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推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保养管理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陈燕
[导读] 摘要:伴随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于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了突出作用。
        中国石油运输有限公司长庆运输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18
        摘要:伴随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于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了突出作用。其中,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贡献十分明显。以危险品运输车辆为例,由于危险货物运输行业的特殊性,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互联网+车辆保养”模式通过精准管理使车辆保养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保证了车辆安全,为危险货物达输车辆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给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互联网+”对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影响,然后对具体的“互联网+车辆保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运输安全;车辆保养;
        1“互联网+”对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影响
        1.1丰富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数据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为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传统的获取OD交通量数据是通过问卷调查,其弊端是耗时,复杂且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今时代,智能手机得到普及,不仅可以准确地,完整地获取居民个人出行的OD数据,而且还可以利用手机的GPS系统获取机动车的OD数据。以较低的成本获取了准确的道路交通运行情况。“互联网+”为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1.2提供便捷的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综合服务
        以往传统的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结果分析数据仅局限于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部门用来检测评估道路交通运输的安全水平,进而开展交通安全整治。在互联网大环境的影响下,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信息服务将变得更加个性化。道路交通运输的参与者可及时的了解危险路段,恶劣天气,交通堵塞情况等信息,为道路交通运输参与者提供便捷的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综合服务。
        1.3互联网+对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的分析技术
        随着道路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数据类型也变得丰富,结构更加多元化。不同的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部门存储的数据具有多元异构性,导致整理道路交通运输安全数据分析的工作量较为巨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整理分析,对多元异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同时实现跨部门存储,以此保证道路交通运输的安全性以及实现对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的实时预警。
        2车辆保养工作内容
        运输公司企业标准《汽车维护规程》(Q/SYYS  002)中规定旧常维护以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为作业中心内容,由驾驶员负责执行。一级维护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作业中心内容,并检查有关安全部件,由维修单位负责执行。二级维护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转向软转向摇臂、制动蹄片和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容易磨损、变形和腐蚀、老化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检查调整发动机工作状况和排气.污染控制装置等,由维修单位执行。
        3“互联网+车辆保养”模式研究
        3.1ERR系统运单的使用
        车辆行驶里程数据全部来源于ERP系统内的运单,运单是运输公司车辆执行任务的电子凭证,记载了车辆信息、任务信息、行驶里程信息等。运单的状态包括初始创建、执行完毕和审核完毕3种,其为递进关系。当车辆分配好任务准备出车时,生产调度在系统创建运单,状态为“初始创建”;当车辆完成任务或者计翅将任务统计到生产日报中时,生产调度将运单状态由“初始创建”改为“执行完毕”,在修改保存成功后,运单上的全行程里程会实时累计到车辆信息中的一、二保间隔上;最后,审核人员将运单状态修改为“审核完毕气运单操作基本流程结束。


        3.2车辆保养间隔
        (1)一保间隔,指车辆上次完成一级保养或二级保养作业合格出厂后,至当前(查询)时间已行驶的里程。(2)二保间隔,指车辆上次完成二级保养作业合格出厂后,至当前(查询)时间已行驶的里程。(3)变化规则,当车俩进厂做一级保养时,ERP系统派修类别为“一保”,派修成功后,车辆信息中的一保间隔值变为0,二保间隔值保持不变;车辆合格出厂后,一保间隔一值从0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运单里程的累计,二保间隔值在已有间隔值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运单里程或工作小时的累计。当车辆进厂做二级保养、时,ERP系统派修类别为“二保”,派修成功后,车辆信息中的一保间隔、二保间隔值都变为0;车俩合格出厂后,一保间隔、二保间隔值都从0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运单里程的累计。
        3.3保养监控功能
        根据设定规则,ERP系统每夭凌晨3点自动开始对运输公司符合约定条件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一保间隔”和“二保间隔”数值信息进行读取,并完成判断、分类和存储为记录条目,完成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1min。车管人员每天早晨上班就可查看所属单位当前的应保、脱保车辆情况(实质上是前一天结束后的车辆应保、脱保结果),作为开展车辆保养工作的直接依据。
        3.4记录的查询和应用
        ERP系统每天读取的应保车、脱保车记录都会自动存储,且生成的记录不会随着车辆信息的变动而改变,具有固定性。车管人员可以通过连续日期、跨月或跨年查询的方式查看以往历史记录。假设查询发现某台单车罐车显示为“一保应保”,其一保间隔行驶里程为12215km,说明该车一保间隔行驶里程超过了规定的下限(12000km),系统进行了保养提醒,此时可以不安排车辆进厂保养,系统只是提醒;之后几天内,随着车辆的运行,一保间隔行驶里程不断增加,期间,系统每天都显示为“一保应保”;当一保间隔行驶里程达到14500km左右时(此处的值根据:车俩每天能运行的最高里程数进行确定),车管人员则应准备安排车辆尽快进厂做一级维护,避免超过规定的上限造成车辆脱保。若生产调度在ERP系统派修“一保”,车辆进厂做完保养,次日系统将不会再提示;若没有安排车辆进厂做一级保养,超过规定上限15000km后,系统将提示为“一保脱保”,并持续到进厂保养的一次日。其他情况下的系统提示变化,以此类推。相比过去车管人员根据路单手工计算出车辆间隔行驶里程并以此来判断车辆是否该保养或者何时保养一的传统方式,ERP系统自动监控提醒功能辅助提升了运输公司车辆保养工作的精准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对应保养车辆、脱保车辆的重点监管,尤其是对脱保车辆的督促整改。
        3.5自动汇总分析及应用
        ERP系统按二级单位和科级单位两个层级对读取的记录信息进行自动汇总展示,满足多种方式的查询需要;车辆“一保”、“二保”实施率是国内外运输企业通用的设备管理KPI指标,也是体现车辆保养工作的直接评价依据。系统在读取记录信息的基础卜按二级单位和科级单位两个层级对应到各个月份进行汇总、存储应保车和脱保车数,自动完成实施率计算并展示结果净该数据可为日常工作中经营分析对比、红旗设备和设备先进单位的评比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 +”是目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其应用对于道路交通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危险品车辆运输管理工作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对车辆的保养状态监测,并强化车辆保养工作效果,进而有效提升车辆运行安全性,促进我国道路交通的安全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汉龙,曹立琼.“互联网 +”对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影响研究[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04).
        [2]王世刚.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