,树脂浇筑式具有良好的低噪音优势,同时对火灾的抗性较强,能够防止潮湿水汽的侵入,有利于整体稳定性的提升。第四是电力与照明部分,我国针对两者的价格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分割配电,并结合现实条件要求,延伸出常规系统与紧急系统。设计人员在进行供配电设计时,需要结合不同条件特征进行设计,尽可能保证应用效果与经济效益。
        2 供配电设计应用节能措施的策略途径
        2.1 完善配电线路设计
        在供配电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进一步强化整体应用效果,避免电力资源过度浪费的问题出现。通常情况下,配电线路的基础类型包括两种,分别为电缆、电线与纯架空线路。由于物理学限制原因,电力在导线传输流程中会产生显著的损耗。通过相关研究计算能够发现,应用恰当的设计进行供配电线路安排能够降低损耗规模,进一步提高整体利用率。相关人员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设计,例如减少供电导线的总长度,尽可能拉近基础节点的距离,并将变电装置安装在核心区域,实现降低损耗率的目标。同时,还可以将线路以直线路径进行设计,使其在低电压配送的过程中能够摆脱回路装置局限,达到节能的应用目标[2]。设计人员还需要扩大导线的横截面,保持发热情况稳定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而强化节能效果。必要时,可以更换线路的基础应用材料,选择铜芯导线进行设计,降低整体电阻,实现节能目标。


        2.2 注重变压器类型
        节能设计与变压器的应用效果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电力系统应用中,10千伏与35千伏级别的变压器属于较为常见的种类。这种变压器的应用时间较长,整体运行压力大,如果质量条件不足便会出现异常问题,导致供配电效果受到负面影响。同时,合理选择变压器的种类能够显著加强节能效果,有利于电能的进一步利用。相关设计人员应当根据环境条件以及运行压力级别,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种类,进一步改善电能利用率,使供配电流程能够达到节能标准,促进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2.3 挑选合适的电动机
        电动机属于供配电的核心部分,在常规设计过程中,电动机需要承担容量45%的基础负载,整体工作压力较大。因此,选择合适的电动机进行设计有利于降低能源损耗,进一步提高节能效果。影响电动机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作状态与功率因数,异步类型装置在没有负载的情况下,功率因数较低,能够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而处于70%运转功率时,异步电机的因数会出现上升趋势,容易导致能源消耗问题出现。因此,在进行供配电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注重电动机类型的选择。通过结合环境因素条件以及基础工作压力的数据,应用可靠的电动机,达到节能设计的目标[3]。
        2.4 应用人工无功率补偿
        在供配电设计的过程中,人工无功率补偿属于较为重要的节能手段之一。在应用同步电动机的状态下,利用人工补偿方式,能够进一步强化功率因数,实现良好的节能效果。因此,为了节约基础能源,应当采用无功功率调节模式,或就地平衡应用策略。就地平衡主要通过低电压无功功率补偿的电容器进行操作,高压情况下转由另一部分进行补偿,实现良好的稳定效果。通过应用这种策略,能够显著降低出现损耗的概率,并预防电压损失问题。在周边环境条件不同的情况下,相关人员应当筛选集中式补偿方案、分散式补偿方案以及就地补偿方案进行操作,对比其优缺点,选择恰当的设计方式进行节能配置。
        2.5 加强照明系统节能设计效果
        在电力分配与供应的过程中,照明类型用电属于规模较为庞大的类型。因此,相关涉及人员需要重视对照明用电的节能设计,使其能够符合相关标准,避免过度浪费资源的问题出现。在节能式照明设计中,相关人员应当针对当前照明需求情况、基础应用数量规模、亮度明暗程度进行分析,并详细规定基础电源设计形式以及功率分配,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良好的节能设计目标。同时,在照明节能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严格考虑三相负载状态,并按照规定进行设计。这是由于三相负载容易出现平衡度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变压设备以及电路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电网故障概率增加。在设计规划时,相关人员还需要考虑到照明灯设备类型以及光源的配置方向等细节,确保应用设备属于节能型号,降低电力浪费的概率。当前,T5型号节能灯能够达到良好的能源消耗级别,其功耗仅仅相当于传统白炽灯的15%,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4]。另外,最新LED四代灯光也逐渐走入了应用范围内,其能够达到优秀的启动响应时间,整体功耗进一步降低,有利于长时间使用,节能效果较为良好。相关人员应当结合环境状态以及电力需求压力,合理设计照明灯光的供配电部分。通过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照明系统的能耗可以显著降低,并持续有效运行。相关人员应当继续探索节能产品,并将其应用在供配电设计中,实现良好的发展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供配电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进一步强化整体能源利用率,为节能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浩博.对供配电设计中的节能方法和措施的研究[J].赤子,2019,000(001):110.
        [2]董叶锋.供配电设计中的节能方法和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015):6118-6118.
        [3]卢春雷.浅谈供配电设计中的节能方法和措施[C]// 科技与企业——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
        [4]杨旭.工厂供配电设计中的节能方法和措施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