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根印
济宁市技师学院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企业间的竞争已成为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获取优势,谋求发展,就必须建设一支掌握高新技术、能适应多方面需求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职工培训工作成了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为满足周边企业对在职职工的培训需求,作为学校职工培训工作人员,针对如何完善职工培训体系,与企业培训工作有效接轨,保证培训质量,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强化培训体系建设,确保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开展职工培训的内涵、实质,明确培训的目的、任务以及建立培训制度的意义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
1、培训工作的内涵;按需施教、定岗培训的思想,灵活多样、学用结合的培训方式;培训与岗位用人相结合的方法、制度。只有培训的指导思想、培训形式和培训制度三者联系起来看问题,才能深刻理解培训工作之内涵。
2、培训工作的实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使职工教育直接为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服务。
3、培训工作的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岗位工作的需要,促进管理工作上水平,企业上等级。
4、培训工作的任务是帮助职工提高理论、技术和岗位操作水平,提高工作技巧和工作效率,以获得适应企业生产发展所需科技知识和工作技能。
5、岗位培训要制度化、规范化:我校的职工培训工作必须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培训工作是建立培训制度化的基础,而培训工作制度化又是职工培训规范化的保证。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开展培训工作的过程,后者则是培训与岗位用人相结合的制度,是培训工作的生命所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新体系,是今后培训工作努力的方向。
6、培训是一项系统工作,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周期长内容丰富的系统工作。其中有指导思想的确定、思想观念的转变,学校与企业各环节的统筹协调,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健,大胆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方式,敢于创新,重在实用。只要企业与我校对培训工作认识深刻、思想统一、方向明确,我们作为培训的主体,就可探索出适合职工培训特点而又实用的培训方法来。
二、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制定长远的职工培训总体构想,搭建与企业培训需求相结合的平台。
把职工培训工作作为对职工教育的主要工作来抓,这就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构想和总体方案,同时必须与企业的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成为企业总体发展规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适合推行,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推动性。
充分发挥校企的资源优势,制定开展职工培训的总体方案要从公司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培训工作与提高职工素质结合起来,规划出一条能纳入公司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使学校的培训职能与公司的培训需求有效结合,从而形成学校与公司对职工培训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得总体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对开展职工培训工作将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使培训工作与岗位技能的提高做到相辅相成。
近几年来,与企业先后合作开展了代理服务人员、退伍军人、入职大学生、初中高级等各类培训,培训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为周边企业人才储备奠定了基础。
同时,努力开展持久的培训工作,以提高职工的本职工作能力为目的,通过扎实有效的岗位培训,使职工具备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而岗位基本技能提高的目标则更为深远,既要普遍提高职工的素质,又要使职工实现高层次的进步,构想与方案应有利于针对性的提高职工本职工作的能力,有利于拓宽路子,做好职工教育,解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学习与实用的矛盾,有利于部门内部的分工与协作。
三、创新培训理念,提升培训质量。
培训工作如何走出俗套,创造积极明显的理想效果,就必须在培训的理念、方式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
1、职工培训的观念要创新。我们必须转变员工培训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观念,而要树立起员工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是可以使企业获得长期综合收益的行为,其重要性比企业看见的厂房投资、设备投资更为重要。
2、员工培训的方式要创新。必须改变你说我听,课后考试的传统培训模式。这种老化的方式导致参加培训的员工对培训缺乏兴趣很难取得很好效果。因此,在员工培训方式上,要体现出层次性、多样性,要拉开梯度,采用不同性质的、不同水平的培训。要灵活、生动、活泼,易于被职工接受。要紧密联系实际,形成双方良性互动。
3、员工培训计划要有创新。在注重针对性的前提下,必须体现出系统性和前瞻性。员工培训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更要考虑将来的长远发展。要根据企业现状及目标,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制定具体多样的培训主题,在培训的内容上体现不同的深度。制定涵盖企业所有员工的、持续的、经常性的培训机制。
4、员工培训授课者的选择要创新。专门的培训讲师的选择固然非常重要,但企业内部领导以及内部职工成为培训师在相互的认同上更为亲近。企业内的领导成为培训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他们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宝贵的工作经验;他们是在培训自己的员工,肯定能保证培训内容与工作有关。企业内部员工成为培训师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足够的工作能力;受到同事的尊敬;善于与人沟通;愿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能力;关心企业的发展。当员工培训员工时,由于频繁接触,一种团队精神便在组织中自然形成,而且,这样也锻炼了员工本人的领导才能。
5、员工培训的考核方式要创新。员工往往认为培训的意义在于获得证书,而忽略了培训的实质,一旦获得所需要的证书,员工进一步提高自我甚至应用从培训中获得技能的积极性就消失了。证书不一定要权威机构的,要尽量使这个证书变得权威些,变得有吸引力些,因为改善职工的硬技能固然重要,同时改善他们的软技能,如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等也尤为重要。
四、把握契机,结合实际,领会政策,多元化开展培训工作。
要乘着国家各项利好政策的东风,结合实际条件,吃透政府政策精神,深入企业、乡镇,全方位搜集培训需求,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多次送培训到企业,送培训到农村,通过培训的员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技能得到大幅提升,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创业能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深入持久地开展职工培训工作,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简介:张根印(1972-10),男,汉族,籍贯:山东省济宁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一级实习指导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社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