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张王杰
[导读] 全人类生存的关键就是生态环境,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
       张王杰
        濉溪县机电排灌管理站 安徽 淮北 235100
        摘要:全人类生存的关键就是生态环境,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水利工程建设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属于一项民生工程。但在建设水利工程过程中,会为未来人类发展埋下隐患,破坏自然环境,所以,亟需进一步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水利工程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保护措施
引言: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生存的关键,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水利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内容,在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帮助,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水利工程建设。但水利工程建设中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给人类未来发展埋下隐患[1]。基于此,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环境方面的影响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其对于当地气候环境会有一定影响产生,如会导致风向变化,气温降低以及空气湿度增加等。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当地积水会逐渐增加,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水的蒸发量会有所增加,并且降水量也会有所增加。另外,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大气接触物质属性会有所改变,导致大气空气及水面交换方式有变化产生,这对于当地气温会有一定影响产生,会造成当地平均气温有所降低,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得以形成,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2、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随着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水利工程建设在当地生态环境方面所产生影响也不断增加。在水利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然而在实际构建中也会危害周围地区,严重者会造成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所占地面积往往都比较大,所占据的区域不但会损害当地生物,并且对于当地气候、降水及土壤会造成一定程度影响,而有些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甚至会导致生态系统改变,有些生物可能对这些改变无法适应,从而存在灭绝危险。
         3、对土壤带来的影响
        建成后的水库会导致沿岸地下水储存的变化,上升后的地下水位浸没周围的土地,导致周围土地盐碱化、沼泽化。浸没在地下水中的土地,由于水的阻隔,其与空气的通气条件受到影响而减弱,导致土壤中原有微生物的减少、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影响作物的成长。另外,土壤中过量的水分致使植物根系呼吸、导致植物根系衰败,而当地下水位上升到达耕作层时,土壤水分湿度过大,土地就会被沼泽化。
         4、对河流中鱼类的影响以及生物物种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洄游鱼类产生的影响最大,比较普遍用到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为洄游鱼类建立专门的通道,另一种是通过对洄游鱼类进行人工繁殖。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鱼类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接着分析其对生物物种的影响。其对生物物种的影响又分为对陆生生物、水生生物以及原有的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对陆生生物主要会有间接性、直接性以及永久性的影响。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1、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在水利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应当在各个方面落实生态保护意识,将生态和谐理念作为指导,对动植物原有栖息条件进行保护,避免其受到破坏及污染,使水利工程建设中可能会出现的环境污染情况得以减少。此外,还需要构建相关后续环境影响建设以及反馈机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内所产生环境变化实行跟踪调查,从而及时发现对环境所产生不良影响,及时进行纠正,尽可能降低在生态环境方面所产生危害。


   2、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
        在建设施工之前,要进行实际的考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全面规划,分析施工过程及施工完成后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制定相对应的预防完善措施,降低潜在性危害系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其生态影响。此外要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对于污水和废水要做到正确的处理,对于一些污染物要做到符合标准后进行科学的排放。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要对库区进行绿化,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恢复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植被破坏。
        3、优化生态环境核算评估
        水利工程对于环境破坏是多方面的,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植被破坏等,一旦发生破坏,恢復则需要较长的周期。水利工程项目审批中,必须对关于水利工程周边环境影响加以评估,对工程涉及到的生态改造问题给予相关的利弊说明,利用利弊关系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在生态环境损失价值核算中,必须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认真梳理周边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环境折损之间的关系。当然,还需要多出几个方案,多角度分析方案的优劣,预测功能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
         4、加强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
        要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发挥建设部、工程监理部、建设部的全面监督管理职能。在此过程中,需要设立具体的监督管理岗位,体现具体监督管理工作的价值。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监理部门的职责,完善科学的监理管理制度,努力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监理部门监督下顺利有效的实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全面监督管理,收集相关信息,从项目的各个方面与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使用BIM信息系统,建设有远见卓识的水利工程,找出水利工程建设的改善点。另外,应形成完善的监督处罚机制,加强对违法作业的处罚,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在有效奖惩的基础上进行充分落实。
  5、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基于水利工程项目核算评估的结果,对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以及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方案。在以往的补偿方案过程中,补偿资金往往不能完全补偿周边生态环境,更加侧重于对居民农田、建筑物等补偿,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因此,还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补偿机制,设立专项补偿资金,用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到资金落实,提升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保证资金能够切实用于生态修复工作当中。另外,还可以在当地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区、人工洄游通道、人工养殖鱼类等措施,保证生态核算评估工作与补偿机制保持一致性,尽可能减少生态破坏。
         6、保留河流原本的自净能力
        从生物类学科角度来讲,河流是作为一个拥有完整生态系统而存在的整体,并且具备一定程度的自净能力,但是,该种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由于外部因素强行增大需要自净的物质,必然会致使自净极限被越过,出现严重的河流污染现象。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排放的农业或工业废水就是致使期限被越过的主要元凶,为了根除这一隐患的存在,相关施工单位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废水排放,从根源上将工程施工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我国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结语
        总之,在目前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中必要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及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水利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且更多应对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使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更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洪梅,张坤.刍议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门窗,2015,(12):233.
        [2]崔末兰.浅谈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08):172-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