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群英
渠县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5200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其发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一、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上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按病理变化可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引起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包括:胆道疾病、酒精中毒和饮食不当、代谢异常以及其他的,比如包括壶腹乳头括约肌功能不良;药物和毒物;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外伤性;腹部手术后;胰腺分裂、壶腹周围癌;胰腺癌;血管炎;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等。急性胰腺炎临床主演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低血压及休克、甚至猝死、以及其他全身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胸腔积液、呼吸衰竭、少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等。体征轻症者中上腹仅为轻压痛。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内镜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二、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痛:突然发作,腹痛剧烈,呈持续性、刀割样疼痛。位于上腹正中偏左,严重时两侧腰背部有放射痛,以左侧为主。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腹痛始于右上腹,逐渐向左侧转移,并向左肩、左腰背部放射。疼痛多由进食油腻食物、饱餐、过量饮酒等诱发。
(2)腹胀:与腹痛同时存在,因肠管浸泡在含有大量胰液、坏死组织和毒素的血性腹水中发生麻痹或梗阻所致,一般较严重。
(3)恶心、呕吐:发作早且频繁,呕吐物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4)发热:早期可有中度发热,38℃左右;胰腺坏死伴感染时,高热为主要症状。
(5)黄疸:结石嵌顿或胰头肿大压迫胆总管可引起黄疸,程度一般较轻。
(6)休克和脏器功能障碍:早期以低血容量休克为主,后期合并感染性休克。
2.体征
(1)腹膜炎体征:重症急性胰腺炎压痛明显,并有肌紧张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皮下出血:腰部、季肋部和下腹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称Grey-Turner征;脐周皮肤出现蓝色改变,称Cullen征。见于少数严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主要因胰液外溢至皮下组织间隙,溶解皮下脂肪,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一、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1.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术前要了解健康史,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整体评估,了解患者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及对手术的耐受性,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和社会支持,包括认知程度、心理承受程度和经济状况。
(2)术后评估:手术后对患者的康复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腹部症状和体征、伤口渗血、渗液及各种引流管的状况,注意患者的营养状况,如血清白蛋白水平、体重的变化等,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进行心理建设。
2.护理目标
减轻或控制患者的疼痛,并为之病人体液平衡,恢复患者的营养状态,帮助患者掌握有关的知识,提高患者对于并发症的预防、发现和处理能力。
3.护理措施
(1)疼痛护理禁食、胃肠减压、绝对卧床。遵医嘱给予抗胰酶和解痉止痛药物。协助病人变换体位、按摩背部等。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病人各项相关指标、判断有无失水并根据病情遵医嘱及时予以纠正。
(3)防治休克定时测量生命体征,预防休克的发生。如已出现休克,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抢救如备好抢救物品、维持有效呼吸型态、保持静脉通路通畅等。
(4)维持营养需要量根据病情予相应饮食或肠内外营养支持。
(5)引流管护理分清每根导管的名称、放臵部位及其作用,防止引流管扭曲、堵塞和受压。定时更换并对引流液的色、质、量进行观察记录。
(6)控制感染,降低体温监测体温和血白细胞计数变化,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并评估效果。协助并鼓励病人多翻身,深呼吸、有效咳嗽及排痰;加强口腔和尿道口护理。病人体温高于38。5℃时,应补充适量液体,调节室温,给予物理、药物降温措施。
(7)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急性肾衰竭详细记录尿量、尿比重和出入水量。遵医嘱进行相应处理;术后出血按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定时监测血压、脉搏,观察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色泽。如有需要,立即作好急诊手术准备;观察有无胰腺或腹腔脓肿的发生;胰瘘注意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对创口周围皮肤进行护理;肠瘘,保持局部引流通畅,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加强营养支持。
(8)心理护理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与病人多作交流,进行必要的解释,帮助病人消除恐惧、树立信心。