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检验检测中心 山东省 266600
摘要:人们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守这个底线。人是铁饭是钢,每个人每天都需要食用食物,所以必须保证食品质量的安全和可靠。而我国食品行业现在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思想意识淡薄;企业内食品安全制度不完善;监督和管理制度不完善;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加强;不同部门间的合作不紧密等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发展。为了提高食品质量,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必须尽快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推动相关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分析
引言
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关于食品安全的讨论从未止步,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毒牛奶、毒胶囊、瘦肉精、地沟油、塑化剂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逐步由技术问题演变成经济问题,甚至社会问题。相关研究表明,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国民生命健康、产业安全和社会稳定,然而食品安全监管缺位、监管失范和监管低效等问题阻碍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绩效的改善。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消费者对食品消费的要求愈发多样化,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更加提高,食品安全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构建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构建食品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是摆在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1食品质量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1.1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过去,经济比较落后,人们生活水平低,人们只希望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有很多人甚至吃野菜等不明食物,对食品安全没有概念,只希望自己能够生存下去。而现在跟以前不同,家家户户都能吃得饱,现在要求的是吃得好,吃得健康,有很多食品价格很高,但是人们愿意去买,正是因为人们认为放心和安心,不担心有农药残留等问题。如果总是食用不安全的食品,很容易引起肠胃病等,长此以往,人们的身体素质会降低,还有很多人因为贪吃,导致食品中毒等。所以,对食品进行安全管理能够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1.2有利于提高食品工业产品竞争力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很大,食品企业规模和数量日益扩大,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个企业的食品质量合格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其次才是食品外观的包装和口味的设计。质量较好的食品可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进而提高其市场占有率。所以,提高食品质量能够增加竞争力,使企业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1.3有助于提高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
食品质量安全,人们才会回购,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得好,能够增加回头客的数量,增加经济收入。
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要点
2.1提高食品安全法的建设质量
提高食品安全法的建设质量可从两方面进行,即加大处罚力度和加强法律定性。现阶段食品安全法在处罚力度上存在一定不足,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销售机构的违法成本处罚较低,导致大部分食品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面前出现违法行为。食品企业作为食品行业的主要机构之一,在行政处罚上需要根据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新标准制定,比如增加处罚金额,以规范食品企业在行业中的合理运营。对于食品销售机构的处罚内容制定,除了增强罚款金额以外,还可制定违法标准,若超出该标准则进行营业执照吊销处罚。在各个食品机构的处罚内容上制定合理标准,同时在监管部门的构建上,可成立相关部门加强食品生产规范以及质量的监管。此外,食品安全法在法律定性上,可根据相关的学者的建议,加强食品质量的刑法保护,即将其定性为公共安全犯罪。
食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若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等情况,根据情节影响的严重性、广泛性以及经济性等,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食品安全犯罪主要关系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须加强刑法保护等措施改善食品安全监督的质量。
2.2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模式
食品安全管理是系统化的工程,需要综合多方力量共治共管,充分发挥各方功能,提升综合治理能力。食品安全风险多元性决定了需要全面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治,需要实现从“少数人管多数人”向“多数人管少数人”转变。尤其是要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最终实现食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共享,食品安全与市场秩序共享以及食品安全与社会和谐共享。据此,以“大监管”构建统一食品产业市场,以“大市场”提升食品产业素质和监管效能,以“大治理”应对广泛市场与食品产业间的复杂风险。在具体操作上,可建立起以事前、事中及事后为阶段的多方主体参与模式,形成高度配合的工具化体系,建立从上到下的正向管理秩序和从下到上的合理信息疏通渠道。
2.3原辅材料及包材控制
企业应建立健全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采购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供方选择与评价、采购计划与实施、采购验证等相关内容,并确保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另外,企业在包装材料验收时,除了应注意其使用温度及内容物适用范围外,还要注意包材材质问题,比如企业所用材质为PA/PE(尼龙/聚乙烯),但企业在验收时仅局限于有检验报告即可,如验收了PP材质报告,即未对使用的具体材质及供方生产许可范围进行确认,导致包材错用或误用非食品级材料的情况发生。
2.4拓展食品安全监管渠道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面向社会的公共监管工作之一,需要在现有的监管机构上,积极拓展社会监管群众与组织,使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曝光。食品监管部门在食品信息的公布工作中,需要加强信息的传播以及透明化,同时通过多种信息平台进行宣传,使食品安全信息面向广大社会群体,进而提高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在举报制度的建立上,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收集制度,使食品监管信息可以更好传至监管部门。
2.5加快推进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亟需社会信用体系制度的保障,有序的社会信用评价能够充分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通过信用定价机制进行制度性筛选,构建健康的市场环境。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对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消费者无法对企业行为和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甄别,企业缺少必要参考选择合作人,导致社会整体需要支付较高成本进行信息搜索和筛选,食品工业发展的社会效率大幅度降低。一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稳妥推进底层框架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打通数据壁垒,并同时强化包括采集、分析、运用等在内的数据保护机制。另一方面,从食品供应链切入,实现全流程信息披露,进一步增强食品溯源功能,并嵌入信用评价机制,纳入到企业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以实现有效管理和惩戒。
结束语
民以食为天,为确保人们吃得安全,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虽然目前还存在很多困难。企业通过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各环节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有效实施追踪、保持和改进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履行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参考文献:
[1]高艳.关于酒店饮食食品营养的问题[J].度假旅游,2018(6):84-85,89.
[2]许朝辉.我国酒店餐饮在食品营养方面地问题探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16):4445-4448.
[3]王延丽,相吉山.我国酒店饮食中的食品营养问题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6(12):69.
[4]王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食品界,2017(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