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管理 胡日雄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胡日雄 祝小明
[导读] 摘要:现如今,如何确保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成为施工企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浙江创鼎建设有限公司  322200
        摘要:现如今,如何确保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成为施工企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阐述了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并详细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情况,并提出了质量管理应对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管理
        1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主体结构是房屋建筑工程的“骨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把控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管理人员应做到熟悉设计图纸、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及施工计划、做好建筑材料使用管理工作,应严格考核施工班组的施工质量,样板先行,做到工程质量管理有深度、有广度。积极做好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质量风险,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当前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存在的问题
        2.1原材料质量不过关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主体结构的质量会做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挑选主体结构的原材料时,也会做出更加严格的审核与把握,如混凝土、钢筋等。在混凝土工程中,不仅要求混凝土制作的原材料要达到质量的标准,而且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一旦出现质量不过关,将会导致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大大下降。另外,进行混凝土的制作期间,对于制作环境也要做出严格要求,只有使内部的化学反应与外围的温度、空气之间的环境相适应,才能确保混凝土的品质,从而有效避免裂缝的问题出现。另一个角度而言,有效把握主体结构品质还应该严格把握好钢筋材料的筛选和切割工艺的各个环节。从挑选钢筋材料,切割工艺,到建筑架构的加固与主体结构契合度,乃至钢筋材料的运输和安装过程,都要严格加强对质量管理与细节掌握。
        2.2相关质检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具体实施房屋建筑工程的过程中,整个房屋建筑的主要结构就是主体结构,它位于地基以上,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保证建筑结构稳定性的核心部分。主体结构的建设不仅仅是模板、钢筋框架,还有混凝土材料的衔接等诸多环节,虽然都是很小的细节,但都将对整个房屋建筑的主体结构品质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对于整个房屋建筑的主体结构的品质把控,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监管每个细节,完善相对应的监管方法与制度体系。
        2.3混凝土浇筑存在问题
        1)蜂窝、麻面与孔洞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质量控制不足,会出现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麻面和孔洞现象,整体混凝土表面观感较差。导致蜂窝、麻面主要是由于浇筑振捣时不均匀,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模板材料老化、表面粗糙、拼缝不严,局部漏浆等。导致孔洞主要是由于钢筋设置过于密集、振捣不足、模板内存在杂物等,阻挡了混凝土自由流动。
        2)钢筋外露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保护层缺少垫块,或梁、板钢筋保护不足,人为踩踏造成垫块移位等,未及时恢复,造成钢筋紧贴模板表面,形成钢筋外露。
        3)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裂缝成因较为复杂,混凝土养护不足,拆模过早、集中堆载等,易造成混凝土形成裂缝。
        3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管理措施
        3.1切实增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
        第一,控制混凝土配比。配比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在工程进行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施工人员应当保证原材料配比符合质量要求,并按照现场环境和运输设施进行适当的调整。第二,控制混凝土性质。保水性、流动性以及粘聚性都对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保水性决定了整个工程是否稳定和密实,而流动性不符合标准则会造成分层离析状况,粘聚性则决定了混凝土是否均匀。如果我们要保证性质符合标准,就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配比适当,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第三,控制混凝土振捣和浇筑。振捣和浇筑与工程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振捣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应当把控时间长短和力道大小,以防止产生离析或蜂窝等缺陷,而且还要密切关注模板、预埋件和钢筋所处的地方,以防止产生混凝土变形等不良状况。第四,在混凝土工程完成以后,还应当做好后期养护工作。在养护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组织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细致检查,如果发现存在空洞或裂缝,就应当及时进行修补。例如结构加固法或压力灌浆法等。在确认工程符合要求之后,监理人员应当进行专业检验,在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验收。
        3.2建立完善主体结构质量审核的制度体系
        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建立健全主体结构质量审核体系。随着社会建设对人才的期望越来越高,住宅建筑工程专业人才也受到关注。在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中,企业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不再是强健的体魄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是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和水平。但是,从我国保障房建设项目的现状来看,建筑主体结构处于工程设计和计量阶段,对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高要求。而对于底层施工人员的专业问题,也没有明确要求。因此,在整个建设工程中,还存在一些隐患,可能危及到整个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在整个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管理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各项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技能讲座、竞赛等形式,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确保施工质量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顺利。此外,要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认真完成工作的员工,工作能力强、质量水平高的员工,以及懈怠的员工,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奖惩,以提高整个工作团队技术水平。
        3.3严格挑选房屋建筑工程材料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知道:房屋建设工程的原材料好坏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钢筋等原材料的挑选、配合比等都会对主体结构质量产生作用。另外,现阶段市场竞争体制中不难发现,原材料的价格往往会与质量成正向的比例关系。一些建造商想通过使用价格低的原材料来获取更多利润,却没有忽略质量、性价比,就直接造成建筑主体结构的品质直线下降的不良结果。因此,要想增强房屋建筑工程的品质,首先要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原材料做好把关。怎样做好原材料的质量审核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1)严格规范关于房屋建筑原材料的供应商准入制度,严格把握好整个招标与投标过程;2)建立健全有关供应商的选用体制机制,严格遵循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挑选出最佳供应商。此外,不但要对供应商和施工材料做严格要求,而且要高要求地把控施工材料的工艺水平,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有效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的品质。现阶段,市面上的必备房屋建设材料就是钢筋建材,它的质量好坏对房屋主体结构的品质起着直接性影响作用。所以,在运输和使用钢筋材料时都应该多加注意。首先,对钢筋材料的承压能力和延展性做好准确的测定工作;其次,不管是前期的建筑的设计工作,还是后期对于钢筋材料的切割工作,都需要对材料的位置进行一个周密的计算和审查,防止在工作中出现纰漏;最后,在制作和使用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严格处理不同种类的施工材料的添加剂的配比问题,以保证合理安全的使用施工材料。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时,有效提高房屋主体结构质量,是所有参与主体的共同目标,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具体施工过程中,合理规划工期和施工方案是先决条件,而施工单位是现场实物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需要通过科学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断提升主体结构施工水平,减少工程质量风险。
        参考文献
        [1]冯星火.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管理[J].价值工程,2020,39(06):109-110.
        [2]诸定军.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要点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01):76+78.
        [3]施文祥.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方法分析[J].智能城市,2019,5(07):143-144.
        [4]李宸.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0):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