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夏晶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同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
        铜川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727031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同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的延伸,这也使得生产工艺变得更加复杂,反应条件变得非常苛刻,因此也产生了很多安全风险。因为化工企业的应急管理基础较为薄弱,而且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并不能完全有所保障,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生产安全事故也很难完全避免。
        关键词:化工企业;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言
        我国工业行业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迅速,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化工行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化工生产具有存在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较高风险性,这也是直接导致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事故事件的合理处置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最终防线,能否做好应急管理处置,确保救援工作的科学、迅速、有序是影响化工企业能否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
        1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应急管理能力不足
        目前一些化工企业在应急预案的制定上缺乏针对性与可行性,应急救援队伍及设备不符合实际需求。同时没有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或应急演练结束后缺少相应的总结与评价,难以保证演练效果。此种情况下如果发生事故,企业员工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导致错过事故的最佳控制时间,造成事故的危害程度与损失扩大。
        1.2风险识别缺乏准确性
        安全事故发生后,对于风险的识别能力不强,不按照应急预案的具体要求进行科学的风险研判,对事故风险的评估不够准确,不能及时实施应急预案;发现问题后没有及时将关键信息向上级部门汇报,存在问题瞒报、漏报现象;现场工作人员对事故现场没有及时采取有效防范、处置措施;抢修现场未检测危险物质,盲目进行设备操作;对事故后果的研判不够准确,对事故发展的趋势研判不够科学,事故告知、公众疏散不及时等。比如某管道泄漏事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风险识别不够到位,没有使用防爆型的抢险设备,对于泄漏物质的流向没有排查清楚,导致泄漏物流入排水管道,未能及时采取拦截封堵措施,导致泄漏物质扩散,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
        2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2.1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日常应急管理体系。目前可以按照安全标准化规范的要求,切实落实落地,做好PDCA循环,分解标准化工作职责,真正做到安全目标人人明白工作内容、管控要求,避开“两张皮”,形成“形神兼备”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二是建立应急救援体系。专业的应急救援是处置突发事故的最好方案,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化工企业应组建专业的或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以备应急之需,保障员工安全作业。政府监管部门可以加大应急资源协调。1.日常应急管理能力指导、协调,比如开展一对一的专家指导、对口帮扶,逐步改变目前的隐患排查模式,形成隐患排查、指导整改、培训教育、提升能力的“授渔”模式;2.应急处置能力协调,对辖区的应急救援队伍的日常训练、物质管理等进行摸排,心中有数,建立良好的应急物资共享机制。在突发事件时,有效调集应急资源和队伍,可部分解决事故处置的快速有效进行,对应急工作进行有效的指挥,对解决突发事件极其有利。


        2.2建设应急控制中心
        应急控制中心是实施应急体系的最核心部分,其建设至关重要,其体系包括:足够的内外线电话和无线通讯设备;危险物质数据库:危险物质名称、数量、存放地点及其物理化学特性;救援物资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动方式;设施示意:救援设备存放点、消防系统、污水和排水系统以及设施接口;风速、风向和气温等测量仪器;个人防护和其它救护设备;厂内职工名单表;关键岗位人员的住址和联系方式;现场其他人员名单,如承包商和参观者等当地政府和紧急服务机构地址和联系方式;应急与事故处理法规标准手册。
        2.3做好密切监测
        化工企业一旦发生危险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与财产损失,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在事故应急管理中,还需要做好密切监测。来做到早预防、早判断、早解决,提高事故的正确与及时处理能力。首先,需要做好监测点的布设。一般情况下,需要结合化工厂的规模与生产情况,也可以借鉴其他的经验与方法。再综合考虑周围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环境、人口分布等因素,保障监测点的设置科学与合理,来保障监测结果的高效与全面。其次,完善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着监测结果是否准确。在监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物体,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比如石油类物体,就要采用气相色谱法、红外分光测油仪等方法;比如硫酸类物体,就要采用pH试纸法等。最后,要制定应急防护措施。当监测结果出来后,还需要应急管理人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解决策略与保障措施,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效率。
        2.4依靠科技,优化体系,实现应急管理的科学化
        化工企业应当强化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科学的应急预案。应急系统的重要构成就是应急预案,可为事故发生提供重要的操作依据,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科学性则是及时、高效、正确、有序处置事故的重要保障,可大大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基于此,做到有效衔接和区别管理专项预案、综合预案以及现场处置的方案尤为重要,结合特定危险和综合预案进行专项预案的编制,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应急预案。特别是化工企业,根据不同有害因素,进行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利于发生事故后的具体操作;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提升。对工作人员实施专业知识培训,尤其是应急培训的强化,加强培训应急知识、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等技能。
        2.5加强应急培训教育
        化工企业必须要尽量提升全员日常的应急教育方面的培训,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够了解本企业的风险点以及危险源,要熟悉危险的化学品在生产工艺,还有生产流程,以及物理化学方面的性质。并且要熟悉本企业应急预案当中的一些具体的内容,了解本岗位具体的应急措施,以及在应急过程当中的职责是什么,提升自己的风险防范方面的意识。要能够自救并且会互救,同时。要提高本企业的专职以及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方面的日常战备的训练。给予其更多的制度保障以及经费保障,要突出操作的程序,以及安全防护,还有协同配合等实战环节的训练方面的实效性而且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对应急救援的队员进行真火以及真烟,还有蒸热等实战环节的训练。全面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以及个人防护,还有应急避险的实战能力。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已经改变了以往的严格监督模式,逐渐向自主管理迈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为自主管理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应急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建设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管理的水平,强力推进化工生产应急管理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加友.浅谈化工生产泄露事故的应急管理[J].科技视界,2019(35):281-282.
        [2]张天海.试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问题及建议[J].化工管理,2020(01):82-83.
        [3]张超光.化工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探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9,5(22):62-63.
        [4]罗家裕.以精细化工企业事故为背景的应急管理综合评定指标体系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5]王晓宇.化工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
        [6]马素祥.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12):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