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50010219930406XXXX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机电工程建设也不断趋向综合、复杂化发展,因此,对机电管线布置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BIM技术的出现与发展,这一设计方式具备高度的可视性与协同性,尤其是具备可模拟操作性能,大大优化了机电工程管线布置,并且具备较高的可出图性,可有效解决诸多机电管线布设难题。
关键词: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BIM技术;应用
随着现代化建筑的不断发展完善,人们对建筑的综合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建筑工程中的机电工程项目建设,因其工程复杂,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又极广,所以一直是工程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机电工程综合管线涉及到给排水、通风、消防、空调等多个领域,其设计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机电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在综合管线优化设计中加入BIM技术十分有必要。BIM技术可以很好的借助建筑信息模型,多维呈现机电工程综合管线设计效果,并进行管线间的碰撞检测,预先发现机电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及时优化改进,减少后期工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减少工程重复施工成本,优化管线设计。
1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中,关于综合管线方面的作业主要是通风管管件、消防喷淋管道、给排水管道等建筑功能配件的管线布置。虽然都属于机电工程管线作业,但在具体实施起来设计图纸是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分别由专业人员设计的,各专业之间各司其职,工作之间的沟通协调往往做不到位。使得机电工程中繁乱的综合管线与有限的建筑空间十分容易产生冲突,造成整个机电工程的程序混乱,使得其质量安全也无法保证,给工程的后期维护与保养也造成困难。所以,在工程设计施工伊始,就必须对综合管线进行优化设计,利用BIM技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有效沟通协调作业,提高综合管线的排列走向的科学性、美观性,确保后期维护保养的便利性,进而保证机电工程整体质量的过硬。
2 BIM技术工程技术概述
BIM技术技术建筑信息模型,这项技术建立在大量的工程数据的基础上得以实现,并且通过三维仿真模型的建立生产模型,这样技术、设计人员,就可以根据建模从整体角度思考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技术的可行性,了解技术中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程的效率,做好管线优化工作,节省施工中因管线碰撞或是二次施工形成的损失,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依靠BIM技术技术能够实现智能化设计,将工程参数输入计算机之中,并且可以通过电子软件进行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从整体角度设计工程方案,提升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在计算机中,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模型了解到工程中诸多管线的排布位置,这样便能合理的布置给排水、通信等管线。以往工作中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之间,因为缺乏交流、沟通,所以使得工作存在较大的缺陷,针对这种问题,采用BIM技术,构建建筑信息模型,能够有效的增加工程时之间的交流,BIM技术依据实时的可视化优势,能够加快客户商谈方案的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3 BIM技术在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运用关键过程分析
3.1项目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前文中我们提到过,对于机电工程综合管线的设计工作,需要根据不同领域管道施工,选择不同的专业人才进行管道的走向设计。但是整个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下来,各个系统的管线杂乱交错,碰撞严重,使得管线施工设计十分不合理,严重影响机电工程安装的质量与后期维护。因此,在设计伊始,必须根据系统模型,各设计师相互沟通协作,制定相关样板文件,力求综合管线在搭建过程中处于一个建筑设施标高内,使管线的走向更加的科学合理。并将管线设计的图纸、数据及时保存、留底,方便后期的检测审核与施工需求。
BIM技术中对模型的的搭建作业主要是利用原有的cad设计图纸内容,将其全部录入到软件中,基于一个统一的点搭建建筑模型,再以多为形式呈现出来,方便建筑设计人员的查看与检测。但是由于cad图纸多,三维呈现图纸时文件通常比较大,一般电脑运行较为吃力,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通常会将各个工程系统的图纸分开搭建,保证模型、文件呈现的顺利性。
3.2 BIM模型创建
基础模型搭建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对构件统一命名的规则,以确保模型信息的交互与通用,便于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检测,对管线碰撞进行快速定位。同时,还应确保模型建立中精确度较高的参数,推进机电工程综合管道的安装施工。在建模参数精度方面,以建模建构增加材质类型为例,将材料的类型、用途等参数添加到机电模型中,可以对图纸进行的全面检测,避免施工材料总量计算错误。此外,对于各项参数,可尽可能地进行细化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施工准备。
3.3管线优化
在管线优化方面,不可根据碰撞检测点直接对碰撞点进行调整。盲目调整碰撞点极易使管线布置出现混乱现象,且会导致大量施工材料浪费。应结合工程对净高的要求、机电排布空间划分、管线碰撞的具体情况等调整管线布设方案。应先对主干路排布进行优化调整,再对碰撞处进行翻弯调整,如此方可实现对管线的最佳布设。管线优化应对以下两方面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在调整管道过程中,应对净空标准进行及早确定,根据业主的要求调整管道,防止管道出现下翻和移动,提高对空间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对于管线密集分布的地方,若出现管道走向交叉,极易出现管道碰撞现象,此时,要结合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整体上的碰撞调整。总体上遵循用电先行用水紧跟风管其后、大管先行小管其后、有压让无压、重力排水管道优先的原则,若出现碰撞,需要对次要管道实行翻弯调整。
4 BIM技术应用前景
目前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暖气、空调、排水等的建筑设备越来越健全,在工程中各种综合管线穿插走向必须经过严格的设计,科学的排列区分,保证机电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提高后期设备维护保养的便利性。通过BIM技术应用,针对建筑构造建模,模拟管线走向设计,预先检测线路碰撞情况,使工作人员更有针对性的改进优化方案,提高管线走向的科学合理性,这是BIM技术目前在机电工程方面最普遍的应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施工越来越科学、高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3D建筑模型的搭建,4D、5D技术正在逐渐普及,更好地展现建筑工程的总体效果。而且BIM技术在建筑项目的方案设计、工程监理、竣工验收方面都有十分突出的贡献,相信随着技术的推广普及,越来越多的建筑从业人员都可以得益于BIM技术的应用。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包含众多的内容,如果不能处理好水、暖、通信等关心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工程的进展情况,不仅如此,施工现场环境复杂,预购件错综、密集的排布也会影响到施工的正常进行,一旦预制构件在搭接管线出现失误,将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效果,为现场管线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采用BIM技术处理综合管线,通过三维呈相,了解施工管线的排布方式,这样能够尽量避免施工中构件与管线因为碰撞对工程造成的影响,提升我国建筑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悟森.BIM技术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及综合支架深化探讨[J].低碳世界,2018(03):134-135.
[2]黄山峻,冯为民.BIM技术在机电管线综合优化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33):183-184.
[3]肖正华,高峰.BIM技术在优化深圳地铁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市政技术,2017,35(02):104-106+109.
[4]李慧.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