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在特种设备制造环境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王黎明
[导读] 摘要:在对特种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  310020
        摘要:在对特种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在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中,引入全过程风险管理的理念,并结合产品实际现状,从风险点识别、评估以及改进落实等方面着手,制定相关的管控方案,以期通过不断的迭代改进,持续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效益。
        关键词:特种设备;FMEA;失效模式;风险
        引言
        特种设备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以及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相对偏高的事故率等原因,促使人们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出发,识别影响区域特种设备宏观安全的风险要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及方法,以使监管部门更加从容地行使监督管理职能,更好地控制区域特种设备宏观安全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建设目标
        建设特种设备信息化体系,应充分吸收过去各方的建设成果,吸取各种经验教训,立足于“自主建设、自主维护、兼容并包”的原则,建设一个完整的“特种设备信息化平台”,把涉及特种设备监管的全部参与主体、功能要素和流程纳入平台中,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参与各方及社会公众搭建一个统一的业务办理和信息沟通平台,通过汇聚特种设备监管的所有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统计、精准分析、合理研判,实现针对性预警、科学决策,切实提高特种设备监管效能和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最终实现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管理,构建一张安全风险防控网络。
        2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在特种设备制造环境的运用
        2.1建立风险评价的模型,指导评估风险等级
        在产品的实际制造过程中,随着产品加工成熟度的提高,检验能力的不断提升,相应的风险评估等级也会随之进行调整,而科学合理的评价产品实现过程风险等级,在初步评估风险等级的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同时,基于风险思维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可以促进产品问题风险由事后改进向事前预防转变,降低产品质量问题处理成本,而且风险预防引入的各类改进机制,则可以持续优化提升产品质量,确保锅炉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2.2加强特种机电设备管理
        对特种机电设备的风险管理是非常关键的,首先,应该加强特种机电设备的风险管理,分析特种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进一步的评估风险管理程度和大小,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根据风险管理体系规范严格的去进行操作和管理,定期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意识培训,要求每个设备技术管理人员都将安全管理意识落实到实际检测工作中,定期对特种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且做好登记,建立对应的档案进行管理。其次,明确人员职责,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其中包括设备检查安全操作流程,监督维护,到岸管理等,都是进行严格化规范化管理。
        2.3风险防控与质量文化相结合
        把色彩标记管理融入质量文化建设中,用色彩区分风险等级,质量风险严重等级由高到低分别对应红、黄、蓝33个警示色。在3个级别的质量风险的管理文件、记录表式、工作区域、操作指导书、宣传看板用这些醒目的颜色加以标注,引起管理操作人员的注意,突出风险管控预防的重要性,管理操作人员根据警示色的不同,调整管理制造重点,使红色、黄色风险过渡为蓝色风险,最终转化为安全的绿色工序。开展色彩文化活动,将原本隐蔽的管理制造风险变得清晰可辨,潜移默化地提升员工质量意识,风险防控深入人心,成为企业质量文化的一部分。
        2.4建设6大模块
        (1)监察机构管理系统(监察管理业务模块)。包括“施工告知”、“使用登记”、“单位管理”、“人员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单位行政许可”、“人员行政许可”、“综合查询”、“统计分析”、“法律法规管理”和“隐患治理跟踪”等内容。(2)检验机构管理系统(检验检测业务模块)。

包括“业务办理”、“任务管理”、“检验报告管理”、“检验问题管理”、“收费管理”、“档案管理”、“标牌管理”、“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和“法律法规管理”等内容。(3)生产单位管理系统(生产单位管理业务模块)。包括“单位信息”、“业务办理”、“行政许可管理”、“自检报告管理”、“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生产(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过程管理”、“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和“法律法规管理”等内容。(4)使用单位管理系统(使用单位管理业务模块)。包括“单位信息”、“业务办理”、“自行检查记录管理”、“作业人员管理”、“管理制度”、“日常检查”、“隐患问题管理”、“综合查询统计”、“统计分析”和“法律法规管理”等内容。(5)评审机构管理系统(鉴定评审业务模块)。包括“业务办理”、“通知函管理”、“任务管理”、“鉴定评审报告管理”、“备忘录管理”、“整改报告管理”、“评审问题管理”、“档案管理”、“数据维护”、“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和“法律法规管理”等内容。(6)考试机构管理系统(人员考试业务模块)。包括“作业人员许可”、“业务接收”、“考试管理”、“成绩汇总”、“考试计划”、“考试题库”、“人员信息”、“档案管理”、“监控管理”、“综合查询”和“统计分析”等内容。
        2.5定期检查设备
        目前,大多数的特种机电设备发生设备故障,都是未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造成安全附件失效导致事故的发生。应该定期检查特种机电设备的每个部件,重点检查安全附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损坏或是存在故障的部件,应该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在检查特种机电设备过程中,应该根据安全操作流程进行检测,与时俱进,不断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结合单位的特种设备的实际情况,按照检测计划,依次检测设备和部件,在检测过程中,要保证不超期、不漏检,检测班组技术人员选择专业技术丰富,并且持有特种设备维修操作证的人员,从而提高安全检测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特种机电设备发生安全事故。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对特种设备的风险管理评估及相关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总体创新性仍存在不足之处,各方法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另外,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评估研究现状不难发现,国内对于风险评估的定量分析还需要积极深入的研究。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与深入研究特种设备安全评估方法,同时结合实际应用,才能更好地对特种设备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实施产品过程风险防控,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减少产品返修次数,减轻人员返修的重复劳动、降低返修热处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原材料的返修费用,同时节省返修运输成本,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戴清青.机电类特种设备启动装置故障检测系统设计[J].内燃机与配件,2018(13):115-116.
        [2]王新华,杨兆瀚,黄国健,等.特种机电设备安全检测、监测与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13,34(1):1-5.
        [3]陈国华,刘晖.特种机电设备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38(1):74-77.
        [4]庞红.机电类特种设备的离线检验系统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6):15-16.
        [5]陈力,刘关四,丁克勤.基于隶属度函数模型的起重机械系统安全评价方法[J].起重运输机械,2018(12):87-94.
        [6]陶杰,章国宝,黄永明,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电梯安全运行状态评估[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6,35(6):752-7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