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农村局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大棚蔬菜是指通过在大棚上覆盖塑料薄膜人为地创造出适合蔬菜生长的生态环境来种植蔬菜。大棚蔬菜可以调整蔬菜生产季节,调节市场需求,有效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但近年来,人们对于蔬菜安全的信心值有所下降,主要因为一些农民为了缩短蔬菜从播种到成熟的时间和达到消灭病虫害的目的而在蔬菜种植中使用大量化肥、农药。因此,有机蔬菜和无公害蔬菜更加受人青睐。在这种状况下,提高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已经刻不容缓。温室蔬菜栽培有其特殊性,所以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其特殊性改进种植技术,有效防治种植过程中所产生的病虫害问题,从而提高蔬菜的成品质量。
关键词:大棚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当前我国蔬菜大棚种植情况分析
1.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中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解决。由于大棚种植是在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作物的种植,其能够有效的避免作物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保障作物的良好生长。不过在这一相对密闭的环境中空气的流动性较差,反而容易导致出现根茎缺氧腐烂、发生病虫害等问题,对作物生帐造成干扰。此外,当出现极端恶劣天气时,如暴雨、冰雹、干旱等,其往往会对大棚本身造成损坏或使大棚内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进而影响作物生长。
2.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大棚蔬菜种植对于农村农业的发展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不过由于大棚的搭建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这就造成了部分农户为了节省成本而不愿应用该技术的情况。同时再加上当地相关部门对于大棚种植技术的推广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户对于该技术的概念、益处等了解不足,更加重了这一问题,当地的大棚蔬菜种植难以实现大规模、区域化的发展。此外,相关部门的推广宣传工作不到位还导致了农户在进行大棚蔬菜种植时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二、大棚蔬菜种植中的蔬菜种植技术
(一)蔬菜类型选择
并非所有类型的蔬菜都适合于大棚内种植,要求在蔬菜品种的选择过程要分析该蔬菜对于自然环境的要求、对于土壤条件的要求等各项参数,从中选择最为合适的可种植蔬菜类型。比如在某地区的实践过程,发现该区域的土壤中含有较高比例的沙石,所以土壤的储水能力下降,最终选择的蔬菜品种为萝卜,可以适应较少水分含量的土壤。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也要分析该类型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气体环境造成的影响效果,包括空气的水蒸气含量、二氧化碳和氧气比重的变化情况等,从中选择合理的方法调节室内气体环境。
(二)蔬菜间距确定
蔬菜间距的合理性与否会关系到蔬菜是否能够获得足量的养分,尤其是在绿色有机蔬菜的种植理念下要求使用的化肥物质降低,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蔬菜种植收益,通常情况下要根据蔬菜的本身特点和生长需求确定间距。比如对于某地区的大棚种植来说,农业技术站通过对于选用蔬菜品种和类型的研究,向农户讲解蔬菜的最佳间距,让农户在后续的工作中完全按照新型施工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之后向其中合理施加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理论上当蔬菜的间距较小时,则需要投入更多的肥料资源,提高了农户的成本投入量,所以在具体的管理和分析过程,需要按照实际的栽种间距和栽种密度确定化肥施加量。
(三)种植技术选择
当前的蔬菜种植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幼苗栽种的形式,另一种是直接播撒籽粒的形式,两种栽种技术都需要确保生长水平,对于幼苗的栽种技术来说,一方面需要分析该幼苗的环境抵抗能力,需要观察该幼苗的自身生长状态、幼苗的本身发育水平、幼苗的已经栽培时间等,从中确定最佳的幼苗形式。此外对于幼苗的叶片中存在明显发黄脱落以及枯萎等现象,则不可选用和栽培,防止其携带的致病菌,或者由于本身质量较差,为后续的整个蔬菜种植区域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做好针对幼苗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化学药物的合理施加、废料的正确使用等,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整个种植区的幼苗属于正常生产水平。
而对于籽粒的直接播种,需要为其制作包衣,或者对该区域的土壤进行曝晒处理,唯有如此才能够在蔬菜的后续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更好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提高发芽率,同时也要合理调整土壤的湿度,严格避免由于土壤的湿度较高,导致出现透气性下降问题,才可以让籽粒的发芽率大幅度提高。
(四)空间环境维持
空间环境的维持过程,要研究种植的蔬菜对于光照的需求量,之后合理配置空間环境的使用方式,从而让蔬菜能够茁壮成长。比如对于某种蔬菜来说,其需要的光照量较大,并且需要处于长期光照状态,在反季节栽培过程,发现自然光照无法符合其生产需求,在后续的硬件设置配置中,可以通过对于光源的合理配置、通风装置的安装等方法,让该类型的植物能够在不同的时间点都保持高长度的光照,唯有如此才可以让其生长过程处于正常高质量的生长状态。另外空间环境的维持也要合理控制该区域中的气体环境,要求根据自然状态的相关温度参数、运行水平等,确定该大棚空间是否可以通风,之后合理控制通风量,并且做好对于气体环境的精确分析。
三、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1、化学防治
由于大棚中的蔬菜需要一段时间的种植,它和许多农作物、植物一样需要防疫和防治,如果不进行防疫,那么大棚里的蔬菜不仅会出现大量的害虫,而且还会因为一些因素发生大批蔬菜溃烂的现象。所以大棚种植蔬菜也需要一定的化学防治。比如说,种植人员需要定期对大棚进行消毒和喷洒杀虫剂来维持蔬菜的健康,避免病虫泛滥。例如,在大棚内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可以有效进行杀毒、杀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有机大棚种植时,不得采用此方法。
2、物理防治
在大棚种植的防治措施中,最常用的就是物理防治,这种防治是可以采用于有机蔬菜的种植方面的,物理防治是根据大棚的区域空间,可以合理化的进行通风,避免大棚通风不畅导致病菌病虫的滋生。还有就是在大棚内需要安装防虫设施,因为在夏季高温时防疫难免会有遗漏的害虫,而且冬天也会有害虫在大棚内避寒。最后,可以在大棚内撒一些防疫试剂进行杀菌消毒,保证大棚内环境的优良。
3、生物防治
有些大棚会种植稻田,或者依赖于水的农作物,种植人员可以在水中养殖有益鱼类,鱼可以和农作物产生互利作用,鱼可以吃掉水中腐烂的植物,并以此破坏害虫的生存空间,给农作物带来有益的生存空间。而且鱼的排泄物可以作为水中农作物的营养物质吸收,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利。这种互利的养殖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养鱼,还可以养一些青蛙、蚯蚓之类的益虫,对农作物的生存空间进行净化,在对农作物进行生物治理的同时,还可以为种植场带来额外收益,并增加土壤的使用率。
结束语
大棚蔬菜种植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普遍和最常用的技术形式,对蔬菜增产增收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始终保持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蔬菜的健康生长,实现农民种植效益的提高。对于蔬菜种植中影响蔬菜品质与产量的病虫害应给予高度重视,通过综合性防治方法降低蔬菜病虫害发生,从而保障蔬菜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尹玉芬.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23):101.
[2]胡雪,常亮,刘晓平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农民致富之友,2016(13):104.
[3]吾布力•热合曼.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新農村(黑龙江),2018(35):108.
[4]韩玉成.温室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08):62.
[5]王小霞.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南方农业,2016(2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