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住宅建筑中绿色建筑设计的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杨香兵
[导读]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的腾飞在一定程度也刺激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

        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湛江市  524000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的腾飞在一定程度也刺激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民用建筑工程的建设步伐也正在加快。在新的发展时期,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其对民用建筑的节能环保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阶段该如何在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有效性的同时,减轻建筑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成了相关从业人员所必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也将结合某工程实例,对绿色民用住宅建筑设计及其要点展开具体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民用住宅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有效性
        1、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理念是近几年才提出并逐渐发展起来的。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目的是为了实现建筑的低耗能,同时使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目前,绿色建筑体系已经在世界各个国家当中得到了普及与有效构建,对于我国来说也不例外,绿色建筑也将成为建筑行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与此同时,为了分析建筑在不同时期的能耗情况,基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国家出台了一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能够对绿色建筑各个阶段的“环保性能”进行有效评价。
        2、民用住宅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设计实例分析
        本文所提到的项目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项目建设内容为居住建筑,总用地面积83810.86㎡,总建筑面积421733.03㎡;地下建筑面积89213.79㎡,地上建筑面积332519.24㎡。本文所探讨的建筑主要为1~4#、6~8#住宅及地下室。该绿色建筑项目设计情况如下:
        2.1节地与室外环境方面
        2.1.1选址方面
        在项目选址方面,从该项目的规划条件、地形图中可见场地内无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同时也不存在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以及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等危险源的威胁,并且也没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另外,由于本项目的土壤含氡浓度符合要求,因此并不需要采取防氡措施。此外,本项目的建筑密度为22.09%,绿地率35.00%,满足人均用地及绿化要求。
        2.1.2室外环境方面
        室外环境方面主要指建筑日照与室外风环境这两方面:
        (1)日照方面。众所周知,适当晒晒太阳对于人们来说是有极大的好处的。特别是在冬季,如果室内能够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那么建筑就能够具有一定的保暖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务必要争取适当的建筑日照。
        在本项目中,通过利用绿建斯维尔日照分析软件Sun2016对项目进行了阴影轮廓分析和多点区域分析之后,可以得知本项目拟建建筑的规划布局满足日照标准,且未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2)室外风环境方面。风环境方面的评价指标主要是通过风速及风压差来进行评分的。一般情况下,对于正在室外活动的人们来说,风力为2~3级的轻风或微风是最为舒适的;如果风力达到4级及以上,就可能给人们带来一些不适感,严重些的话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活动,进一步还可能会形成风害。而建筑立面的风压差则是评价建筑室内通风效果的重要指标,压差越大对室内通风越有利。但风压差并不是越大越好,一旦风压差过大,就容易导致建筑物门窗的破损甚至脱落,同时也会对建筑的外装饰物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务必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
        通过对本项目建筑室外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可以得知在冬季东南偏东风作用下,项目红线范围内的最大风速未超过5m/s,风压差约为0~35pa;而在夏季东南偏南风作用下,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最大风速未超过5m/s,风差约为0~33pa。因此,两者均符合评价标准。
        2.2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
        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重点介绍电气方面的设计。在电气照明方面,本工程一般照明均采用节能型光源及灯具,住宅公共部位的照明,如走道和大堂、照明系统节能控制方式采用间隔分组控制、感应开关控制等;电梯则选用了节能型电梯,并采用变频调速拖动方式、群控、轿厢内无人自动开关等节能措施。
        此外,本项目公共区域房间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也都满足标准设计要求,具体设计情况如下表所示:

        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
        在给水方面,本工程水源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本项目给水总管拟从南侧龙汐路,引入一路 DN200 市政给水管,供本项目生活与消防用水。同时,本项目在一期 1 座附近靠近市政道路的绿化区内分别设置生活、消防、绿化总用水表各一个(含倒流防止器),表后引入管分别接入小区地下室生活和消防专用水,地下室内分别设置分水表。由整个项目小区统一考虑,市政供水压力为 0.30MPa。
        在排水方面,除项目室外的污、废水采用了合流设计之外,该住宅室内的污、废水以及周围商铺室内的污、废水均采用了分流设计。
        另外,本项目中采用的都是节水型卫生器具,且用水效率等级均达到2级。其中,节水型大便器一次冲洗水量不大于5L、节水型小便器一次冲洗水量不大于3L、节水型水嘴流量不大于0.125L/s、节水型淋浴器流量不大于0.12L/s。
        2.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
        首先,本项目所有的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采用不低于 400MPa 级的热轧带肋钢筋,在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中,HRB400 级及以上的钢筋比例达到了85%,大大满足了标准中关于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降低材料用量这一要求。其次,经过计算分析可知,本项目可再利用、可再循环材料比例达到了 6.89%,因此也满足标准中对于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的运用要求。
        2.5室内环境质量控制方面
        室内环境质量控制主要指对建筑的声环境方面进行控制。首先,在本项目中,建筑外墙采用20mm水泥砂浆+200mm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ρ=700)+15mm水泥砂浆,外窗采用普通铝合金+6mm白玻,经过场地声环境模拟报告和窗墙组合隔声计算,本项目最不利房间的室内噪音值昼间为33.00dB,夜间为31.20dB,由此可以看出该项目的隔声性能较为良好。
        其次,本项目采用钢制成品门,且每个门扇均有开门固定钩,通过良好的门缝处理后隔声性能应能达到25dB。通过对外窗与外墙组合的隔声量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在关窗状态下,本项目中卧室与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满足白天不大于 45dB(A)、夜晚不大于 37dB(A)的时设计要求。此外,楼板、分户墙、户门以及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均没有超过有关标准所限定的极限值。
        最后,经过分析报告可得,该项目场地内的噪声在白天并不大于60dB(A),夜间也不大于50dB(A),满足标准规定及要求。
        结束语:
        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与评价是否具备有效性,对于能否实现地球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的维持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对于绿色建筑理念的运用决不能是只限于纸上谈兵,而是要从建筑的选址;建筑的能源、水源以及材料利用、建筑的室内外环境控制等方面入手,对绿色建筑理念进行系统的运用,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东,王亚晨.绿色建筑评价中的声环境影响预测[J].绿色建筑,2020.
        [2]武宗良,韩爱红,田新宇.绿色建筑评价分析与优化[J].住宅科技,2020.
        [3]张凯,于明星.绿色建筑设计在民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
        [4]黄慰祖.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应用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