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国志
国网九龙县供电公司 四川省 甘孜藏族自治州 626200
摘要:目前, 我国正在推进新的电力体制改革, 电网企业亦正在进行电力营销计量的改造工作, 改变了传统的电价管理模式, 本文分析目前电力营销工作中电价管理模式, 并探讨如何优化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下的电价管理模式。
关键词:电力营销; 计量; 改造; 电力体制改革; 电价管理模式
1.电力营销工作中电价管理模式
1.1 不同行业类型的电价管理模式分析
过去我国一直通过传统电表进行计量, 并会根据行业不同划分用电用户, 例如之前曾出现过商业用电用户、农业用电用户、家庭用电用户以及工业用电用户。电网企业会对家庭用户和农业用户进行扶持, 而将商业用电和工业用电作为经济收益的关键点。但是商业用电和工业用电的价格更高, 且对电能的需求量大, 会增加工业和商业的成本, 因此窃电现象是商业用电和工业用电中最容易发生的用户。而且工业和商业常常会出现损坏电表、临时接搭线路或者是贿赂计量的工作人员, 以此减少电费。传统的电费计量容易出现电能供需不平衡的状态, 因此需要调解和改善。
1.2 新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电价管理模式分析
2015年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中发[2015]9号) , 随后不断推进售电侧改革, 电力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传统的电价营销模式将发生改变。售电主体进一步通过好的产品设计、套餐电价服务, 增加用户选着权。套餐电价可以是丰枯电价、峰谷电价, 也可以是阶梯电价。在此前提下, 掌握用户的负荷特性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具有智能功能的计量装置实时监测用户实际负荷后灵活运用电价政策是市场所取。在电力营销实现市场化后, 固定电价与变动电价同时存在, 电价管理将逐渐放开, 政府定价将逐步弱化。因此能够对年、季、月、周等日以上以及日前、日内、实时负荷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匹配核实的电价管理模式, 对社会各层级可起到资源综合利用的效果。
1.3 当前我国施行的阶梯式电价管理模式
阶梯式电价管理模式是在传统的电表计量方式上, 结合用户的需求而推出的管理模式。简而言之, 电量需求大的用户, 电价也会比较高, 而电量需求小的用户, 电价比较低。在我国, 阶梯式的电价管理模式主要应用于家庭用户, 这是由富裕用户代替贫穷用户分担电价的科学方法。2012年7月初阶梯式电价管理模式在我国试行, 管理模式是希望全国80%的家庭用户能得到实惠, 阶梯式电价管理模式对90%的用户不会产生影响, 此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电量需求大的家庭用户, 而这些家庭用户占10%左右, 会对这10%的家庭征收比普通电价更高价格的电费, 但阶梯式电价管理模式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良药, 因为阶梯电价是公开透明的, 但各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 电价也不同, 因此在网上容易出现各个省市电价之间的比较, 并且会出现热点话题, 有些用户会对电价抵制意见。
2.推动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下电价管理模式改进的有效策略
2.1创新电价管理的主要模式
(1) 规范代管供电企业价格管理,实现电价管理规范化
国家电网公司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对营销组织机构进行整合重组,通过组织架构变革,管理模式的创新,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客户为导向”的“大营销”体系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建设要求积极推进,电价管理工作也随之延伸到代管供电企业,如何解放农网干部职工思想,促进其转变观念,务求创新,树立起全局意识,消除其本位思想,使其建立起能够快速的、平稳的与国家电网接轨的新的电价管理模式,是改革的首要任务。
(2)创新电价培训方式,实现电价管理垂直化
电网经营企业市场营销的中心是实现电能的交换,电能的交换价值体现在电价的执行,电价培训是保证电价正确执行的重要途径。
以往的电价培训工作主要面对的人员是基层供电企业的营业局长和营业主任,培训的方式主要是以传达电价文件精神为主,培训的效果不是很好,由于文件精神在传达过程中出现偏差,基层人员电价政策执行不到位情况时有发生,经常引发用户投诉,为了能够使电价培训工作达到实效,我们对电价培训工作进行了如下调整:首先对参培对象进行了改变,培训的对象扩大到基层单位营销所有的人员,尤其是对登记人员、核算人员、抄表人员、现场勘查人员进行重点培训,通过这种形式的改革,使基层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电价政策,简化了中间环节。
(3)依托同业对标评价模式,实现电价管理多样化
需要我们根据各项同业对标指标的评价方式、评价定义、评价内容重新梳理电价管理模式,以便更加适合营销管理的总体步伐。
2.2逐步推广具有高科技附加值的用电设备
要想从根本上推动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下电价管理模式的改进, 最直观有效的措施就是逐步推广具有高科技附加值的用电设备。政府对居民使用这种用电设备进行补贴, 不仅能降低家用电器的电能损耗, 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质量。通常是充分利用电侧设置无功补偿设施以降低用电侧的无功功率, 应用最广泛普遍的就是变频节能设备, 它可以将大部分的感性负荷平衡掉。而且在电价管理过程中, 还应建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有利于节省传统查抄电表耗费的人力、财力与物力。在利用先进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 实现对电费的准确计算, 避免一切偷漏税行为, 将贿赂抄核收、搭接临时线路与毁坏电表等现象扼杀在萌芽中。
2.3充分利用互动智能费控功能系统的应用
互动智能费控功能系统可以依据不同客户的特征而引进全新的费控策略, 从根本上实现电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它充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营销等业务的应用系统进行线上运营, 分析不同客户的业务, 奠定了实现远程智能费控功能的基础。因此, 进行精细的用电计量就成为了提升用户用电质量的重要保障。此外, 还要重视整合采集工作。借助于脉冲相关的技术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接着使用低压载波的方式将得出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服务器上, 这能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传统计量工作的不足, 对社会各层级起到资源综合利用的效果。
2.4改革创新一户一议管理模式
首先, 对于大型居民区内用电负荷较高的小区, 供电企业可以优先选用收取售楼方的管理费模式降低电费的损耗。该管理模式可以在电价管理中缓和用户与供电企业的关系, 政府也可以提供一些扶持政策来弥补我国供电企业由于下调电价造成的经济损失。其次, 加强分时计价管理。针对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用电量, 它可以科学合理地对电价进行特殊的管理, 既可以有效确保家庭用户也能享受到用电的谷时段政策, 也可以开展线上智能缴费服务, 不仅能节省用户的时间与精力, 还可以极大的提升供电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2.5深化智能电表的利用
智能电表管理模式智能电表的出现, 方便了电价管理。智能电表能够更加准确的结算电费, 用户也可以更加精准的了解用电信息和账务信息, 除此以外, 智能电表还能及时、准确的回应投诉, 这是传统电表无法比拟的。智能电表能够预测和分析用户每个季度所需的能源, 估算出用电的峰值。国家庭用电的高峰期是晚上八点至凌晨十二点, 但这个时间段却是工业用电的谷期, 因此家庭用电和工业用电并不会发生冲突。加上大部分的工业企业为自动化生产, 生产过程中多数是以机器为主, 人力劳动小, 所以大部分的企业选择在用电的低谷期进行生产。智能电表能够将耗能信息反馈给用户, 并将最佳的合理用电方案反馈给用户, 实现用户利益的最大化。智能电表能够提供更为灵活的付费方式, 实现远程控制, 能够有效的调节用户的开关和功率, 并且能够及时的发现窃电行为。
3.结束语
通过电价管理模式的改革,可以实现对电力企业的有效管理,在提高电力企业工作质量的同时,给用户带来方便。
参考文献 :
[1]王美红.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下的电价管理模式分析[J].水能经济 ,2015(8):8-8
[2]黄绪荣.基于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下的电价管理模式分析[J].通讯世界,2016(2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